一岁的宝宝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一岁的宝宝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第1次体检(出生后第42天)
医院检查:宝宝的第一次体检一定要了解,这里的42天,并不是一定要这个时间,但要差不多这个时间段去检查,通常医生会检查宝宝身高、体重、心肺、血色素、锌卟磷、碱磷酶、分髋试验、臀纹、脐部、进行营养测评。
这个时候宝宝还比较小,所以检查心肺功能主要是以听诊、叩诊的方式来完成,查血也只简单地查几样,其中锌卟磷是查血液中铁的指标,碱磷酶是检查钙的指标。分髋试验和臀纹是检查宝宝的髋部是否有问题,髋关节是否有先天性脱位的情况。脐部体检是检查宝宝是否有先天性疾病脐疝。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简单检查
视力:我们可以自己在家里给宝宝检查视力,爸爸妈妈最好借用手电筒,使手电筒光向单方向运动,若宝宝的双眼很容易追随光运动,则宝宝的视力发育正常。
动作发育:观察宝宝的小胳膊、小腿总是否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如果是,则发育正常。
生殖器:对于男宝宝,爸爸妈妈可目测睾丸降入,阴囊上是否光洁无异物。
小贴士:宝宝满月后可以抱出去晒太阳,让皮肤内的维生素D源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微量元素钙的吸收。
第2次体检(宝宝4个月时)
医院检查:检查的项目有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听心脏、验血。4个月的正常宝宝平均体重为7.36千克,身高为64.5厘米。
可以自己在家做的简单检查
动作发育:爸爸妈妈手扶宝宝腋下或双臂,宝宝两腿能够支撑身体;令宝宝俯卧,把头抬起,如果宝宝的头能和肩胛成90度,说明宝宝动作发育正常。
视力:爸爸妈妈手持物体在宝宝双眼前缓慢运动,观察宝宝双眼,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双眼可以追随运动的物体转动,同时头部也随之转动。
听力:爸爸妈妈在宝宝耳畔轻轻说话,宝宝听到声音时,会表现出注意倾听的表情,会试图转向爸爸妈妈。
口腔:此时宝宝的唾液腺正在发育,爸爸妈妈可看到经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婴儿睡觉多汗的原因
1.宝宝周边温度过高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能帮助宝宝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维护宝宝的身体循环。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可注意查看宝宝周边的温度是否过高。过厚的小被子,室温较高,都会导致宝宝爱出汗。
2.宝宝自身机体活跃
一岁宝宝正处于从妈妈怀里转向独自行走的阶段,宝宝的脏器器官活跃度比较高,这也会导致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平时,应注意宝宝临睡前的运动程度。
3.宝宝精神被刺激
突然间的巨响、脑神经的刺激也会导致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这种刺激导致的出汗,主要出现在宝宝的手掌、足趾和腋窝部位,妈妈们可注意查看。如果符合这一情况,妈妈应注意给一岁宝宝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临睡前的大脑刺激。
4.宝宝缺钙和维生素D
宝宝体内缺维生素D和钙,会导致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还会导致宝宝患上佝偻病。新爸爸新妈妈不妨带宝宝去医院查一下宝宝体内的微量元素,如果平日里的钙质补充的很到位,还要注意宝宝是否真正吸收了这些钙质。
5.来自父母的遗传因素
一岁宝宝睡觉爱出汗,不能排除父母的遗传因素。如果家中人有睡觉爱出汗的问题,宝宝睡觉爱出汗的概率就比较大。新爸爸新妈妈可先看自身的这种爱出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再结合宝宝的实地情况,遵医治疗。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建议家长一定要非常注意宝宝的身体健康,如果宝宝出现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去处理才行,有一些一岁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容易出汗,这种症状可能和宝宝周边温度过高以及宝宝精神被刺激等因素有关系,上文详细分析了一岁宝宝睡觉出汗的多种原因。
宝宝3岁体检具体项目
第十次体检检查项目:
重点项目解读:牙齿检查
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此时绝大部分宝宝已经长齐了20颗乳牙,从龋齿的发病来讲,上前牙是龋齿高发区,到了3岁就开始出现后牙的龋齿了,所以这个过程中,除了要让宝宝养成良好、正确的刷牙习惯外,还得注意定期给宝宝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口腔疾病。
检查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身高91.1—98.7cm,体重13.0—16.4kg;女宝宝身高90.2—98.1cm,体重12.6—16.1kg。
2、头围: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49.58cm,女童宝宝48.33cm。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正常指标:能够自如地向前走,甚至跑上几步。
6、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正常指标:宝宝乳牙20颗已出齐。
宝宝几个月查微量元素比较好
一、三个月的宝宝是可以做微量元素检查的,一般检查采血为耳血或者指尖血,静脉血三种。
1:宝宝是可以做微量元素检查的,一般是检查指尖血多见,大点的医院多检查静脉血,指尖血也是较准确的,小点的医院即可,痛苦小,费用低,一般能检查钙,铁,锌,铅,镁,铜等几项,大医院检查项目多,宝宝没有明显缺乏症状的话检查以上几项常用的即可。
2:检查前尽量空腹别喂奶,一般价格指尖血多到40元左右,静脉血检查项目多,多在100元左右。
3:指尖血一般采血40微升(也就两大滴),痛苦很小,静脉采血稍多一点也就几毫升,不建议检查头发,准确性较低。
二、观察宝宝的平时习惯:给宝宝检查微量元素,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要求,要根据宝宝的症状,比如你的宝宝爱哭闹、食欲差、头发黄或是长的慢、有枕突、睡眠不好、不出牙或是牙齿长的慢等等,可以给你的宝宝检查一下微量元素,看看是不是缺乏并对症补充。
三、不查也是可以的,只要多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就可以,如下:
1·一般生后2周起就可以逐渐的添加鱼肝油以促进钙的吸收,同时可以服用维生素C.缺钙后宝宝可能会出现烦躁,夜间哭闹,睡眠不安,睡眠时间少,出汗比较多,头发稀少,或者出现枕凸(也就是头部后面有一圈没头发)等.
2·生后4周就可以添加铁剂,足月儿每天按每公斤体重2毫克计算,早产儿服用的量要多一些,一般是每日每公斤体重3-4毫克,并且同时加用维生素E和叶酸,一般一周2次.
宝宝体检项目有哪些
身高:2岁前的宝宝站立不稳或难以安静,应该平躺测量身高;2岁后便可站立测量。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平均身长为49厘米~50厘米;出生后的第1年约长高25厘米;第2年则约长高11厘米;宝宝2~4岁,每年平均长高6厘米~7厘米。
体重:正常新生儿的体重在2.7千克~4.1千克之间;4个月大时宝宝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2岁6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
头围:测量宝宝头围的方法是用皮尺沿眉毛上缘往后水平绕行,经耳朵上缘、后脑中心,再绕回原点,所测定的结果便为头围。新生儿的头围为33厘米~34厘米;3个月时宝宝的头围约为40厘米;6个月为43厘米~44厘米;1岁时则增长到46厘米;2岁时约为48厘米。
皮肤:体检时,医生会检查宝宝的皮肤有无淤血、黄疸、静脉扩张、血管瘤、湿疹及炎性肿块等问题。
头颅:头颅的检查项目有囟门闭合程度、柔软度、膨出与否、头骨形状及缺失情况。
眼、口、鼻、耳:检查脸部及五官是否有变形。另外,还需进行视力、听觉、口腔,特别是牙齿的检查。
颈部和胸部:颈部需检查是否有囊肿、血管瘤、囊状瘤,胸锁乳突肌的对称性有无变化及纤维化,锁骨是否对称及有无骨折;胸部要观察是否对称,有无鸡胸、漏斗胸等。
心、肺、腹部:检查的项目有听诊心音、测量血压;观察宝宝呼吸的频率、深度;听诊呼吸音是否正常;检查宝宝是否有气胸、肺塌陷、肋膜积水、横膈疝气;检查宝宝是否有肝脾肿大、肠梗阻、疝气、脐部问题等。
生殖器:医生会检查男宝宝的生殖器外观,有无隐睾、阴囊水肿等;检查女宝宝外生殖器有无分泌物、性别不明等问题。
四肢、脊椎:四肢检查的重点是测量其长度及对称性;脊椎检查则为判断是否有先天性脊柱侧弯、软组织肿大、脑脊髓膜膨出等。
一岁宝宝吃奶量
一般情况下一岁宝宝的吃奶量为多少还是需要考究的,其实很多时候宝妈们都不是很清楚一岁宝宝究竟是吃多少奶才算是正常,其实一般一岁孩子的奶量不宜过多,400~500毫升为宜。其实我们很难直接就一岁宝宝的吃奶量直接给出一个数字,因为一岁宝宝一般是已经会走路了,而随着宝宝的运动量的增大,这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宝宝的吃奶量的多少,而且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不同,食物的需求量也会不同,主要应以吃饱为度,保证每天的食物摄入量不要过多或过少。 一般一岁的宝宝基本在食物的选择上,辅食的成分也被占了一大部分,所以吃奶量的多少也和进食辅食的量相联系。
产后42天检查什么
产后42天妈妈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妇科疾病一直在已婚女性的得病比例中占据高位。产后盆腔器官恢复的好坏,与新妈妈日后得妇科病的几率密切相关,所以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必要。
超检查:分娩后的子宫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虽然瘪了下去,但是并不是迅速恢复原来大小。子宫是一个由较厚肌肉形成的器官,缩复需要有一个进程,一般大约需要42天左右才能恢复到孕前大小。通过B超检查能明确子宫的确切大小,宫腔内有无异常的回声,盆腔内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妈妈身体恢复情况。
白带检查:产褥期间,因恶露使用卫生护垫或卫生棉使外阴及阴道变得更为潮湿闷热,无形中增加感染的机会。通过对阴道分泌物的PH值、清洁度、微生物检查等来判断女性阴道是否被感染。
血、尿常规检查:通过血、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新妈妈身体各系统的运作情况,在微观上为身体康复把关。
产后42天宝宝检查项目
产后42天,除了妈咪要检查外,宝宝也要进行检查。42天的健康检查,是对于新生宝宝既有状况的一个监测,更是能够对宝宝今后的健康养育,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宝宝的检查项目主要有常规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两大项:
常规检查
1、测量身长(应该增长4cm左右);
2、体重(应该增长1000克左右);
3、头围(应该增长2~3厘米
4、心肺检查(听心跳、肺部呼吸声是否正常
神经系统的检查
1、运动发育能力
竖头――把宝宝扶坐,拉住他的手臂,使他坐直,看他是否能够自己通过颈部的力量,将晃动的头部竖直固定住。
趴抬头――让宝宝俯卧,看他是否能够依靠肩部和颈部的力量,抬起头来。
2、神经反射检查
出生反射的消失――例如拥抱反射、觅食反射、握持反射,这些反射应该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内消退。这些反射的消退,是大脑发育的表现。如果大脑没有得到继续的发育,这些反射就会老存在。因此,出生反射的消失,是检测大脑发育的一个指标。
行为反射的建立――看宝宝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是否能够注视人、是否能够对喜欢的物体追视。
产后42天检查多少钱挂什么科
产后42天检查多少钱
产后42天后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检查产妇的伤口恢复情况、子宫恢复情况、血压、体重、盆腔情况、以及胎儿发育情况的等。产后42天复查项目一般包括常规全身体检、妇科B超、血尿常规、以及妇科检查,大约200-300元左右,费用会随着所在分娩方式、地域、医院级别、以及检查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出入。建议去专业的妇科医院检查。而且,产后检查需要带上宝宝一起复查,给宝宝做一个全身体检。
根据网友经验,内蒙古省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妇幼保健院,一位顺产的网友,宝宝检查心肺,血项,大人检查血项和B超,花了不到一百元。而辽宁省沈阳市的网友则晒出其所在地进行产后42天检查并不需要收费,只有开药才需要收费。因此,在去医院前,宝宝妈也咨询当地计生部门,看看是否有政策优惠哦。
温馨提醒,由于产后检查的项目需要进行妇科内诊,因此妈妈最好穿着舒适、易拖的衣服和鞋子,以及做好心理准备。
产后42天检查挂什么科
很多妈妈并不知道产后仍需要进行复查,因此对去医院挂哪个科存有疑问。一般来说,大医院都会有产科的产后复查号,挂这个科目,可以对妈妈进行妇科检查,看子宫恢复情况。同时还要去挂一个儿科号,儿科是对新生儿进行体检的科室。
如果医院都没有产科,那么可以挂妇产科号,即为妇科和产科的合并科室,在平常医院中较为常见。宝宝一般是挂儿科,具体实际科室不同,在去检查前建议先咨询当地检查的医院,问清楚后再去医院。
一岁宝宝睡觉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一岁的宝宝正处于从妈妈怀里转向独立行走的阶段,宝宝的脏器器官活跃度比较高,会导致宝宝晚上睡觉时出汗,妈妈平时应注意宝宝临睡前的运动程度。
一岁宝宝睡觉时出汗,有可能是宝宝周边温度过高导致,若是盖了过厚的被子,室内温度比较高、卧室不通风等,都会导致宝宝爱出汗。
一岁宝宝晚上睡觉出汗,可能是妈妈在宝宝入睡前给宝宝喝了牛奶、麦乳精或喂食了巧克力等热量较高的食物,这也会引发宝宝在睡觉时生理性排汗。
一岁宝宝睡觉时,突然间的巨响、脑神经的刺激也会导致一岁宝宝睡觉时出汗,这种刺激导致的出汗主要出现在宝宝的手掌、足趾和腋窝部位,所以在宝宝睡觉时宝宝要给一岁的宝宝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睡眠过程中大脑刺激。
一岁宝宝体内缺钙和维生素D,会导致宝宝睡觉时出汗,还会导致宝宝患上佝偻病,若宝宝经常性的出汗,妈妈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微量元素。
一岁宝宝晚上睡觉时出汗,还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若家人中有睡觉出汗的问题,则宝宝睡觉出汗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妈妈最好带宝宝就医检查,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遵医治疗。
一岁宝宝晚上睡觉出汗,若是病理性出汗,往往发生在宝宝入睡后的后半夜到天亮这段时间,头部出汗最多,最常见的是患有结核病的宝宝,患有该病的宝宝不仅后半夜出汗很多,还会出现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症状。
产后42天检查多少钱
产后42天后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检查产妇的伤口恢复情况、子宫恢复情况、血压、体重、盆腔情况、以及胎儿发育情况的等。产后42天复查项目一般包括常规全身体检、妇科B超、血尿常规、以及妇科检查,大约200-300元左右,费用会随着所在分娩方式、地域、医院级别、以及检查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出入。建议去专业的妇科医院检查。而且,产后检查需要带上宝宝一起复查,给宝宝做一个全身体检。
根据网友经验,一位顺产的网友,宝宝检查心肺,血项,大人检查血项和B超,花了不到一百元。而一些城市网友则晒出其所在地进行产后42天检查并不需要收费,只有开药才需要收费。因此,在去医院前,宝宝妈也咨询当地计生部门,看看是否有政策优惠哦。
温馨提醒,由于产后检查的项目需要进行妇科内诊,因此妈妈最好穿着舒适、易拖的衣服和鞋子,以及做好心理准备。
宝宝2岁体检具体项目
第九次体检检查项目:
重点项目解读:微量元素检查
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检查血液中钙、铁、锌、硒、铜、镁和血铅等的含量。宝宝刚出生时,由母体带来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是较为充分的,因此不必做微量元素检查;但随着宝宝身体发育,母体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尽,宝宝又开始添加辅食,就很可能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因此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并遵医嘱适当补充。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身高84.3—91.0cm,体重11.2—14.0kg;女宝宝身高83.3—89.8cm,体重10.6—13.2kg。
2、头围: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48.2cm,女童宝宝47.1cm。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正常指标:宝宝基本上能动作协调的跑步。
6、微量元素:通过采血化验,评价微量元素(钙、铁等)含量是否正常。
满月宝宝检查项目
● 测身高及体重
这是了解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足月新生儿身高在47~53厘米,体重在2550克以上,平均3000克左右。
● 头部
观察头颅的大小和形状,轻抚宝宝的头皮,以感觉骨缝的大小、囟门的紧张度、有无血肿。
● 眼睛
将红球放在距双眼30厘米左右的地方,水平移动红球,观察宝宝的双眼能否追视红球。
●耳朵
足月新生儿耳廓发育好,耳廓直挺。
宝宝9个月体检具体项目
第六次体检检查项目:
重点项目解读:
1、牙齿检查:9个月的宝宝一般已经出2—4颗牙齿了,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2、评价发育智能:9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手膝爬,可以从仰卧位坐起到站立和坐下,各种体位和姿势之间可以较好的转换,扶着东西可以站并迈步,有取放意识,能够拇食指捏取小物体,会盖瓶盖、套杯等,可以清晰地发“爸 妈”音,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联系,可以执行简单的指令,能认识身体部位,模仿家长肢体动作。
3、微量元素检查: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检查血液中钙、铁、锌、硒、铜、镁和血铅等的含量。宝宝出生后,前半岁由母体带来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是较为充分的,因此不必做微量元素检查;半岁后以后,母体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尽,宝宝又开始添加辅食,就很可能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因此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并遵医嘱适当补充。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身高70—75.2cm,体重8.21—10.23kg;女宝宝68.5—73.7cm,体重7.63—9.53kg。
2、头围: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44—46.6cm,女宝宝42.8—45.2cm。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正常指标:视力约0.1,能注视单一线条。
4、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正常指标:稳坐,能自由躺下坐起,能够前后爬,扶杆能站。会双手敲积木。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东西。
5、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正常指标:长2—4颗牙。
6、微量元素:通过采血化验,评价微量元素(钙、铁等)含量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