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内热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阳虚内热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阳虚内热是中医里面的一种征象,指的是患者体内阳气不足,但是又很容易会上火的情况,对于这种体内的人群来说,通常会表现出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腰膝酸软、疲劳乏力、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的症状。
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决定。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以及病症的严重程度都不一样,所以对于不同人群来说,所适合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对于阳虚内热的患者来说,首先要判断其是阳虚严重,还是内热严重。
如果是以阳虚为主的话,那么就需要在治疗阳虚的基础上再降低火气;但是如果是以内热为主的话,那么就需要在降火的基础上再来补阳。
盗汗发生在什么时间
盗汗指的是夜间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的现象,中医学认为盗汗属于阴气亏虚,阳气相对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见夜间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治疗多从滋阴补肾的方面来进行,而对于盗汗发生在什么时间也就很清楚了,盗汗是发生在夜间睡觉时。
阳虚西洋参可以吃吗
单纯阳虚的话不建议吃。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对于人体来说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治疗气虚阴虚、内热消渴、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
所以如果身体只是单纯阳虚的话,那么是不建议吃西洋参的,以免加重身体的不适症状;但是因为阳虚时间太长的话也有可能会引起阴虚,那么此时是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西洋参的。
内伤发热的历史沿革
1. 早在《内经》即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1]
2.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3.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第二十九卷》治疗虚劳烦热的柴胡散、生地黄散、地骨皮散等方剂,在处方的配伍组成方面,为后世治疗阴虚发热提供了借鉴。
4.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在《内经》五脏热病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钱氏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剂。
5. 金元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李氏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详细的论述。
6. 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较多的论述,强调保养阴精的重要性。
7. 《景岳全书·寒热》对内伤发热的病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张景岳对阳虚发热的;论述,足以补前人之所未及,其以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等作为治疗阳虚发热的主要方剂,值得参考。[2]
8.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名称,新拟定的气虚柴胡汤及血虚柴胡汤,可供治疗气虚发热及血虚发热参考。
9.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以外的发热分为郁火发热、阳郁发热、骨蒸发热、内伤发热(主要指气虚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瘀血发热、疮毒发热共11种,对发热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
10. 《医林改错》及《血证论》二书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龟板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治疗阴虚
阴虚内热:治阴虚内热,骨蒸盗汗,常配伍熟地、知母、黄柏等,如大补阴九。
虚风内动:多配伍生地、牡蛎、鳖甲等,如三甲复脉场。
阴虚阳亢:配仍生牡蛎、鳖甲、白芍、生地等。
阴虚动风:加入阿胶、鸡子黄等风,以滋液而熄风。
阳虚内热是什么症状 阳虚内热的人怎么调理
阳虚的患者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如临床常用的附子、肉桂、干姜、人参等,但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另外一些中医的理疗也是有较好的温阳效果,如常用的艾灸、督灸、温针灸、隔姜灸、雷火灸、灸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适当吃一些有关热性的方面食物,比如说用羊肉、生姜炖汤,本身生姜羊肉汤就是伤寒论当中的一个经典方剂,有温煦脾阳的作用。
动则生阳,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自身体质,增强免疫力,提升体内的阳气,最好每天至少要保证半个小时的户外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尽量要晒太阳,使阳光能够照射到自己的头部和颈部的部位。因为太阳就是来源于自然界最好的补阳之品,通过阳光照射可以直接的温煦人体阳气。
吃了蛇肉会不会寄生虫 哪些人不适合吃蛇肉
1、小儿禁忌食用。
2、青春期男子不宜食用,会出现早衰。
3、女性过量服用会出现体毛厚重,声音粗厚等男性特征。
4、阳虚内热,脾胃温热及高血压患者应慎食或禁食。
5、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所致的发热面红、烦躁口渴、便秘、尿赤者忌用。
阴虚内热治疗方法有哪些
1、由于内热比较严重,经常感觉身上发烫,脸部潮红。经过多次自身试验,感觉吃一些中药丸(大蜜丸)不错,内热的现象明显减轻,现在正渐渐地恢复,推荐病友们可以试试。对于一些内热比较严重的朋友,不建议吃枸杞。因为小编之前试过,感觉吃枸杞之后,身体更加热,后来得知很多朋友吃枸杞之后多会感觉到热,虽然枸杞治疗肾阴虚,但小编亲身实践,应该不会有错吧。
2、坚持每天晚上睡前泡脚15分钟,因为脚部有很多的穴位,每天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这些穴位,而这些穴位与我们的五脏六腑相对应,所以每天坚持泡脚对于病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有利于睡眠。
3、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因为只有身体强健了,病情才能恢复得快。可以适当的跑跑步,做做俯卧撑 、仰卧起坐。
温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阳虚寒积、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不渴等人群。
禁忌人群:阴虚内热体质人群。
阳虚内热的辨证施治
内热以五内之火,热由内生,病在阴分,故内热者宜清凉,不宜升散,升散则内火愈炽,火空则发也。但内热之证,亦有虚实,实者宜从正治,虚者当从反治。
1.五脏实热
凡实热之在内者,古法治分五脏,宜从正治、宜疏下。
(1)心热证候: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多动心烦、急躁不安等。治则:清心降火。主方: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2)肝热证候: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耳聋、口苦咽干。两胁疼痛,小便赤涩。治则:清肝泻火。主方:泻青丸、柴胡饮子、龙胆泻肝汤。
(3)脾热证候:目疮口臭,烦渴易饥,渴喜凉饮、口燥唇干,口腔溃疡、大便秘结,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治则:泻脾胃伏火。主方:泻黄散(又名泻脾散)。
(4)肺热证候:咳嗽时发、咽喉干疼、呕吐黄痰、便秘尿赤,胸膈烦热。治则:清上泄下,泻火通便。主方:轻则泻白散、地骨皮散,重则凉膈散。
(5)肾热证候: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小腹胀满,尿闭不通。治则:滋肾清热,降火。主方:滋肾丸,滋阴八味丸。
2.五脏虚热
虚热宜调补,凡元气虚而热者,必真阴不足,皆假热证也,宜从反治。
(1)心脾肺气虚假热者,五君子煎,人参理中汤。
(2)五脏气血俱虚假热者,五福饮。
(3)肝肾真阴不足假热者,轻则六味地黄汤,甚则理阴煎。肝肾血虚假热者,大营煎,五物煎。肝肾阴虚,上热下寒,则阳无所附而格阳为热者,六味回阳饮,或八味地黄汤。肝经血虚生风而热者,四物加天麻,钩藤。
(4)汗后血虚而热甚者,六神散加粳米。汗后气虚而恶寒发热者,补中益气汤。汗后阴虚,阳无所附而热者,四物汤加人参,黄芪。汗后阳虚,阴无所附而热者,四君子加川芎,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