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了会发出哪四大症状提醒您
肾脏病了会发出哪四大症状提醒您
肾脏生病的症状1:疼痛
肾脏早期的征兆之一是出现疼痛:疼痛的部位、特点和性质与强度往往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急性肾脏病的特点是肾脏体积常增大,导致肾脏包膜突然胀大,引起胁腹部或肋脊角的钝痛,输尿管梗阻时会出现呈绞痛性的严重疼痛感,一般发病很急且疼痛会蔓延至不同部位如下腹部、大腿内侧等,肾绞痛可隔数天、数周或数月而间歇性发作。
肾脏生病的症状2:排尿异常
排尿异常通常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尿量异常等多种情况。正常人的尿量为1000~2000毫升/日,平均为1500毫升/日左右。无论尿量增多还是减少,都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特别是夜间多尿往往是肾脏病的信号。主要表现有:1、尿频:排尿次数增多,就叫尿频。当下尿路(膀胱及尿道)有炎症时,常有尿频,而且每次排出尿量少。2、尿急是指刚排完尿又急着要排尿,即迫不及待甚至尿湿内裤。尿急多数伴有尿痛,常见于膀胱、尿道及前列腺的感染,少见于异物刺激时。3、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有疼痛和烧灼感,常见于膀胱和前列腺感染,尿痛常伴有尿频、尿急,这种情况称为膀胱刺激征、下尿路症候群或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多见于尿路感染、尿道综合征。
肾脏生病的症状3:水肿
如发现水肿,也是肾脏功能出现异常的征兆。医学上常常视体重骤然增加是水肿的一个极其敏感的指标,当水肿进一步加重时可见到眼皮浮肿,继而身体下垂部也出现浮肿,如脚踝、下肢,严重者还可出现腹水、胸水等,如用手指按压小腿胫骨前部,出现凹陷窝,据此可判断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已达4~5千克,这便是有水肿的典型体现。
肾脏生病的症状4:蛋白尿
出现蛋白尿,在排尿结束后可见尿液上面有一层细小的泡沫且持续较长时间不消失,称之为“泡沫尿”。这是因为尿中有大量蛋白质,尿中出现蛋白质有的是生理性或一过性;有的则是病理性的,如出现病理性蛋白尿,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老寒腿症状 提醒
提醒大家,“下肢暖,全身益”,因此,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要做好腿部、脚部的保暖工作,简单如:在鞋内垫上鞋垫外出、冬季不穿七分裤等,千万不要一味追求要风度不要温度;运动方面,适当运动可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且注意劳逸结合,以感觉身体舒服、微有出汗为度;另外,节制饮食、防止过度肥胖,可有效避免关节负重;一旦患上此类疾病,不能任由其发展加重,应及时治疗。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些肾病要重视
腰痛 肾脏的位置在腰部的脊柱两侧,所以肾脏有病时,会感到腰痛。
水肿 肾脏病患者水肿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专家提醒您,如果眼睑、脸部、小腿等部位出现轻微的水肿,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贫血 肾脏除了有排泄废物等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分泌造血激素。权威专家指出,当肾功能损害时,也会造成贫血。
尿液异常 健康的人每天排尿次数大约4-6次,尿量约800-2000毫升,如果排尿次数和尿量过多或过少,就要注意了。此外,尿有泡沫也该警惕起来,尿里有蛋白或者潜血,是肾脏病的重要指征。
尿路感染 经常尿路感染的人,时间长了,有可能造成肾功能不全。不少尿路感染的患者,因早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也不了解会导致肾脏病,结果等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痛风、高尿酸血症专家讲到,痛风、高尿酸血症都是血液中尿酸过多造成的,血液尿酸高的人,尿酸会沉积在肾脏里,使肾功能受损伤。
糖尿病 糖尿病会引起肾脏病,即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在早期的时候治疗效果较好,一旦晚了,就很难治,会发展为尿毒症。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常看看肾科。
高血压 高血压可以引起高血压肾病,也叫高血压肾损害,所以有高血压病的人要多加注意。同时,肾脏病也会导致高血压。
出现肾脏不好会有哪些症状
从头发颜色看肾脏好坏
1、正常情况下,40岁后都会长白发,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的精气逐渐衰减、肝血不足,不能荣养头发,就会出现白发。这属自然现象,也不需治疗。但如果突然一段时间内头发变白,多是由于体内的气机紊乱造成的,这时针对病因采取治疗,往往白发能重新变黑。
2、青壮年甚至少年长白发俗称“少白头”,后天性少白头引起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以及焦虑紧张的情绪都会使头发变白。另外甲状腺机能失调等也可致灰白发。
3、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度营养不良;重度缺铁性贫血和大病初愈等,导致机体内黑色素减少,使乌黑头发的基本物质缺乏,黑发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淡黄色。
4、患某种疾病导致的。如患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头发不仅会变黄,还会大量脱落。
5、小儿头发稀疏萎黄多由于发育先天不足,还可伴有坐、站、行、说话、牙齿等“五迟”现象。
6、少女头发黄则可能由于缺钙。青春期缺钙主要表现为夜间盗汗,也就是睡觉时出汗;头发少,无光泽,呈焦黄状;晚上睡觉时小腿肚子(腓肠肌)抽筋。
肾脏不好的症状
1、尿量变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无论是尿量变多还是变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特别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发现夜里要起来好几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肾脏病变。
2、尿性状改变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浅黄色,如果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颜色稍深。如果尿色发红,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去肾内科检查。
3、水肿
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不好,水就会蓄积。有的人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的问题。
4、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表现,除了看消化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肾不好有哪些早期信号
要避免慢性肾脏病,一是要定期检查尿液、检查血压和肾功能,关爱肾脏;二是不要乱用药物;三是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包括过度肥胖、烟酒过度等。四是出现症状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排查
泡沫尿多、尿色发红
要查查尿常规
中国每100个人里有超过10人患慢性肾病,但100个患者里只有12人知道自己患病,部分慢性肾脏病会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尿毒症。
侯凡凡说,关注肾脏病就要关注身体发出的一些早期信号。这些信号包括:1.泡沫尿增多,这些泡泡是尿中的蛋 白质产生的,如果经检测尿蛋白呈阳性就是肾脏 病出现的征兆;2.尿色发红或尿液检查红细胞增多;3.夜尿次数增多也是肾脏病到来的信号,如果一夜之间排尿超过3次就要引起注意。4.眼睑和下肢经常浮 肿,这可能是肾炎的早期表现。5.血压增高,高压超过140mmHg,低压超过90mmHg。另外,尿频、尿急、尿痛等都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可以通过尿常规、尿蛋白(或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肾超声检查进行排查。侯凡凡说,肾脏病高危群体一定要定期体检,有一些单位体检没有把尿常规检查作为常规项目,忽视了肾脏病风险,她建议大家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
8种症状提醒你排卵期到了
1.性欲旺盛
研究显示,排卵期女性性欲会特别旺盛,这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本能反应,另一方面,如果你有备孕计划,那么此时旺盛的受孕心理需求也会让你散发出浓厚的性需求。
2.阴道分泌物增多
排卵期到来时一个非常明显的症状就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鸡蛋清样,韧性大,可拉丝,最长时可以达到十几厘米,当白带拉丝最长时,通常24小时之内会排卵。这种分泌物大量增加的状态一般会持续2-3天。
3.体温双相变化
研究显示,排卵时由于卵泡破裂,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会急剧下降,导致基础体温降低,而排卵后,黄体开始大量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造成基础体温上升0.5℃左右,呈现典型的高低双相变化。
4.轻微出血
由于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从而引起子宫内膜局部脱落,发生少量突破性出血。大多数出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2-3天后就会自行停止。
5.小腹微痛
排卵期偶尔会出现轻微的小腹疼痛,通常我们称之为排卵痛,这是因为排卵时,卵巢表面发生破裂使卵子排出,这一破裂的过程会让较敏感的女性某一侧小腹产生痛感,如果留心注意过,会发现下个月另一侧小腹也会出现同样的感觉。
另有不少妇女在排卵期会出现乳房胀或乳头痛,有时简直不能触碰乳头,乳房的表现也可能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夕。
6.肛门下坠感
卵子排出时会冲破其表面的滤泡,滤泡内的少量液体就会流入盆腔的最低部位,因此排卵期部分敏感的女性会感觉到肛门部位有轻微下坠感。
7.食欲下降
研究表明,女性在排卵期的饭量是整个月经周期中最低的,这是由于这一时期女性会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同房受孕上,而不是吃饭。
8.抵抗力下降
排卵期间为了让精子能够更顺畅的通过女性阴道与卵子结合,阴道内的粘液会变得稀薄,同时,这一阶段女性鼻腔粘液也会减少,导致细菌侵入的可能性增加。
宝宝水痘症状 提醒
除了接种疫苗,加强通风和消毒也很重要!因为水痘是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的,当宝宝和水痘病人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或是接触了水痘病人碰触过的物品没有注意洗手,都很容易被传染。尤其是幼儿园、学校要加强通风、消毒。家长也应尽量避免带宝宝到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
5个症状提醒女性需要排毒
1、便秘
排除废物,清理毒素的最重要的途径非排便莫属了,于正常人而言,每天都要排便一次身体才算健康。如果排便不规律,或者出现便秘问题,甚至超过3天才排便一次,则说明自己的肠胃出现了问题。
未能及时排除的粪便留在肠胃里面,会让有害物质被再次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肠胃不适、腹部胀满、口苦、肛门排气多等表现,甚至可诱发结肠癌。
缓解便秘的最有效方法是调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加以适量的运动。另外,多喝水也是缓解便秘的一个重要途径。及时喝水补水健康、润肠通便。
2、脸色暗沉无光泽
健康的人通常面色都会红润,面色发暗的人很有可能不仅仅只是皮肤的问题,而是肺脏出了问题。肺脏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都会将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带入肺脏。
中医认为肺管理全身的皮肤,皮肤是否润泽、白皙,都要靠肺的良好功能。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建议平时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然后主动咳嗽几声,可以帮助肺脏排毒;也可以多吃些有利肺脏的食物,如萝卜、百合等。
3、出现黄褐斑
让许多女性非常困扰的一个皮肤问题便是黄褐斑。中医认为黄褐斑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阴阳失衡等相互关联,并且与肝郁、脾虚、肾虚密不可分,这三种因素都会导致毒素淤积出现黄褐斑。
预防黄褐斑要注意科学饮食,多吃水果,饮食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外出注意做好防晒。
4、口臭
生活中有口臭的人不在少数,它是指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症状,多由肺、脾、胃积热或食积不化所致,这些东西长期淤积在体内就变成了毒素。
贪食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疲劳过度,虚火郁结,或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龋齿以及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引起口气不清爽。
解决口臭首先要多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其次要调理肠胃,多吃些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痤疮
痤疮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就是毒素排不出去,毛孔堵塞,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所致。西医认为痤疮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中医认为痤疮多由于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而引起。
因此,预防痤疮最重要是保持规律生活,劳逸结合,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浓咖啡和浓茶,还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糖果及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