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莪术和三棱的区别

莪术和三棱的区别

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郁金或广西莪术的根茎。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

相同点

都具有破血祛瘀和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相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既善治血瘀气结所致的症瘕积聚、经闭、痛经及产后瘀阻腹痛,又可治食积气滞、胸腹胀痛、癌症等。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忌用。

不同点

莪术性温而偏于入肝脾气分,温散,其行气消积之功较猛,主气滞腹痛和食积瘕聚;三棱性平,降泄,偏于入肝脾血分,导瘀下行,其破血功效较强,主血滞经闭和血瘀瘕积鼓胀。

怎样治疗甲状腺瘤

1)方一 四海舒郁丸

药物组成 海蛤壳6g 昆布60g 海藻60g 海螵蛸60g 陈皮6g 青木香15g

2)方二 消瘿散瘤汤

药物组成 夏枯草15g 连翘10g 赤芍15g 浙贝母15g 穿山甲10g 瓦楞子10g 白芥子15g 三棱10g 莪术10g 半枝莲10g 胆南星10g

3)方三 海藻玉壶汤

药物组成 海藻30g 昆布15g 贝母15g 半夏l0g 青皮6g陈皮l0g 当归15g 川芎l0g 连翘l0g 甘草6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温服。

4)治拟宣通散结

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昆布、青皮、浙贝母、半夏、莪术、三棱、黄药子、蚤休各15g,夏枯草30g,川楝子、制香附、醋柴胡各12g,僵蚕、白芥子、山慈姑、玄参各l0g。服药1月,肿物缩小,续服1月,肿物消失。

虽然中医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可能有点麻烦,但是对于我们身体最好的方法,因为中医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而且可以调理我们的身体,所以为了身体好,我们可以尽量选择中医治疗的方法。

莪术的作用与功效

本品入肝脾气分,性峻善削,能破气中之血,兼有消积止痛之功,故可用治气滞血瘀之心腹胁下胀痛、妇女闭经、腹中包块以及跌打损伤胀痛和饮食积滞、胸腹胀满作痛、呕吐酸水等证。

1.行气破血:①用于血瘀闭经、腹中包块等证,常与三棱、川芎、桃仁、红花等同用。②用于肝脾肿大、肝硬化等证,与棱、红花、赤芍、鳖甲等同用。③用于跌打损伤肿痛,可用鲜根茎捣烂黄酒炒热外敷。

2.消积止痛:①用于饮食积滞,症见胸腹痞胀作痛,呕吐酸水者,可与三棱、青皮、谷芽等同用。②用于治疗癌肿,莪术注射液治疗子宫颈癌,每日在病灶局部注射10~30ml,或用本品加醋炮制,再与醋三棱各10克水煎服。也有用莪术油软膏外用局部敷治,对外阴癌及皮肤癌都有一定的疗效。

子宫附件囊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内服煎剂:金银花、紫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续断、桑寄生、当归、赤芍、川楝子、厚朴、枳壳、元胡、香附;肾阴亏加熟地,女贞子;黄体水平低加龟板,肉苁蓉。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腰骶痛加川断、杜仲;心烦易怒加青皮、川楝子;热重便干附子减半量,选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红藤、白花蛇舌草;发热加柴胡、夏枯草、黄芩;湿重加泽兰、泽泻、苍术、虎杖;血瘀加蒲黄、五灵脂、莪术、三棱;有痰加南星、海藻、昆布、牡蛎、荔枝核。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水煎内服:中药宫颈消囊方,由枳壳、牛膝、鸡血藤、川芎、玄参、甘草、当归、桃仁等药材严格组方而成。诸药材均采自“天然药库”雷公山,因雷公山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培育的药材均药性纯正,药劲醇厚,药用价值高。

内服散剂:西洋参、花鹿茸片、夏天无、孩儿茶、紫河车等,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中药灌肠煎剂:红藤、丹参、赤芍、三棱、莪术、黄柏、败酱草、马鞭草、皂角刺、土茯苓。水煎浓缩至100~150ml,药液温度38~39℃左右,每日晚上大便排空后保留灌肠,10~15次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经期停用。

中药外敷煎剂:独活、羌活、三棱、莪术、防风、干漆、乳香、血竭、没药、川牛膝土元、当归尾 、艾叶千年健。水煎蘸湿纱布温热敷小腹,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皮肤过敏者忌用。

子宫腺肌症中医治疗方法

1.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

方药:香棱丸加味。木香15g,丁香10g,三棱15g,莪术15g,枳壳1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水蛭15g,鸡内金15g。若腹痛剧烈加乳香15g,没药15g,元胡15g;若月经量多,去水蛭、鸡内金,加三七粉7.5g;者兼有气血虚弱则加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

2.寒凝血瘀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15g,炮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g,官桂10g,赤芍15g,鳖甲20g,鸡内金10g,三棱15g,莪术15g。若月经过多,可去川芎、当归,加三七粉7.5g,血余炭10g;若兼脾虚气弱则加党参20g,黄芪20g,白术20g,山药20g。 3.痰凝血瘀

治法: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消。

方药:开郁二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香附15g,川芎10g,莪术15g,苍术15g,木香15g,甘草10g,丹参25g,当归20g。若疼痛较剧,加乳香15g,没药15g;若脾胃虚弱,纳差神疲者,加白术15g,党参20g。

专方验方

1.燥湿化痰散结场:苍术10g,白术15g,橘核15g,乌药15g,桃仁15g,桂枝15g,半夏15g,陈皮6g,生牡蛎20g,珍珠母20g,黄芪30g。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痰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

2.消瘤丸:玄参15g,牡蛎30g,贝母15g,三棱15g,莪术15g,橘核15g,桃仁15g,穿山甲15g,昆布15g,夏枯草15g,海藻15g,水蛭10g。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血瘀兼有痰湿之子宫腺肌病。

​宫颈多发纳囊的治疗方法

内服煎剂:

金银花紫丹参 败酱草 蒲公英 续断 桑寄生 当归赤芍 川楝子 厚朴 枳壳 元胡 香附;肾阴亏加熟地 女贞子;黄体水平低加龟板 肉苁蓉。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腰骶痛加川断、杜仲;心烦易怒加青皮、川楝子;热重便干附子减半量,选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红藤、白花蛇舌草;发热加柴胡、夏枯草、黄芩;湿重加泽兰、泽泻、苍术、虎杖;血瘀加蒲黄、五灵脂、莪术、三棱;有痰加南星、海藻、昆布、牡蛎、荔枝核。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内服散剂:

西洋参花鹿茸片 夏天无 孩儿茶 紫河车等 传统中药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中药灌肠煎剂:红藤 丹参 赤芍 三棱 莪术 黄柏 败酱草 马鞭草 皂角刺 土茯苓。水煎浓缩至100~150ml,药液温度38~39℃左右,每日晚上大便排空后保留灌肠,10~15次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经期停用。

中药外敷煎剂:

独活 羌活 三棱 莪术 防风 干漆 乳香 血竭 没药 川牛膝土元 当归尾 艾叶千年健。水煎蘸湿纱布温热敷小腹,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皮肤过敏者忌用。

甲状腺瘤辨证论治

中医偏方:

1)方一 四海舒郁丸

药物组成 海蛤壳6g 昆布60g 海藻60g 海螵蛸60g 陈皮6g 青木香15g

2)方二 消瘿散瘤汤

药物组成 夏枯草15g 连翘10g 赤芍15g 浙贝母15g 穿山甲10g 瓦楞子10g 白芥子15g 三棱10g 莪术10g 半枝莲10g 胆南星10g

3)方三 海藻玉壶汤

药物组成 海藻30g 昆布15g 贝母15g 半夏l0g 青皮6g陈皮l0g 当归15g 川芎l0g 连翘l0g 甘草6g

制剂用法 每日1剂,水煎温服。

4)治拟宣通散结,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昆布、青皮、浙贝母、半夏、莪术、三棱、黄药子、蚤休各15g,夏枯草30g,川楝子、制香附、醋柴胡各12g,僵蚕、白芥子、山慈姑、玄参各l0g。服药1月,肿物缩小,续服1月,肿物消失。

怀孕期间这些中药不能吃

1、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这些药物破血通经,会影响胎儿发育,不能服用。比如虻虫、水蛭、莪术,三棱等。

2、开窍走窜类药物

比如皂荚、蛇蜕、穿山甲、蜈蚣、蟾酥、麝香等。

3、涌吐类药物。比如藜芦、瓜蒂等。

4、逐水类药物。比如牵牛子、商陆、芫花、大戟、甘遂等。

5、攻下类药物,比如芦荟、番泻叶、巴豆等。

怀孕期间的慎用中药

凡是利滑、辛热、活血祛瘀、 破气破血、沉降类的药物都要慎用。

比如磁石、常山、南星、半夏、薏米、瞿麦、茅根、丹皮、牛膝、肉桂、花椒、干姜、附子、王不留行、五灵脂、蒲黄、红花、桃仁、枳实、芒硝、大黄等。

相关推荐

肝癌早期的偏方

[方1]茵陈30克,黄柏、栀子各10克,猪苓30克,泽泻12克,水红花子、丹参各30克,莪术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方2]半枝莲、独脚莲、蚤体各30克,丹参、三棱莪术各10克,土茯苓9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方3]丹参1030克,赤芍1530克,三棱莪术、桃仁、地鳖虫、广郁金各10克,车前子8克,泽泻、半边莲各30克,茯苓15克。利水化浊,适用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日一剂 方5]白芍、扁豆、薏苡仁各30克,白术15克,防风、陈皮各10克,柴

子宫腺肌治疗偏方

辨证选方 1.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 方药:香棱丸加味。木香15g,丁香10g,三棱15g,莪术15g,枳壳1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水蛭15g,鸡内金15g。若腹痛剧烈加乳香15g,没药15g,元胡15g;若月经量多,去水蛭、鸡内金,加三七粉7.5g;者兼有气血虚弱则加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 2.寒凝血瘀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15g,炮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

怎么治疗乳房小叶增生呢

鲜仙人掌(去刺)50克,白矾10克。制用法:将药共同捣烂,敷患处,干后即换。疗效:炎症初起,屡用屡效。 韭菜60克,鸡蛋2个。制用法:将韭菜鸡蛋放锅内炒至半熟,用布包好敷在患侧腋下,挤紧即可。疗效:23次痊愈。 紫花地丁60g、蒲公英60g、牡蛎15g、王不留行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2g、香附12g、威灵仙12g、三棱12g、莪术12g、柴胡9g、甘草9g。每剂药用开水浸泡15分钟后,用文火煨半小时,日服3次,每剂服2天,12剂为1疗程。 蓖麻子60g、绛矾6g、穿山甲30g、香附60g、

中药血竭的应用

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 血竭入血分而散瘀止痛,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常配乳香、没药、儿茶等药用,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治产后瘀滞腹痛、痛经、经闭及其他瘀血心腹刺痛,配伍当归、莪术三棱等。 外伤出血 血竭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止血不留瘀,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出血病证,如外伤出血,血痔肠风等。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亦可配伍儿茶、乳香、没药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 疮疡不敛 血竭外用,有敛疮生肌之功,可用治疮疡久溃不敛之证,可单用血竭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药等,如血

宫颈腺囊肿吃什么药

1、宫颈腺囊肿吃中药 内服煎剂:金银紫丹参、败酱草、蒲公英、续断、桑寄生、当归赤芍、川楝子、厚朴、枳壳、元胡、香附;肾阴亏加熟地、女贞子;黄体水平低加龟板、肉苁蓉。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腰骶痛加川断、杜仲;心烦易怒加青皮、川楝子;热重便干附子减半量,选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红藤、白花蛇舌草;发热加柴胡、夏枯草、黄芩;湿重加泽兰、泽泻、苍术、虎杖;血瘀加蒲黄、五灵脂、莪术三棱;有痰加南星、海藻、昆布、牡蛎、荔枝核。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中药外敷煎剂:独活、羌活、三棱莪术、防风

抗癌中草药桂枝的功效

1.原发性肝癌 桂枝、柴胡、肉桂、炮姜、附子、白术、茯苓、滑石、急性子、牵牛子、槟榔各15g,良姜、陈皮、青皮、延胡索各10g,茵陈、熟地黄各30g,砂仁5g,斑蝥10个。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一个月。(《妙方秘笈》) 2.恶性淋巴瘤 桂枝、乌药、桃仁、红花、升麻各10g,干姜、附子、熟地、牵牛子、槟榔各30g,小茴香20g,三棱莪术、大黄、玄明粉各15g。水煎服。(《抗肿瘤中药的致癌效验》)(本剂药物含攻下药,且分量较大,宜慎用。) 3.卵巢癌 桂枝、桃仁、大黄各15g,茯苓40g,牡丹皮、白芍、阿胶

清淡饮食常运动 五种食疗防治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的偏方: 肝血管瘤偏方1 [组成] 紫丹参、生牡蛎(先煎)、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g,三棱莪术、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当归尾、藏红花、制香附、乳香、没药、淡子芩各l0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并服水蛭胶囊2粒(每粒含水蛭干粉0.5g)/次,2次/日。 肝血管瘤偏方2 [组成] 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刘寄奴、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

子宫肌瘤如何利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中医药治疗(仅适用于保守治疗范围者) 气滞血淤:胞中癃块,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色紫暗,有血块,小腹胀痛,血块下后痛减,经前乳房胀痛,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舌质紫暗、苔薄臼,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瘫散结。 方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乌药、制香附各10克,赤芍、荔枝核、夏枯草各15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6克。 中成药:五香丸。 气虚血淤:胞中积块,月经先期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有血块,小腹坠痛,气短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觥白,舌质淡暗、边有淤斑,脉虚细涩。 治法:益气补中,化淤消癃。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瘤的方法

1.气滞血瘀 症候:经期小腹胀痛或痉挛性疼痛,剧烈拒按,心烦易怒,胸胁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有块,或经行时间延长,子宫增大,舌质紫,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癥。 方药:香棱丸加味。木香15g,丁香10g,三棱15g,莪术15g,枳壳1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水蛭15g,鸡内金15g。若腹痛剧烈加乳香15g,没药15g,元胡15g;若月经量多,去水蛭、鸡内金,加三七粉7.5g;者兼有气血虚弱则加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 2.寒凝血瘀 症候:经期小腹绞痛或

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肝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哪些好的效果?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将上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煎40分钟。配用蜈蚣12条,参三七15g,土鳖虫30g,研末装胶囊。3粒(约1g)/次,3次/日,口服。用上药治疗肝血管瘤21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 肝血管瘤用什么药最好?党参30g,赤芍、枳壳、郁金、白术、鳖甲各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