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 严密观察病情

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 严密观察病情

宝宝出生后,家长要严密观察孩子,包括神志、哭声、呼吸、肌张力及抽搐情况,如发现脸色苍白、出冷汗、哭闹不安,或出现嗜睡、昏迷、呼吸不规律或呼吸暂停等,应请医生及时补充葡萄糖,否则后果严重。

新生儿低血糖怎么办 新生儿低血糖预防很重要

对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如母亲是糖尿病的小儿、早产儿、巨大儿、患感染性疾病等,应该从出生后半小时内就开始喂5%-10%葡萄糖液,每次5-10毫升,1小时1次,连续3-4次。如果无呛咳及呕吐,生后2-3小时可喂奶,从少量开始,在第一天,每2小时喂奶1次,逐渐增加奶量及延长喂奶时间至每3小时1次。

当然,正常新生儿也应该尽早开始喂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新生儿要警惕低血糖

一、新生儿容易发生低血糖:

1、低血糖症常发生于出生时糖原储备不足或继发于高胰岛素血症,由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糖原储备不足,除非他们接受维持性的外源性葡萄糖输注,否则易发生低血糖症。

2、由于胎盘功能不足而导致宫内营养不良(表现为小于胎龄儿)的新生儿,也缺乏糖原储备,如果持续存在围产期窒息缺氧,他们所有的糖原储备将在无氧酵解中被迅速消耗,糖原储备不足的新生儿在生后最初几日的任何时间可发生低血糖症,尤其是喂养时间间隔延长或摄入营养素不足的新生儿。

3、新生儿大脑发育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如果来源不足或生成障碍,就容易导致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造成的后果严重,轻者智力发育迟缓,重者可出现智力低下、白痴,甚至发生脑性瘫痪等疾病。血糖浓度越低,脑损伤程度越重。因此,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低血糖症一般指:足月儿出生3天内全血血糖<1.67mmol/L(30mg/dl);3天后<2.2mmol/L(40mg/dl);低体重儿出生3天内<1.1mmol/L(20mg/dl);1周后<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目前认为凡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

三、怎么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呢?

1、产妇提前补充葡萄糖

剖宫产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低血糖,这与孕妇禁食时间长和术中补盐多于补糖有关。对此,术前给孕妇注射5%~10%葡萄糖,可提高其产时血糖浓度,有利于改善宝宝对糖的需求。

2、产妇要合理进食

孕妇合理进食是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措施。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程前后应适当进食,少食多餐,以富含热量的流食、半流食为主,如果汁、藕粉、稀面条、稀饭等。当产妇因情绪紧张、焦虑而缺乏食欲或畏惧进食时,可给予5%~10%葡萄糖静脉注射。

3、尽早开奶

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的产妇,都应及早开奶,尽可能在产后30分钟就给孩子喂奶,同时产妇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尽早进食,以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4、及时哺乳

及时哺乳是预防发生低血糖的重要一关。对足月儿,一般生后半小时即可哺乳,如无奶需多吸吮,及时纠正并使其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对半乳糖血症婴儿,应停止给乳类食品,而给予不含乳糖饮食。对亮氨酸敏感的婴儿,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对先天性果糖不耐受症的婴儿,应限制蔗糖。对有糖原代谢病的婴儿,可坚持喂奶,以保证营养与能量。

5、定时监测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在早期(血糖在1.7~2.2mmol/L之间)往往无症状,但可能引起脑的损伤。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必须加强血糖的监测,最早1次应在出生后的30分钟进行,随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第1、2、4、6个小时各检查一次。如果发现血糖低于2.2mmol/L就应给予补充葡萄糖。

妊娠子痫产后婴儿护理

1、新生儿入室后每日沐浴1次,每日测量体温1次,严密观察情况;

2、检查新生儿有无畸形,必要时进行探肛,了解有无并发症;

3、新生儿24小时若无大小便,要通知医师,若有大小便,要保留样本;

4、新生儿若出现呕吐症状,要严密观察呕吐物的颜色及量,同时,对呕吐新生儿喂奶时要抱起来,喂奶后要拍驱气;

5、新生儿若全身出疱疹,可能是母亲遗传的,要排查原因,并对新生儿进行隔离;

6、新生儿若颅内出血,尽量少移动TA,护理时只在床上做脐部位及臀部护理;

7、严密观察新生儿有无出现尖叫,抽搐,呼吸不畅等症状;

8、一旦有抽搐发生,应详细记录婴儿抽搐的部位及持续的时间;

9、平日还要观察新生儿吃奶、肤色、精神状态等情况,避免新生儿突然发病;

10、注意保暖,变温时要给新生儿添加衣物,还要注意新生儿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

小儿低血糖症的危害有哪些

新生儿低血糖发病越早,血中葡萄糖数值越低,存在时间越长,越易造成智力低下、脑瘫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如果延误诊断,治疗不及时,也可导致死亡。

新生儿低血糖最多见于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的小儿。因为小儿在出生前一直处在母亲体内血糖较高的环境中,以致胰岛细胞代偿性增生。出生后,小儿体内胰岛素仍处于亢进状态,故于生后数小时内,小儿血糖急剧下降。另外早产儿、双胎、体重极低的新生儿肝脏内肝糖原贮存量都较少,如不提前喂奶,易发生低血糖。患重病的小儿葡萄糖消耗增加,易致低血糖。此外有些遗传性疾病也可引起低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多在出生后24~72小时出现,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小儿在生后几小时即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开始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较多,软弱无力,哭吵要吃奶等。如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可出现嗜睡、抽搐、昏迷、呼吸增快、呼吸暂时停止等严重表现。

因为新生儿低血糖存在时间越长,越易影响小儿智力,所以母亲要尽早给小儿喂奶,不能吃奶者要静脉补充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对患糖尿病的母亲所生小儿及双胎、早产、体重极低、患重病的小儿要定时查血中葡萄糖数值,如果血糖低于2.24mmol/l,不等出现症状就要开始治疗,可以喂食葡萄糖。出现症状时,应静脉补充葡萄糖直至血糖稳定在2.24mmol/ l以上。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糖代谢的特点,容易产生低血糖症,新生儿低血糖(neonatal hypoglycemia)指血糖值低于正常同年龄婴儿的最低血糖值,低血糖易引起脑损伤,导致低血糖脑病,造成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此要积极防治。

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1.早开奶 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24h内每2小时喂1次,夜间不少喂。

2.补充葡萄糖 对可能发生低血糖者,生后1h即开始补充葡萄糖。喂(或鼻饲)葡萄糖液10%葡萄糖液,每次5~10ml/kg,每小时1次,连续3~4次。

3.输注葡萄糖 体重低于2kg、窒息儿、复苏困难或时间长者,应尽快给予5%~10%葡萄糖液2~6ml/kg。此时输注葡萄糖液浓度不应太高,以防止高渗血症和高血糖症。

4.血糖监测方法

(1)纸片法:临床上常用纸片法、微量血糖仪取足跟部毛细血管微量血检测血糖及静脉血监测。要求生后1、3、6、9、12、24h早期定时监测或入院新生儿当时及定时监测。

(2)评分法:天津市儿童医院提出应用电子计算机就其内在低血糖危险因素(日龄、体重、胎龄、感染及缺氧)进行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数式Y=-0.18295×1-0.90382×2-0.0519×3 5.6895×4 5.10437×5,用此式对新生儿进行评分,Y≥-33.80474者判为低血糖高危儿,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血糖发生率。从310例新生儿测定中准确度高,错判率为2.42%,可以试用。

通过这篇文章介绍的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预防方法,希望妈妈们可以好好的理解一下。为了我们的宝宝健康成长,妈妈们应该要在平时多去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这样有助于你们更好的照顾宝宝,建议你们可以多去理解一下它的重要性。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要点

(1)平时多看点儿糖尿病以及怀孕、生产和哺乳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利于应付不同的情况;

(2)要坚持一定量的运动:糖尿病孕妇也必须坚持锻炼身体,这对避免体重过度增加,对顺利分娩都是有好处的,当然运动的方式和总量要符合妊娠的特点;

(3)全部用胰岛素治疗:除了只使用饮食控制就能把糖尿病控制很好的病例外,只要需要用药,一律使用胰岛素,原用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应一律停药,改用胰岛素治疗,以避免口服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如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症及新生儿乳酸性酸中毒等等;

(4)以血糖为指标来观察病情控制:33%的孕妇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更多的患者尿糖显得过分敏感,容易让人以为血糖很高而采取不必要的措施,所以糖尿病孕妇应该采用血糖监测法;

(5)饮食的量可以放宽:糖尿病妇女是一张嘴吃两个人的饭,每天摄入的热量应该比非妊娠妇女为多,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类的食品;

(6)多去医院检查:糖尿病孕妇有糖尿病和妊娠是不同的两种情况,比单一的糖尿病或者单一的妊娠要复杂得多,所以随着孕期的进展,要逐渐增加就医的次数,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

新生儿低血糖怎么护理 健康教育

新生儿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的低血糖较为常见。但严重的、反复发作的、持续时间久的低血糖,易发生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影响智力。因此,应大力宣传新生儿的正确哺乳方法,尤其是有可能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婴儿,应注意病情观察,注意及时哺乳或补充葡萄糖。对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已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出院后还应定期复查血糖2年。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低血糖的早期临床表现,定时监测外周血糖,有利于早期发现低血糖。定时监测体温、心率、脉搏和呼吸。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哭声、肤色、肌张力、吃奶、大小便和睡眠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微量血糖测定,确诊后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如何治疗新生儿惊厥

(一) 一般处理

细心护理、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

(二) 监护

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眼神、瞳 孔大小、前囟情况及有无早期惊厥的情况。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

(三) 抗惊厥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首先是针对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等立即做出处理,一旦确定惊厥不是由代谢紊乱引起,需用抗惊厥药物。

孕妇血糖高对胎儿的影响 对新生儿的影响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

2、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若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低血糖,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

3、可造成婴儿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形成、心肌病等。

相关推荐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血糖分析

目的探索血糖变化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意义与临床的关系。方法HIE患儿75例,对照组30例,血糖血标本为入院治疗前空腹采集,取股静脉送检,测定血糖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IE患儿血糖与正常对照组(4.43±0.47mmol/L)比较,轻度组(4.81±1.56mmol/L)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组(5.60±1.94mmol/L)、重度组(10.33±5.45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度组(5.60±1.94mmol/L)、重度组(10.33±5.45mmol/L)差异

血糖高对胎儿的影响

1、通常把体重超过4千克的新生儿称为巨大儿,糖尿病妇女所产的新生儿中,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10%-40%,比非糖尿病产妇高3-4倍。 巨大儿可明显增加糖尿病产妇的负担,而且产伤、剖宫产、产程延长、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2、另一方面,新生儿畸形发生率也显着增高,为非糖尿病妇女的3-5倍。这些畸形的产生,可能与妊娠中特别是妊娠早期发生的高血糖及高血酮有关。 3、由于糖尿病产妇的胎儿受高血糖的刺激,体内常有高胰岛素血症,分娩后母体的血糖供应突然中断,所以很容易造成新生儿低血糖。 4

偏瘫的注意事项

1、重视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 2、严密观察病情:重点观察病人的意识、精神状况、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及各项生命体征(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及瞳孔变化)并做好记录。 4、按时翻身预防褥疮,患者肢体禁用冰及热水袋,防冻烫伤。 5、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时轻拍背部以利于排痰,必要时可以人工辅助排痰。 6、管理好尿便,供给足够的水份,适当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7、指导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脱衣服、洗脸、吃饭等。 8、无明显原因的下肢肿胀时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

新生儿低血糖症一般在出生2-3天后出现。患糖尿病的妈妈生的宝宝则会在生后几小时就出现症状,轻者脸色苍白、出冷汗、哭闹不安、寻找乳头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嗜睡、昏迷、呼吸不规律或呼吸暂停。还有的宝宝面色一阵阵青紫,哭声微弱,呼吸增快或暂停,四肢瘫软无力。 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应请医生及时补充葡萄糖,否则后果严重。

新生儿低血糖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低血糖的体征

新生儿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常为非特异性,多出现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主要表现为反应差、阵发性发绀、震颤、眼球不正常转动、惊厥、呼吸暂停、嗜睡、不吃等,有的出现多汗、苍白及反应低下等。 持续低血糖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时可出现延脑生命中枢功能障碍的症状。

病理性黄疸有什么特征 注意事项

爸妈应在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严密观察黄疸的发生情况。观察时必须把新生儿放在自然光线下,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脚掌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大便色淡甚至发白说明黄疸已经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

新生儿低血糖怎么预防 生活护理

低体重儿应注意保暖,有感染的新生儿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避免一些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的非先天性因素,比如防止新生儿缺氧、受凉。身体情况不佳的新生儿应该进行血糖监测。

新生儿低血糖有什么危害

低血糖严重可造成脑损伤 新生儿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大,低血糖可以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比轻度缺氧性脑损伤带来的后果更严重。 新生儿低血糖的标准是血糖低于2.2mmol/L,但实际上血糖低于2.6mmol/L就可造成脑损伤。 新生儿低血糖发病越早,血中葡萄糖数值越低,存在时间越长,越易造成智力低下、脑瘫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如果延误诊断,治疗不及时,也可导致死亡。 持续低血糖可损伤中枢神经 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使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脑细胞肿胀、软化、坏死,轻则智力发育迟缓

新生儿低血糖症护理

新生儿低血糖系指新生儿全血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的表现 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表现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不要忘了可能是出现低血糖症状: 主要表现是不爱活动、反应差。正常宝宝,随着时间的增加,觉醒状态时间逐渐延长,清醒时,手足会不停地活动,面部表情也比较丰富。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想到宝宝是否出问题了。 正常新生儿面色总是红红的,即使肤色较白,也不会像大宝宝或成人那样。如果感觉宝宝面色不太对劲,要看看其他方面是否有异常,也可以尝试喂奶,观察宝宝面色是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