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都有哪些高危人群
宫颈疾病都有哪些高危人群
1、有过多次人工流产手术者:
多次人工流产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宫颈损伤,给病菌可乘之机,引发宫颈疾病。特别是到无证经营、设备简陋的黑诊所进行不当人流,更易造成医源性感染,损伤宫颈。
2、30岁以上的已生育女性:
女性朋友进入30岁以后,卵巢重量逐渐减轻,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减少,子宫逐渐萎缩,宫颈免疫力变差,感染HPV的几率增大。
3、早婚早育、多产分娩者:
过早、过频分娩女性易患宫颈疾病,因分娩过早、过频,易使发育尚不成熟的子宫受到损伤从而诱发感染。
4、罹患性传播疾病女性:
如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等病原体,可侵入宫颈上皮细胞诱发炎症,如治疗不及时易恶变。
5、夫妻生活过早、过频者:
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致病物质敏感,过早夫妻生活会增大感染几率。此外夫妻生活过频,有多个性伴侣、经期性生活等都会引发宫颈疾病。
6、男性伴侣包皮过长者:
夫妻生活时,男性器官与宫颈有着直接接触,当男性包皮过长且不注意清洗时,包皮垢中的大量细菌易感染宫颈,增加女性患宫颈疾病的几率。
子宫颈癌的3种检测
方法一:电子阴道镜放大40倍看宫颈
电子阴道镜可以将子宫颈、阴道黏膜放大5 ̄40倍,被称之为女性的“健康卫士”。能将生殖道如宫颈、阴道、外阴放大10 ̄40倍,观察肉眼看不到较微小的病变,并镜下活检,其适应症有外阴特殊疾病,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其他难治性阴道宫颈疾病。其诊断准确率达92%以上。
方法二:高危HPV检测捕获早期宫颈癌在宫颈癌
检测的女性中,约有5%左右女性有HPV病毒感染。高危HPV检测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捕获早期宫颈疾病恶变的检测方法,它让女性防治宫颈疾病恶变成为现实,女性朋友只需通过一次简单检测,就能确诊是否有HPV病毒感染,从而轻松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宫颈疾病恶变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高危-HPV检测早期宫颈癌检出率达99%以上。
方法三: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上皮病变从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是一个渐进而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8至10年,一旦形成浸润癌则生长迅速,如不及时诊断治疗,患者将于2至5年内死亡。因此,如果能在癌前病变时期及时得到诊治,那么就可以将宫颈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是国际卫生组织确定的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最佳方法,通过美国FDA认证,已被42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在美国,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女性每年至少做一次宫颈癌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会遗传吗
HPV 是宫颈癌的首要病因。然而,临床上约 80% 的女性一生中曾有 HPV 感染,只有 5%~10% 的高危 HPV 持续感染者进展为宫颈癌。现有的研究表明,高危人群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取决于遗传背景的差异,然而遗传因素在宫颈癌中所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宫颈疾病有哪些
宫颈疾病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一般已婚女性比较常见。很多女性患有宫颈疾病后都会产生恐慌的心理,那么,宫颈疾病容易治吗?其实女性得了宫颈疾病也没有必要太担心,现代医疗技术比较发达,只要对症治疗、选择专业的妇科医院和专家,是可以治愈的。一般情况下,宫颈疾病分为:
1、宫颈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有异味,呈脓性或混有血,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2、宫颈糜烂:表现为白带增多,色黄质粘稠,或白带中夹有血丝,发生性交后出血,外阴瘙痒等症状。
3、宫颈肥大:宫颈肥大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白带增多。由于结缔组织增生及炎症沿宫颈旁或经宫骶韧带向盆腔扩散,腰骶部会出现疼痛或会阴部坠胀感。
4、宫颈息肉:宫颈息肉多见于经产妇。较大的息肉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或主诉有接触性出血,特别在性交或排便后出现点滴状出血或血性白带,出血量一般不多,有时可出现宫颈炎的症状。
宫颈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宫颈癌变,因此,女性发现上述现象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及时检查。目前,宫颈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宫颈疾病的治疗很关键,因此女性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卵巢疾病患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疾病都会造成雌激素对子宫的长期刺激,增加患病可能。长期应用雌激素的患者
出于医疗或其他原因,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导致子宫癌发生,其危险程度与服用激素剂量的大小、服用时间的长短、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的特点都有关系。
必看!女人一生中要做哪些检查?
近年来,女性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乳腺癌、宫颈癌等疾病高发。有数据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自9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是全球的两倍多;而每年约有1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占世界总数的1/5。
定期体检是发现疾病的最好手段,能有力地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在女性不同的年龄阶段,特定疾病的危险性也有所不同。因此,除了常规体检项目外,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应重点筛查哪些疾病?
20-30岁
1、TCT(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
这项检查可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
专家表示,由于30岁前的HPV感染多为一过性,因此对于21岁以上有过性生活史的女性,建议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由于21岁前宫颈癌的发病率极低,所以21岁前不推荐行宫颈筛查。)
宫颈癌高危因素:
·吸烟史
·早婚多育
·长期服用避孕药
·初次性生活过早
·自身有多个性伴侣
·性病史等
2、性传播疾病检查
该年龄段处于性生活活跃期,受各种病菌感染的风险增加,应适当增加衣原体、淋病、艾滋病、梅毒等性病检查,可每1-2年检查一次。
30-40岁
1、HPV+TCT筛查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必要因素,但HPV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检测方法进行筛查。因此30岁以上女性可进行宫颈癌联合筛查,即HPV+TCT检查,五年一次。
2、甲状腺疾病检查
近几年来,女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0岁以上的女性由于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易发甲状腺内分泌疾病;40岁以上人群则高发甲状腺癌。建议该年龄段的女性在进行常规检查外,可加上甲状腺疾病筛查。
3、乳腺癌高危人群检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可提前在40岁以前进行检查,筛查周期推荐每半年一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B超、乳房X线检查外,还可应用MRI(核磁共振成像)等手段。
乳腺癌高危人群:
·有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
·既往有胸部放疗史患者
40-60岁
1、乳房X线检查
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
建议40-49岁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房X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性乳腺推荐与B超检查联合。50岁开始,每1-2年检查一次。
应注意的是,20-39岁的女性,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房X线筛查。
2、骨密度检测
更年期后,骨骼越发脆弱,骨密度检测能帮助老年人了解自身骨质状况。可根据有无骨质疏松症病史进行筛查。
60岁以上
1、肿瘤筛查
该年龄段女性应重点关注肿瘤筛查,如宫颈癌、乳腺癌等。
在宫颈癌筛查方面,65岁以上的女性,若之前有足够数量的阴性检查结果,并且没有HSIL、原位腺癌或癌症病史,可停止检查。
2、心脑血管疾病检查
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心血管方面可做心脏超声,心电图,化验肝肾功能,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还有肝胆脾肾脏超声,胸部拍片或CT等。
艾滋病常见六大高危人群
艾滋病是一种受人类免疫缺乏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 简称HIV)感染引发的综合症。有些人群会是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艾滋病同样有高危人群,这些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艾滋病的六大高危人群,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因为肛交,所所以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暗娼人群
因与很多人性接触所以感染率非常高。
3、承受输血或血液成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成品(浓缩血细 胞、血小板、冷冻新颖血浆)的输注也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染。
4、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高危人群。
5、吸毒者
经静脉打针毒品成瘾者约占悉数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如果由于吸毒进程中重复运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打针器、针头,个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打针用具形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盛行和传达,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风险人群。
6、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艾滋病风险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一切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传染病毒的占1%左右。由于血友病患者会用到一种血液制品凝血因子Ⅷ(Ⅸ),这种血液制品主要存在于医治血友病的血液成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有可能是艾滋病感染者提供的血液制成的。依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剖析,通俗血友病患者自身机 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用自身就有轻 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宫颈炎与宫颈癌的区别
宫颈炎: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因子宫颈管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子宫颈阴道部炎症。由于子宫颈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感染。
临床多见的子宫颈炎是急性子宫颈管黏膜炎,若急性子宫颈炎未经及时诊治或病原体持续存在,可导致慢性子宫颈炎症。 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宫颈炎: 急性子宫颈炎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和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子宫颈炎的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
慢性子宫颈炎可由急性子宫颈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病原体与急性子宫颈炎相似。慢性子宫颈管黏膜炎病变局限于颈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宫颈阴道部光滑,外口流脓性分泌物,颈管黏膜增生外突,宫颈口充血发红,宫颈肥大。
子宫颈息肉由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 宫颈癌: 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慢性肾炎的高危人群
慢性肾病有六类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患病时间长、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者;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者;代谢性疾病患者,如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患者;有肾病家族史者,如直系亲属中患多囊肾者;65岁以上的老人;长期服肾毒性药物的人群。除高危人群外,如果生活中有吃得太咸、喝水少、常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慢性肾病。
宫颈炎与宫颈癌的区别
宫颈炎和宫颈癌都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也比较高,两种疾病的区别是很大的,当然从发病因素来看,两种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宫颈癌的危害会更大,甚至对患者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少数的宫颈炎容易诱发宫颈癌,而宫颈癌的发病多和高危hpv感染有着重要的关系。
宫颈炎: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因子宫颈管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子宫颈阴道部炎症。由于子宫颈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感染。
临床多见的子宫颈炎是急性子宫颈管黏膜炎,若急性子宫颈炎未经及时诊治或病原体持续存在,可导致慢性子宫颈炎症。 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宫颈炎: 急性子宫颈炎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和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子宫颈炎的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
慢性子宫颈炎可由急性子宫颈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病原体与急性子宫颈炎相似。慢性子宫颈管黏膜炎病变局限于颈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宫颈阴道部光滑,外口流脓性分泌物,颈管黏膜增生外突,宫颈口充血发红,宫颈肥大。
子宫颈息肉由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 宫颈癌: 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宫颈糜烂并非宫颈癌前兆
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宫颈糜烂就是宫颈癌发生的前兆”,这种想法给很多的女性朋友带来的巨大的困扰。为此,我们咨询了权威的专家,让专家为大家解读“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二者之间的关系,一起学习一下吧。
一直有将“宫颈糜烂”看做是宫颈癌前兆的说法,这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们并不是因果关系。医学上讲,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但有高危型HPV感染不一定都发生宫颈癌,可经过自身的免疫力自动清除,反过来说,宫颈癌患者却99%都有高危型HPV感染。
宫颈糜烂无需特别治疗
按照目前的医学概念,“宫颈糜烂”只是一个症状学描述,而不是一个临床诊断,医生所要做的是根据这个症状来判断它究竟是与宫颈病变有关,还是只是由于激素变化导致的。
对于后者,医生会通过询问月经周期来判断,完全不需治疗;而如果是前者,则需要做宫颈细胞学检查,检查是否有炎症、癌前病变等等,若发现问题,再做组织学诊断,确认问题的严重程度。
同时,针对HPV的病毒学检查也是一定要做的。如果仅仅是炎症引起,那不用大惊小怪,因为就像鼻炎、咽炎一样,宫颈那里偶尔发生炎症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对某些特别的不适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就好。
宫颈疾病的预防还是要定期做体检
有“糜烂”不等于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没有“糜烂”也不代表不能患宫颈癌。对于宫颈疾病的预防还是要定期做体检,多关爱宫颈,多关注健康,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多长时间做一次妇科检查
有性生活的女性一年需要做一次妇科查体,2~3 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如属高危人群,至少一年复查一次。
高危人群包括:有宫颈癌家族史、CIN I 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I 级,即子宫颈上皮细胞轻度异形改变),后者需进一步进行 HPV(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检测。
肝癌最爱这些人
肝癌高危人群须终身定期检查
每 一种疾病都有自己固定的高危人群,肝癌也不例外。肝癌的高危人群,即是罹患肝癌可能性最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曾经有过肝癌病史的 人群,他们曾经患过肝癌,因此肿瘤复发和再发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健康群体。除此之外,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也当列入肝癌高危人群的范围,因为乙肝病毒是诱发肝 癌常见的原因。年逾四十的中年人,若患有肝炎或者肝硬化,同样也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之一。如果长期携带乙肝病毒,而且还长期大量饮酒,则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几 率更高。
对高危人群而言,更要警惕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如果属肝癌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定期做针对肝脏的检查。
普 通人的体检频率是每年一次,而肝癌高危人群的体检频率是每三个月一次,并且一旦确定为肝癌的高危人群,这样的检查必须持续终身。表面上看这样的检查频率过 高且要持续终身,是否很麻烦,其实并不麻烦,这种检查其实就是做个B超抽个血,做B超是了解肝脏有无异常的结节或肿块,抽血是了解肝功能、甲胎蛋白和乙肝 病毒DNA情况。每三个月做一次肝脏检查,多数人担心的是费用问题, “肝癌的高危人群每年的体检方式和正常人不一样,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费用肯定要比正常人体检费用要高,但这四项检查费用其实也贵不到哪里去,算下来一年也就 800来块钱吧。”
这样的定期检查对肝癌的高危人群讲是非常重要的,它绝对能够起到防癌于未然、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6种女性要定期查宫颈
6种宫颈疾病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
1、有过多次人工流产手术者:多次人工流产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宫颈损伤,给病菌可乘之机,引发宫颈糜烂。
2、30岁以上的已生育女性:女性朋友进入30岁以后,卵巢重量逐渐减轻,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减少,子宫逐渐萎缩,宫颈免疫力变差,感染HPV的几率增大。
3、早婚早育、多产分娩者:过早、过频分娩女性易患宫颈疾病,因分娩过早、过频,易使发育尚不成熟的子宫受到损伤从而诱发感染。
4、罹患性传播疾病女性:如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等病原体,可侵入宫颈上皮细胞诱发炎症,如治疗不及时易恶变。
5、夫妻生活过早、过频者:少女的宫颈组织细胞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致病物质敏感,过早夫妻生活会增大感染几率。此外夫妻生活过频,反复刺激女性宫颈上皮,易导致宫颈糜烂。
6、男性伴侣包皮过长者:夫妻生活时,男性器官与宫颈有着直接接触,当男性包皮过长且不注意清洗时,包皮垢中的大量细菌易感染宫颈,增加女性患宫颈疾病的几率。
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说起视网膜脱落这种眼部疾病相信大家病不会感到特别的陌生。因为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虽然在各个人群中都有发现,但是这种疾病也有自己的一些高危人群。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种疾病。
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用眼过度正在造就越来越多的视网膜脱落患者,医院出现一批“高知盲人”。发病人群主要是工作年龄的知识分子,而且该病治疗难度较高。
高度近视白领是高危人群,视网膜脱落的发生与高度近视、用眼过度有直接关系。患者有个明显特征,就是30至50岁工作年龄段的知识分子高发,尤其是长期对着电脑的工作人员,又是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
从职业特征上来说,IT、财务工作者和广告公司平面设计人员等用眼过度者是高危人群。财会人员长期盯着小数字看,近视度数容易不断上升,一旦在视网膜最薄弱处发生破裂,整张视网膜都会脱落。而平面设计者总是面对色彩丰富的画面,眼睛受到的彩色刺激多,更容易发生视觉疲劳。
上面的介绍就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危人群。相信看过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这种疾病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有这样才能够在平时注意做好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上面介绍的这种疾病的一些高危人群应该特别注意做好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