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核辐射有什么特点

核辐射有什么特点

1。连锁反应。

某些核反应存在连锁反应的现象,如:U-235和中子的核反应:只要有一个中子轰击U-235,就会放出3个中子,3个中子再去轰击U-235就会生成9个中子,这样连续下去,在几微秒的时间里,就使反应进行得非常剧烈而放出巨大的能量,具有这种特点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连锁反应。原子弹的爆炸能够如此剧烈,就是由于发生了连锁反应。

2。伴随核辐射。

在U-235与中子的核反应中,如果反应不密封的话,产生的中子会以光速射向周围环境,形成辐射。以光速运动的微小粒子都能产生辐射。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通过仪器测得。少量的辐射对人体不产生影响,而且人类还利用辐射为人类造福,例如医院用X光给病人做胸透,放疗是治疗癌症比较常用的方法,其原理就是利用辐射来杀死癌细胞。但是辐射量一多,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比如X光可以用于检查疾病,但是如果孕妇照X光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婴儿畸形或基因变异。同样,接受放疗的病人,会有脱发、恶心、乏力等副反应出现。剂量再大一点的辐射,还会使成人产生基因变异,诱发血癌、皮肤癌等疾病。大量的辐射,还会烧伤甚至烧死一切有生命的物质。

3。高效。

4。产生核能

核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以法国为例:1980-1986年间,法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4%-70%,在此期间法国总发电量增加40%,而排放的含硫物质降低了9%,尘埃减少了36%。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孕妈咪要注意远离辐射危害

孕期最好穿上防辐射服

辐射有害,但是生活、工作中不能完全脱离,所以最好能穿上防辐射服,尤其是在孕早期。

购买防辐射服要到有较高知名度的母婴用品专卖店,挑选信誉良好的产品。防辐射服的种类较多,从安全性和美观性上考虑,适合准妈妈穿着的是银离子防辐射服。

购买时,估计一下自己的腰腹围将来可能的尺码,尽量选择大一些的。款式上以全围式的马甲为好。

防辐射服毕竟是化学制品,一般不要贴身穿着。另外,不要认为有了防辐射服就绝对安全了,有些强辐射防辐射服可能没有能力完全隔离,所以即使有防辐射服,也要尽量远离辐射环境。

防辐射服不能整天穿着,那样会让胎宝宝整天处在一个类似于黑房子里的环境下,对他的发育不好。最好在离开有辐射的环境时就脱掉,让胎宝宝透透气。

避免核辐射的次生灾害

核泄漏事故并不多见,而且危害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残酷,除非它就发生在你身边或不远的危险区域内。但放射性物质泄露出来,会形成次生核污染。处在安全范围之内时,需预防核辐射的次生灾害。这里给准妈妈支几招,一旦遇到了这种情况,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尽量少到灰尘较大的地方去,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自己所处环境的灰尘,如泼水等。

外出时衣服穿得严密一些,最好戴口罩,以免吸入放射性微尘。

外出回家后,及时脱掉外衣裤,并冲洗身体,避免放射性物质残留在身体上。

其实,当这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带给人们心理上的压力和危害可能要比突发事件本身的危害还要严重。因此,准妈妈在面对这些事件的时候要保持镇静,不要恐慌,更不要听信某些谣言做一些可能伤害自己和胎儿的事。

核辐射易导致哪些癌症

根据资料检索发现,目前国外发生的核辐射致病事件中,患者多表现为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严重的核辐射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也越大。其中,核辐射者最容易发生白血病、淋巴癌、皮肤癌、甲状腺癌等癌症。

白血病:核辐射可能因为高频率微波、射线导致干细胞内DNA的序列发生改变或者突变,尤其是白细胞的突然剧增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失衡。日本原子弹爆炸之后,白血病患者急剧上升正有力说明核辐射对人体细胞突发的影响。

淋巴癌:放射性物质容易引起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如果淋巴细胞长期处于放射性物质的慢性损伤状态下,淋巴细胞难以自行修复却依然存活,则增加了淋巴细胞癌变的几率。

皮肤癌:对于处于核辐射环境下的人来说,皮肤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为广泛的地方。面对核辐射挥发性物质或弥散性物质,皮肤将首当其冲置身于险境。此外,黄种人和白种人相比较,白种人的皮肤更容易受到辐射的损伤。

甲状腺癌:如果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容易惹发甲状腺癌,因为这些放射性物质中放射性碘占很大份额,而人体甲状腺是聚集碘的主要场所,当人体进食或吸入大量放射性碘,并在甲状腺内蓄积大剂量的放射性碘可损伤甲状腺或周围组织,一定的剂量可能诱发甲状腺癌。

核辐射是什么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 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病;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核辐射有哪几种

辐射分为两类。一类是电离辐射,这是指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X和中子等射线。这些射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即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电离辐射按粒子带电情况又可分为带电粒子辐射(如α、β、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辐射(如中子、X和γ射线)。另一类是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声辐射、热辐射和低能电磁辐射。

(1)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带正电的氦原子核。它的质量大、电荷多,电离本领大。但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1~2厘米,通常用一张纸就可以挡住。

(2)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带付电荷,质量很小,贯穿本领比α粒子强,电离能力比α粒子弱。β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不同而异,一般为几米。一通常用一般的金属板或有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版、塑料版就可以较好地阻挡β射线对人的照射。

(3)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高能电磁波。它不带电,不具有直接电离的功能,但可以通过和物质的相互作用间接引起电离效应。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要想有效地阻挡γ射线,一般需要采用厚的混凝土墙或重金属(如铁、铅)板块。

(4)中子射线:是由中性粒子组成的粒子流。不带电,穿透能力强。它像γ射线一样可通过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间接地使物质电离。通常将中子按其能量由低到高分为热中子(小于0.5电子伏)、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高能中子(大于10兆电子伏)。日常使用的中子源(如镅-铍中子源和钋-铍中子源)或某些加速器存在中子防护问题。

(5)X射线:在各种放射线中,人们通常解最多的就是X射线。它和γ射线一样,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且只有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才能使物质间接地产生电离效应。它与γ射线的不同之处是能量较低,通常是高速电子轰击的金属靶产生的,不是由放射性核素自发衰变释放出的。一般需要采用重金属板块来屏蔽X射线。但对低能量的软X射线(如来自电视机和计算机的低能量软X射线),电视机或计算机的显示屏就能很好地对它加以屏蔽。

核辐射的辐射类型

天然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照射成分 年有效剂量(毫希)

正常本底地区 照射量升高的地区

宇宙射线 0.38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 0.01 0.01

陆地辐射:外照射 0.46 4.3

天然辐射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 0.23 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

吸入222Rn 1.2 10

吸入220Rn 0.07 0.1

食入222Rn 0.005 0.1

总计2.4

人工辐射

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如x光,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

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辐射源 剂量(毫希/年)

放射诊断:0.22

放射治疗:0.03

医用同位素:0.002

放射性废物:0.002

核爆炸落下尘:0.01

职业照射:0.009

其他辐射源:0.012

核电站周围:0.001~0.02

什么是辐射

辐射是辐射指的是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扩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

基于这个概念,所有物品都有辐射。只是辐射有多种,并非每一种都会产生危害。孕妇日常穿的防辐射服主要是用于隔绝电磁辐射,而并不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核辐射。电磁辐射中的X射线广为人知,但由于其穿透力很强,怀孕中的女性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避免卵细胞或受精卵受到损伤而引起胚胎发育不良,造成胎儿出生后先天异常、畸形、智力低下、肢体缺损等。

防辐射眼镜特点

1、镜片为平镜,对视力无副作用。采用目前世界上高科技真空离子镀膜精制而成,能百分百阻断电磁波射线。

2、镜片含抗辐射物质,具有能吸收低频辐射微波,消除电磁波辐射造成的眼睛潜在发'热、头痛、疲倦、干涩等不良症状。

3、对不同光线有不同的穿透吸收功能,能抗反射、防强光,使用者配戴后明显感觉视觉清晰、自然。

4、特别适用于电脑工作者,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等人'士,能有效阻'止有害光线损害眼睛,永保你的视力健康。

核辐射下皮肤出现严重烧伤该怎么办

提起核辐射,就让人想起日本的大地震引发的一系列悲剧。核辐射看似离我们很远,但我们又时时处在核辐射的危机之下。核战争离我们很远,但民用核设施安全的不确定性,我们难免要受到核辐射的伤害。

据报道,日本大地震的第二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对该地区民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核辐射主要是通过呼吸、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而皮肤作为人体最大器官,也起着保护器官的作用,失去皮肤保护的人体极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在面对核辐射时,了解一些核辐射防预知识极为必要。

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有α、β和γ三种辐射形式。

●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辐射FAQ

Q:辐射能自觉到吗?

A:辐射无声、无色、无臭、无味,大部分亦无法凭触觉感应其存在,只能利用仪器探测量度。

Q:受辐射污染有什么症状?

A:若吸收剂量少,可以全无症状;若吸收剂量较高,会有轻度“急性放射病”,出现呕吐、暂时性白血球减少、轻度造血机能损伤;再严重者会令造血机能严重受损、肠胃道损伤;若吸收剂量极高,更会损害中枢神经并即时死亡。放射病的症状具体来说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呕吐、腹泻等。

Q:如何防护及治疗?

A:若在辐射污染初期,只属皮肤或衣物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须彻底清洗,并服用碘片以防身体吸入放射性物质;若已证实吸入放射性物质并出现症状,则只能针对相关症状作支援性治疗,以及长远监察日后出现癌症等问题。

Q:受辐射污染有什么后遗问题?

A:核辐射有α、β、γ三种辐射形式。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有时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白血病、畸变、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如何应对核泄漏事件:

1.当遇到核泄漏发生时,要做到不轻信谣言,请马上收听、收看当地的官方广播、电视、报纸新闻,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

2.当核事故发生时,要避免进入危险区。

3.来不及撤离的人员不要外出,要关闭门窗,堵塞通气孔,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4.外出要戴口罩、风镜、帽子,减少暴露部位。

5.及时对污染的身体用水和肥皂进行清洗。

6.要注意保护皮肤,千万不要让皮肤有破损,那是核辐射人体的一个重要通道。

7.在受污染前,及时把食品收藏在室内。

8.在有必要时服用碘片。放射性碘由暴露环境吸入到甲状腺要10到12小时,所以在吸入放射性碘三到四小时后服用碘片,至少可以阻挡50%以上的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内。

科学的防范意识,让我们掌握必要的防核知识,遇突发事件我们就会把伤害降到最低。

相关推荐

影响男性精子质量的四种辐射

核辐射核辐射对男性睾丸来说,破坏作用最为强大,很容易导致男性不育。睾丸是人体器官中对辐射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低剂量的辐射也足以使精子质量显着下降,甚至可造成暂时性无精子。200~300伦琴的辐射可造成生精障碍,600~800伦琴的剂量则可使生精功能完全丧失,失去正常的生育能力。 X射线:研究表明,大剂量X射线可造成精子畸形、数量减少、质量低下,影响生精细胞的遗传基因,使后代产生严重的遗传效应,由此造成胎儿畸形、流产、早产、弱智等现象。 热辐射:热辐射也是造成精子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和常见原因,睾丸对热十分

受到核辐射后身体的反应

放射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地质层中,人的身体对放射性的承受能力一定限度,过度了则可能引起不适和病变。放射性物质超过一定标准会使人体免疫系统受损害,并诱发类似白血病的慢性放射病。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受不同辐射的时间以及辐射量。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的后果: 1 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8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10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60 人体内的辐射量; 700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5000 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10000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1/130; 60000

预防核辐射

核辐射α、β、γ三种辐射形式。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放射病的症状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呕吐、腹泻等。时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白血病、畸变、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当遇到核泄漏发生时,要做到不轻信谣言,请马上收听、收看当地的官方广播、电视、报纸新闻,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不信谣,更不要传谣;

什么是核辐射

辐射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类,核辐射和电磁辐射。核辐射就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是携带很高能量的质子、中子、氦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等。放射性元素会不断地发生衰变反应,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并放出辐射,辐射的射线三种:alpha射线(氦核)、beta射线(电子束)和gamma射线(高能光子);原子质量比较大的放射性元素也会发生裂变反应(核电站或原子弹)放出中子或其他射线;较轻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聚变反应放出中子或者质子射线;而高能宇宙辐射在大气里面也会产生大量的次级辐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会遇到聚变反应,裂变反应

日常生活中防辐射怎么做

无论是非核辐射,还是核辐射,对它们的防护均一定规律可循。一是减少受照时间,时间越短,接受辐射剂量越小。二是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距离越远则接受剂量越小。三是提高防护措施。好的防护措施可使受照剂量减少,如防辐射服和铅防护服等。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选择吃一些抗辐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及蛋白质的食物。此外,还可以多摄入一定量的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不仅具备抗辐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也极强。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番茄、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红葡萄等水果及蔬菜中

电磁辐射测试仪的特点

1. 便携式设计,重量轻,可轻松单手操作,便于移动或现场测量 2. 采用创新的专利电路元件,确保所设备性能在极端条件仍然具非常可靠的性能 3. 极高的线性度下降和最低级别的限制 4. 内置高精度电/磁场复合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快速 5. 充分补偿的频率响应,提供最精确的测量结果 6. 实时显示液晶显示屏,直接显示测量的频率范围内的总暴露值 7. 内置信号强度提示扬声器(提示音大小与电磁场强度成正比),效帮助识别信号源及快速定位信号和位置 8. 低电量警示及闲时自动关机功能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

辐射和放射什么区别

“放射性”这个术语是居里夫人提出来的,她用它来描述铀的辐射能力,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一个“原子核”。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自

两盒香烟的辐射高过一次胸透

提起核辐射,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原子弹爆炸,直到最近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才让许多人意识到,这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可怕东西原来可能来到我们身边,于是大为恐慌。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核辐射无处不在,在空气中,放射性的氡气,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更是时刻撞击着我们。而最出乎意料的核辐射来源可能是香烟。1964年,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香烟中含微量的放射性物质钋210。香烟中还含其他放射性物质,但是香烟被点燃后,钋210能挥发成为烟雾的一部分被吸进肺部。美国烟草公司对此进行秘密研究,想要找到清除钋210的办

不得不知的8个防核辐射谎言

1.大家都在抢购碘盐、碘片,碘真的能够防核辐射吗? 碘盐中的碘含量相对较低,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同时,碘片对阻断除放射性碘之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质也没作用。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对身体害无益。 2.受到核辐射之后会传染给别人吗? 在核污染环境里面呆过一段时间,身体上会沾放射性物质的颗粒,会让别人接触到放射性物质。 一般来说,受到轻度核辐射的人是不会传染的,而辐射后造成的疾病也不会在人之间传染。只当一个人受到的辐射量很大,自身成了一个“辐射源”,才会辐射影响到其他人。而为了保证不让

放射源是干什么用的

用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制成的、以发射某种辐射为特征的制品。放 放射源射源的基本特点是能够不断地提供实用意义的辐射。习惯上常把用于γ辐射照相探伤、放射治疗、辐射加工和辐射效应研究等目的的γ放射源,专称为辐射源。同位素能源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放射源,能提供核衰变产生的热能。 放射源按所释放射线的类型可分为α 放射源、β放射源、γ放射源和中子源等;按照放射源的封装方式可分为密封放射源(放射性物质密封在符合一定要求的包壳中)和非密封放射源。绝大多数工、农和医用放射源是密封放射源。某些供实验室用的、强度较低的放射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