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有哪些
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有哪些
一.冬虫夏草(《本草从新》) [来源] 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 Sacc.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Hepialus varians Staudinger幼虫的尸体。 [性味功效] 甘,温。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含蛋白质、20种氨基酸、17种无机元素、脂肪、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菌素、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维生素B12、生物碱、尿嘧啶、腺嘌呤、硬脂酸等。
[主要药理] 冬虫夏草所含的虫草素能抑制小鼠白血病L5187的细胞系的核酸合成;从而攻击肿瘤细胞,发挥抗癌活性。冬虫夏草提取物能对抗可的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提高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而不增加其毒性。此外,本品尚有雄激素样、镇静、催眠、降低血清胆固醇、降压、平喘、止咳、祛痰等作用。 [临床应用] 《本草从新》:“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本草纲目拾遗》:“潘友新云治膈症,周兼士云治蛊胀。”
临床常用治肺癌、喉癌等癌瘤中属肺气不足、肺肾两虚、正气衰弱者。
1.治肺癌 ①冬虫夏草10g,麦冬15g,石斛15g,生地15g。泡水当茶饮。(《中药新用》) ②冬虫夏草、旱莲草、麦冬、党参各15g,百合、玉竹、瓜蒌、夏枯草各20g,北沙参、元参、半枝莲、薏仁、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藕节、猫爪草、黄芪、茅根、鳖甲、生牡蛎各30g,川贝10g。水煎服。(《抗癌植物药及其验方》) ③人参100g,冬虫夏草60g。研末分次吞服,每次10g。〔《江西中医药》1998;(4)〕
2.治喉癌:太子参、生地、女贞子各15g,沙参、丹皮、旱莲草、白芍各10g,甘草、冬虫夏草、川贝母各5g,木蝴蝶3g,青果适量(单独噙咽)。日夜各服1剂,每剂每隔2小时少量呷服1次,直至药尽。(《抗癌良方》) 此外,本品内服还用治肾阳不足所致的阳萎、遗精、腰膝痠痛,肺肾两虚所致的久咳虚喘,肺阴不足所致的劳嗽痰血以及自汗畏寒等病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与鸡、鸭、猪肉等炖服;或入丸散。
二. 山茱萸(《神农本草经》) [来源]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e Sieb. et Zucc. 除去果核的成熟果肉。亦称枣皮。 [性味功效] 酸,微温。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化学成分] 山茱萸含山茱萸甙、莫罗忍冬甙、当药甙、马钱子素及番木鳖甙等。尚含熊果酸、酒石酸、没食子酸、皂甙、维生素A、香豆素、黄酮类等。
[主要药理] 山茱萸促进免疫动物脾脏抗原结合细胞的增加,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还有抗菌、消炎、对抗组胺、氯化钡及乙酰胆碱所引起的肠管痉挛、收缩子宫、降压、改善心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 山茱萸为补益肝肾的常用药。《名医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药性论》:“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
临床常用治食道癌、肠癌、脑瘤等癌瘤中属肝肾亏虚者。
1.治食道癌 熟地240g,山萸肉120g,怀山药120g,泽泻90g,丹皮90g,茯苓90g。上药制成蜜九,每丸9g。每日晨起服1~2丸。(《抗癌中药一千方》)
2.治肠癌 山萸肉12g,知母10g,鳖甲15g,生地12g,女贞子15g,天白15g,茯苓10g,黄柏10g,泽泻15g,山药10g,双花30g,马齿苋30g。水煎服,每日1剂。(《抗癌中草药大辞典》)
3.治脑瘤 ①姜半夏15g,制南星15g,石菖蒲9g,当归9g,山萸肉9g,赤芍10g,制成糖浆服用。(《抗癌中药一千方》)②熟地12g,怀山药12g,枸杞子12g,山萸肉15g,川牛膝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水煎服,每日1剂。(《抗癌中草药大辞典》) 此外,本品内服还用治肝肾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腰膝痠软、阳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小便不
禁,体虚欲脱所致的大汗不止等病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30g;或入丸散。
斑蝥的营养价值 抗肿瘤作用
斑蝥具有抗肿瘤作用,临床上治疗肝癌有效,唯副作用较多。
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有哪些
黄芪是一味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历代中医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糖的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与功能.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黄芪多糖也因其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糖,抗衰老方面有较强的活性而备受关注。
黄芪多糖可显着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显着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功能和明显的碳离廓清作用和明显增加脾重量。
抗肿瘤作用
黄芪多糖对多种实验型肿瘤油明显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黄芪多糖与IL-2/LAK抗肿瘤作用相似,并对IL-2/LAK有抗肿瘤效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二者配伍应用可明显提高LA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二者合并进行动态细胞免疫功能观察,提示二者均具有抵抗鼠脾NK细胞活性和IL-2产生能力下降的作用。说明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对创伤感染的影响
黄芪多糖对实验性小鼠创伤的药理实验表明,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CE2的释放,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与环氧化酶抑制剂布洛芬合用,既增强了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又明显抑制PGE2,TNF的IL-1的分泌。由此可见,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
怎样杀死癌细胞
目前治疗癌症的只有两个:砒霜和灵芝 近日,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召开,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卡尔顿·贾达斯克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围绕中医药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主题,我国政府首次举办了中医药现代化高峰论坛,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医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中医药抗肿瘤等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
目前,在国际学术前沿最活跃的抗癌中药有两个,一个是砒霜,一个是灵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介绍了用中药砒霜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白血病的研究,中药现代化使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可治愈的癌症。世界药理学联合会执委、北京大学药学院林志彬教授在《灵芝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的专题报告中,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全面介绍了灵芝提取物和灵芝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免疫调节机制。据悉,目前这两项现代化成果正在走上产业化轨道。砒霜方面正准备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合作进行成果转化。灵芝方面在林志彬教授主持下,北京大学医学部与绿谷集团合作成立了灵芝联合试验室,双灵固本散已经作为第一个灵芝类抗肿瘤药物进入临床,并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临床试验许可,成为2004年中国销量最大的单品中药。会上,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林洪生作了中医药抗肿瘤临床研究的报告。
林洪生教授说:“目前采用国际上最好的化疗方案,三期至四期肺癌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也仅有8至10个月,而采用中药,则能明显延长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他所在医院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单独采用西医手段,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46月;单独采用中药治疗,中位生存期为10.9月;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03月。研究表明,中药手段从短期疗效看,能明显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增强放化疗效果,从长期看,能明显延长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在防治癌症术后转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明显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刘鲁明教授说:“中医药治疗能使胰腺癌重症患者的存活期明显延长。此类病人的存活期一般在1年左右,而运用中医手段,病人存活期可达到38个月。” 目前西医对待肿瘤的治疗方法以杀瘤为中心,中医对肿瘤的治疗方法则以“扶人”为中心,讲究阴阳和谐、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已与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合作建立了国际整合医学肿瘤中心,该中心重点研究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的整合治疗,致力于将西医常规治疗手段和中医药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肿瘤治疗效果。 中医药抗肿瘤的研究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浓厚兴趣,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皮特教授在会上作了《致癌基因与传统中药》的报告,美国卫生部杰夫芮教授作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补充和替代医药研究:传统中国医学》的报告,他们高度评价了中医药抗肿瘤的作用。
中医治疗肺癌的几个优点
中医虽然不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但是中药在辅助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延长患者生存期。肺癌之所以病情进展如此之快,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增殖速度远远高于正常细胞。中药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使癌细胞的生长受抑制,并能使部分癌细胞形态及亚细胞结构向正常方向逆转,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肺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
能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发挥抗肿瘤作用。肺癌患者处于免疫力低下状态,尤其是实行化疗(化疗药物一般多是免疫抑制药)的患者。当免疫功能低下时,肿瘤不易被控制,易加快复发或转移进程。因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肺癌的治疗尤为重要。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说,重要在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起到很大的效果。
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它们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又杀伤正常组织的细胞,尤其是杀伤人体中生长发育旺盛的血液、淋巴组织细胞等,造成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粘膜反应、心脏反应、肺毒性反应、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反应。
中医治疗肺癌的几个优点
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延长患者生存期。肺癌之所以病情进展如此之快,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增殖速度远远高于正常细胞。中药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使癌细胞的生长受抑制,并能使部分癌细胞形态及亚细胞结构向正常方向逆转,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肺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
能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发挥抗肿瘤作用。肺癌患者处于免疫力低下状态,尤其是实行化疗(化疗药物一般多是免疫抑制药)的患者。当免疫功能低下时,肿瘤不易被控制,易加快复发或转移进程。因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肺癌的治疗尤为重要。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说,重要在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起到很大的效果。
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它们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又杀伤正常组织的细胞,尤其是杀伤人体中生长发育旺盛的血液、淋巴组织细胞等,造成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粘膜反应、心脏反应、肺毒性反应、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反应。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抗菌。
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
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
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蒲公英泡水喝的作用有哪些
1、抗菌。
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
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
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中药治疗癌症别入这五大误区
如今,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患者在用药方面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影响了治疗效果。以下是肿瘤患者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最易走入的五大误区:
有毒性的药才能抗肿瘤
很多人认为只有毒性的中药才能抗肿瘤,所以长期大量服用蜈蚣、斑蝥、马钱子等中药。其实这类药只是抗肿瘤的中药种类之一,还有很多种类中药一样具有抗肿瘤作用,如益气补血类、清热解毒类、软坚散结类等。单靠一味或几味毒性药物往往不足以抑制肿瘤,而且还可能伤害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所以必须根据病人的四诊辨证组成方剂,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抗肿瘤作用,避免毒副作用。
夏季不能吃中药
有人认为夏季吃中药会上火,此种看法有失偏颇。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夏季阳气盛,容易上火,不用辛温助阳的中药即可。如果夏季服用些清热泻火、消暑生津的中药,不但不会上火,反而能治疗上火的病症。还有人认为,夏季不适宜服用进补的汤药,但对于阳虚、气虚的患者可以进补,特别是放化疗后的病人气血津液亏虚、阴阳失调,应随时调理。
中药久煎效果才好
有人认为中药长时间煎煮效果才好,这是片面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需要久煎,只有一些贝类、矿物质中药需要长时间煎煮,一些滋补的中药煎煮时间可长一些。但像外感药、清热解毒类药和泻下药不能久煎,否则容易减低疗效。
别人用好的方子拿来照用
有些人看到别人服用中药后效果很好,就把药方拿来照着抓药,结果自己并没有获得满意效果。这是因为中医诊治病人是根据每个人的四诊进行辨证,开出的方药不仅针对个人,还要根据病情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药方。即使两个人患同的肿瘤,方药也不一定相同,因为每个人表现出的阴阳寒热虚实不同。所以不要使用别人的药方。
肿瘤病人不能用活血中药
经常听到有人说活血化淤类药物不能用于肿瘤病人,甚至一些医生也如此说。临床研究证实,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往往伴有血脉淤滞和脏络淤阻证,表现为血浆黏度升高和脏器的肿大、周围组织的压迫等征象。活血化淤法就是针对肿瘤淤血阻络的病理特点采用的治疗方法。现代研究证实,很多肿瘤患者的血循环表现为高凝、高黏的特点,活血药能够降低血液黏度,防止癌栓的形成,因此活血化淤是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使用。
板蓝根的营养价值 抗肿瘤作用
板蓝根含有的靛玉红有抗肿瘤作用,并可以破坏白血病细胞有显著的抗白血病等作用。
胃癌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胃癌用什么药最好,吃什么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活得更轻松一点。实际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有很多,而中药抗癌效果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一是该抗癌成分的活性水平。
二是该活性成分在药物中的含量水平。大量临床运用表明:选择合适的菌株,讲究合理的制剂(单一的灵芝粗制品并无确凿的抑瘤效果),灵芝制剂抗肿瘤的效果要远优于一般中医药产品。具有“二元”抗肿瘤作用,即:灵芝多糖与灵芝三萜二元抗癌因子,及抗肿瘤免疫力调节和细胞毒二元抗癌机制。研究指出,高浓度的灵芝多糖及灵芝三萜成分总抑瘤率可达5~6成,如果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则其总抑瘤率可高达8成。另外通过灵芝多糖与三萜酸结合,能定向清毒,保护正常细胞不受损害,深度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另外,灵芝可以改善癌症病人的恶体质,减轻病人的痛苦,并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
中医治疗讲究的综合治疗为主,主要包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胃癌,所选用的药物也不相同。目前中医治疗胃癌的药房各地都有流传,但经过验证的并不多。中医治疗胃癌比较常用的抗癌中草药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蚤休、香茶菜、喜树果、珍珠菜、蛇毒、石蒜、干蟾皮、土茯苓、菝葜、冬凌草、龙葵、蜂房、生南星、乌头、生苡仁、白屈菜、白英、山豆根、虎杖等。
白茯苓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可抗肿瘤活性。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抗菌作用 茯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能杀死钩端螺旋体等细菌。除此之外,茯苓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茯苓的食用方法下面介绍茯苓的几种吃法:
(1)茯苓鸭胗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
(3)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
(4)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
叶酸有什么作用 抗肿瘤作用
国外研 究 人 员发现,叶酸可引起发癌细胞凋亡,对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故属于一种天然抗癌维生素。补充足量的叶酸还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并能改善50岁以上老年人的记忆力以及降低老年人患早老痴呆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