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兰叶的相关配伍
板兰叶的相关配伍
1、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鲜马蓝叶60-120g。水煎,多次分服。(《福建中草药》)
2、防治流脑、流感,马蓝叶9-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预防麻疹,大青叶250g,小青叶100g,西河柳150g。配水1600m1,文火煎取800ml。1d服1次,半岁-3岁15m1, 3岁-5岁20ml, 5岁-7岁25m1, 7岁以上30ml。连服3d为1疗程。酌隔数日,再照前量服3d。[《福建中医药》1959,(11):7]
4、治咽喉肿痛,急性支气管炎,鲜马蓝叶30-60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腮腺炎,鲜马蓝叶30-60g。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调蜜或绞汁调醋,涂抹患部。(《福建中草药》)
6、治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及口腔炎,大青叶、蒲公英各15g,玄参、鸭跖草各12g。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7、治疟疾,(蓝靛)叶9g,煎服。或用(蓝靛)鲜叶适量,捣烂包手腕部。(《云南中草药》)
红曲米相关配伍
1、湿热泄痢:丹溪青六丸:用六一散,加炒红曲五钱,为末,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日三服。(《丹溪心法》)。
2、小儿吐逆频并,不进乳食,手足心热:用红曲(年久者)三钱半,白术(麸炒)一钱半,甘草(炙)一钱,为末。每服半钱,煎枣子、米汤下。(《经济》)。
3、小儿头疮:因伤湿入水成毒,浓汁不止:用红曲嚼罨之,甚效。(《百一选方》)。
4、心腹作痛:赤曲、香附、乳香等分为末,酒服。(《摘玄方》)
吃板兰叶上火吗
饮食是我们获取健康的方式,其中板兰叶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说经常吃容易上火,但是板兰叶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下面一起了解下吃板兰叶会上火吗?
板兰叶的营养价值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吃板兰叶上火吗
板兰叶可以清热解毒,适合燥热体质和上火的人士食用
了解了吃板兰叶会上火吗之后,相信对喜欢吃板兰叶的人能有一定的帮助,这样能让自己健康的同时还能更好获取食物的营养。
舌苔厚白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舌苔厚白腻该怎么办
痰湿引起的舌苔厚白大便不成形应以健脾祛湿化痰为主,然后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相关重要的选择配伍为好。
寒湿困脾证的治疗,应以温中化湿为治则,再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通过具体症状来选择中药进行相关配伍。
针对脾虚夹积症,治则应以健脾助运,消补兼施为主,最好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通过具体症状来选择中药进行相关配伍。
板兰叶的形态
马蓝,葴《尔雅》,大叶冬蓝(《尔雅》郭璞注),大蓝(刘禹锡《传信方》),青蓝《履巉岩本草》,板蓝《纲目》,山蓝《中药大辞典》。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分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4-8cm;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长1-1.4cm,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4.5-5.5cm,5裂近相等,长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条,带条上具两条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为稍狭的匙形,长1.5-2cm。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丝瓜叶的相关配伍
1、治鱼脐疔疮:丝瓜叶、连须葱、韭菜。上同入石钵内,捣烂如泥。以酒和服,渣贴腋下,如病在左手,贴左腋下,右手贴右腋,在左足贴左胯,右足贴右胯,如在中则贴心脐,并用布帛包住,候肉下红丝处皆白,则可为安。(《世医得效方》)
2、治疔毒初起:丝瓜叶十片,明矾二钱,雄黄二钱。先将丝瓜叶捣极烂,调二味药末。以鹅翎敷疔疮上,随干随润,一日即消。(《洞天奥旨》秋叶散)
3、治虫癣:清晨采露水丝瓜叶擦患处。(《纲目》引《摄生众妙方》)
4、治神经性皮炎:鲜丝瓜叶洗净,研细后在患处摩搽,直到局部发红,甚至见隐血为止。每7d一次,2次为1个疗程。[《中医杂志》1961,(3):23]
5、治伤暑霍乱:丝瓜叶一片,白霜梅肉一枚并核中仁。同研极烂,新汲水调服,入口立瘥。(《医学广笔记》)
6、治流行性腮腺炎:鲜丝瓜叶、鲜鸭跖草(竹叶菜)各30-60g。洗净,捣烂外敷,每日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7、治阴子偏坠:丝瓜叶(烧存性)三钱,鸡子壳(烧灰)二钱。温酒调服。(《纲目》引《余居士选奇方》)
獭肝的相关配伍
1、治肺痨潮热盗汗:獭肝6g,蛤蚧15g,海龙9g,冬虫夏草15g,天冬9g,地骨皮12g,百合9g,麦冬9g。水煎服。(《广西药用动物》)
2、治咳嗽,咯血:獭肝6g,仙鹤草9g,冬虫夏草15g,石斛9g,白及12g。水煎服。(《广西药用动物》)
莲房的相关配伍
1、经血不止:瑞莲散:用陈莲蓬壳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热酒下。(《妇人经验方》)
2、血崩不止,不拘冷热:用莲蓬壳、荆芥穗各(烧存性) 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圣惠方》)
3、产后血崩:莲蓬壳五个,香附二两,各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日二。(《妇 人良方》)
4、漏胎下血:莲房烧研,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汤、酒任下,日二。(《朱氏集验方》)
5、小便血淋:莲房烧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米饮调下,日二。(《经验方》)
蚬肉的相关配伍
1、治疔疽恶毒:蚬肉杵烂,除。(《外科集要》)
2、治反胃吐酸:田螺壳、蚬壳各适量。研细末,以米汁和匀,做成团,再烧存性,研细。以人参5g,砂仁3g。煎汤送服,每次25g,每日服2次。(《中国动物药》)
3、治疮毒:蚬壳粉。调胆汁涂。(《湖南药物志 第5卷》)
蟹爪的相关配伍
1、治难产,胎动及子死腹中:蟹爪一升,甘草二尺,阿胶三两。上三味以东流水一斗,先煮二物得三升,去滓,纳胶令烊。顿服之。(《千金要方》神造汤)
2、治妇女有病欲去胎:蟹爪二合,桂心、瞿麦各一两,牛膝二两。为末。空心温酒服一钱。(《千金要方》下胎蟹爪散)
3、治妇女临产阵缩力微弱,胞浆破而迟迟不下者,或胎死腹中及胎盘残留:蟹脚爪30-60g,黄酒或米醋适量,加水同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小儿解颅:生蟹足、白敛各半两。上二味捣末,以乳汁和傅颅上。(《千金要方》生蟹足傅方)
哪些人不宜食用板兰叶
板兰叶虽然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食物,它的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但是有些人使用之后总是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一些不舒服,其实它并不适合所有人都吃,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板兰叶呢!
副作用
板兰叶属于中药类食物都有一定副作用,要适量吃,是药三分毒。
禁忌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板兰叶。
虽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也有很多人都可以吃,但是有的时候身体出现一些状况时,饮食不当也会导致身体受到一些伤害,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板兰叶以后,希望我们都能多吃适合自己的食物。
侧柏叶的相关配伍
1、头发不生:侧柏叶阴干,作末。和麻油涂之。(《孙真人食忌》)
2、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咽干口燥,舌绛脉数:生地黄、生侧柏叶、生艾叶、生荷叶。(《妇人良方》四生丸)
3、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4、《本草求真》:侧柏叶仗金气以制木。借炒黑以止血。
5、《本草从新》:最清血分湿热。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血痢。一切血证。去风湿诸痹。历节风痛。涂汤火伤。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须发。丹溪以为补阴要药。然终属苦寒燥涩之品。唯血分有湿热者。以此清之为宜。若真阴虚者。非所宜也。柏有数种。唯根上发枝数茎。蒙茸茂密。名千头柏。又名佛手柏者为真。或炒或生。用桂、牡蛎为使。恶菊花。宜酒。
猪胰的相关配伍
1、治一切肺病,咳嗽脓血不止:猪胰一具,削薄竹筒盛,于煻火中炮令极熟,食上吃之。(《食医心镜》)
2、治肺气喘急,睡卧不安,兼治经年嗽病:猪胰三具(细切),大枣五十枚(去核)。上二味,以无灰酒五升,浸经三日。每服,不计时候,温服一小盏。(《圣惠方》猪胰酒)
3、治肺损,嗽血咯血,肺痈:猪胰切片,煮熟,蘸苡仁末,空心服;如肺痈,米饮调下。(《寿世青编》猪胰片)
4、治癖块(痰凝气滞之病,在皮里膜外者):延胡索为末,猪胰一具,切块炙熟,蘸药食之。(《四科简效方》)
5、治冷痢久不瘥,此是脾气不足,暴冷入脾,舌上生疮,饮食无味,纵吃食下还吐,小腹雷鸣,时时心闷,干皮细起,膝胫酸痛,两耳绝声,四肢沉重,渐瘦劣重,成鬼气;及妇人血气不通,逆饭忧烦,常行无力,四肢不举;丈夫痃癖,两胁虚胀,变为水气:猪胰一具,细切,和蒿叶相共暖,使消尽,又取桂心一小两,另捣为末,纳酒中,每日平旦,空腹取一小盏服之,午时夜间各再一服。忌热面、油腻等食。(《海上集验方》)
6、治目生翳膜:猪胰子一枚(五钱),蕤仁五分,青盐一钱。共捣千下,令如泥,每点少许。(《纲目》引《孙氏集效方》)
7、滋润手面:杏仁、花粉各一钱,猪胰子一个,红枣二枚(去皮、核),用好酒二杯浸之。早晚洗手面时擦之,皮肤光润。(《同寿录》)
8、治鹅掌疯:猪胰一具(去油、勿经水),花椒以三钱。上用好酒温热,将二味同浸二三日,取胰不时擦手,微火烘之。(《景岳全书》)
9、治赤白癜风:猪胰一具。酒浸一时,饭上蒸熟食。不过十具。(《纲目》引《寿域神方》)
10、治手足皲裂面出血痛:以酒挼猪胰,洗并服(敷)之。(《肘后方》)
竹叶椒的相关配伍
1、治胃痛,牙痛:竹叶椒果3-6g,山姜根9g。研末。温开水送服。
2、治痧症腹痛:竹叶椒果9-15g。水煎或研末。每次1.5-3g,黄酒送服。(1-2方出自《江西草药》)
3、治虚寒胃痛:(1)土花椒果3-6g。水煎服。(《浙南本草新编》)(2)竹叶椒果6g,生姜9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4、治腹痛泄泻:竹叶椒6-9g。煎服。
5、治蛔虫性腹痛:竹叶椒6g,苦楝皮9g。水煎服。服时兑醋适量。(4-5方出自《安徽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