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是怎么回事
角膜病是怎么回事
引起角膜炎症的病因及其复杂,除原因不明者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伤与感染
是引起角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当角膜上皮层受到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的损伤时,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就趁机而入,发生感染。侵入的致病微生物既可来源于外界的致伤物上,也可来自隐藏在眼睑或结膜囊内的各种致病菌,尤其慢性泪囊炎,是造成角膜感染的危险因素。
(2)全身性疾病
是一种内在性的因素。例如结核、风湿、梅毒等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角膜炎。全身营养不良,特别是婴幼儿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软化症,以及三叉神经麻痹所致的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等。此外尚有原因不清楚的蚕蚀性角膜溃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角膜邻近组织疾病的影响
例如急性结膜炎可引起浅层点状角膜炎,巩膜炎可导致硬化性角膜炎,色素膜炎也可引起角膜炎。眼睑缺损合并睑裂闭合不全时,可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等。
角膜盲的发病率高吗
全国约有400万角膜盲患者
角膜,它是一层膜吗?其实,角膜就是我们俗称的“黑眼珠”,位于眼球的正前方,是眼球最外面的无色透明的壳,就像手表的外壳一样。它透明无血管,外界光线毫无障碍地通过,到达眼底,获得清晰的成像。
由于角膜在眼部的正前方,在遭受外伤时,角膜总是首当其冲,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发生破裂、感染导致混浊,造成视力下降或失明,称之为角膜盲。角膜病变仅使角膜失去透明性,变得混浊,但眼球内部结构正常,如果能用透明健康的角膜将病变角膜置换掉,病人视力即可得到明显改进,因此大部分角膜盲是可治疗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盲人800多万,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目前世界上约有6000万名角膜盲患者,其中我国大约有400万。
对于角膜盲患者来说,大部分有可能通过角膜移植重获光明,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国各地眼库的角膜来源奇缺,不少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
眼角膜受损 人工眼角膜
人工眼角膜是利用人工方法体外培育出来可用于移植的角膜内皮细胞层。现阶段还并没有正式投入临床应用。角膜病变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只能通人工捐献来满足病人需求,而能得到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人只占角膜疾病患者的千分之一。今后更多的角膜病变患者有望通过人工眼角膜恢复光明。
大泡性角膜病的病因
1、有晶体大疱性角膜病变如青光眼绝对期,色素膜炎晚期,Fuchs角膜营养不良,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并发虹膜前粘连等。 2、无晶体大疱性角膜病变(aphalricbullouskeratopathy,大疱性角膜病变ABK)白内障术后玻璃接触角膜,术中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理盐水,BSS)等。
3、人工日化性大疱性角膜病变(pseudophakicbullouskeratopathy,PBK)早期因素主要是手术本身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术后继发青光眼,人工晶体对内皮细胞直接的机械损伤。后期因素主要是人日化接触虹膜引起的慢性低度虹膜炎(共发生率在前房型和虹膜固定型为1%~10%,而后房型为小于1%)及年龄增长所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
角膜软化须补充维生素A
角膜病是引起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角膜病使透明的角膜出现灰白色的混浊,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长翳子。这些翳子长在角膜上必将阻挡光线进入眼内,这样就可使视力模糊、减退,甚至失明。
小孩角膜软化不可小视
角膜软化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小孩得了这种病,常常不懂表达,比如在早期时,晚上看不清物体,这一症状小孩一般是不自知的,这就很容易使病情进一步发展。这时,除了孩子身体消瘦、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外,眼部充血不太严重,全无炎症的表现,极易被父母忽视。
角膜软化须补充维生素A
主要是迅速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并防止角膜的继发性感染。对严重的和有消化道疾患的孩子,以肌肉注射维生素A、D为宜,每日1毫升。至症状消失后可改服小剂量鱼肝油丸,一般每天25000-50000国际单位。
推荐: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多是动物性食物,如人乳、牛奶、鸡蛋、肝、黑鱼、鳝鱼、牡蛎、田螺和鱿鱼等,其中肝含量最多。有些孩子不愿吃肝,可做成卤肝、酱肝。黑鱼可以做成鱼丸子,鳝鱼可以做成鳝鱼糊;蛤蜊可以切碎与鸡蛋做羹。经过这样的加工,多数孩子是会爱吃的。
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多是植物性食物,如萝卜、各种绿色叶菜及红心甘薯等,其中以胡萝卜含的胡萝卜素较多。但是,有些孩子嫌胡萝卜有味,不愿吃,可以把胡萝卜做成胡萝卜泥、胡萝卜酱、油焖胡萝卜片或丁,既能减轻胡萝卜原味,又能促进孩子肠道对胡萝卜素的吸收。
专家教你理解角膜病
眼角膜非常透明,没有血管。在免疫学上排斥反应相对较轻,因此,角膜移植是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由于角膜位于眼睛的最表面,容易受到外伤和感染的影响而出现炎症和损伤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眼睛疼痛和视力下降。角膜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眼病,后果比较严重,是导致失明的主要眼科疾病之一。
几种常见的角膜病
一、浅层点状角膜炎
为角膜最表面一层的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和炎症细胞浸润所致。大多数浅层点状角膜炎病人自己能够感觉到的症状很轻,有时有轻度的眼内异物感、畏光和流眼泪。角膜旁边的白色结膜不发红,角膜表面出现点状灰白色混浊。
二、细菌性角膜溃疡
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化脓性角膜炎,常常因为角膜外伤、隐形眼镜划伤或剔除角膜异物术后细菌感染所致。
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重度的眼睛疼痛并引起放射性半侧头痛,以及流眼泪、畏光、眼内有异物感等。由于这类角膜溃疡多位于或靠近角膜中央,影响光线进入眼内,故常常严重影响视力。
角膜溃疡是一种眼科急症,应及时到眼科进行治疗。如果病变进展太快,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病变有穿孔向眼内发展的可能时,可以考虑采用结膜瓣遮盖或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来控制。
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角膜病变,由于其反复复发常常导致严重的视力受损,是角膜病的首位致盲性疾病,危害极大。
患者通常都有强烈的畏光及流眼泪、眼内异物感、眼睛疼痛伴侧头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四、真菌性角膜炎
由于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这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一种致盲性很高的感染性眼病。病人具有角膜炎的主要自觉症状,但发病相对较慢,病程常持续数月。
药物不能控制,病变角膜有穿孔的危险时,可以考虑采用结膜瓣遮盖或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
五、边缘性角膜溃疡
是一种角膜边缘的炎症和溃疡,可能与结缔组织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关。男性多见,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双眼或先后出现。
病人有畏光、流眼泪、眼内异物感。
六、蚕食性角膜溃疡
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的边缘性、慢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
七、圆锥角膜
该病是一种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常发于15岁-25岁的青少年,男性患者较多,男女之比为2.5:1。
八、大疱性角膜病变
是严重的角膜内皮细胞破坏,引起内皮不能维持正常的泵功能。主要见于老年人进行白内障手术以后,特别是术前眼睛有过病变的病人,常需要角膜移植来解决根本问题。
解析角膜病的临床表现
角膜病是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病是引起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角膜病的临床表现如下:
一、自觉症状
由于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受炎症刺激,病人主诉有怕光,流泪,疼痛,重者有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当角膜上皮剥脱时可导致剧烈眼疼,根据角膜病变的程度和部位,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除化脓性角膜感染外,一般分泌物不多或无分泌物。
二、体征
1、球结膜水肿严重的角膜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球结膜水肿。
2、睫状充血当角膜发炎时,角膜缘周围睫状前血管网扩张和充血,称睫状充血,当结膜及睫状充血同时出现时称混合充血。
3、角膜混浊由角膜浸润,水肿或溃疡引起,须与炎症后所形成的角膜瘢痕进行鉴别。
4、角膜新生血管在角膜炎症或溃疡的病变过程中,充血的角膜缘周围毛细血管网伸出新生的血管支侵入角膜时,称角膜新生血管,上皮下新生血管,来自浅层血管网,呈树枝状,色鲜红,与结膜血管相连,前基质新生血管起源于深层血管网;后基质的新生血管来自虹膜动脉大环和放射状虹膜血管伸到角膜缘的分支,深层新生血管呈毛刷状,色暗红,伴有角膜上新生血管的出现是机体修复功能的表现。
在炎症期,角膜新生血管很容易看到,炎症消退后,存留在相对透明角膜上的新生血管,仅存管腔没有血液,名叫影子血管,较难发现,角膜新生血管,一方面可使角膜失去透明性,另一方面使角膜组织发生生物化学的变化,由不参与整体组织的免疫赦免状态,到参与免疫反应,因而可能导致角膜移植时的排斥反应。
如何鉴别不同眼病的症状
糖尿病会引起眼睛不适,但不单纯是视网膜病变造成的,“糖友”要学会简单的鉴别,比如:
a.屈光改变:会表现为有时近视,有时远视。
b.眼睑病变:反复发生睑腺炎,睑缘炎。
c.结膜病:反复发生结膜炎。
d.角膜病变:干眼,角膜上皮糜烂,角膜伤口愈合延迟等。
e.虹膜病变:虹膜炎,虹膜色素脱失等。
f.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g.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
h.眼肌麻痹:可以表现用眼后易疲劳和斜视、复视。
i.视网膜病变:最多见也是最严重的。
角膜病不得不谈的护理原则
1、用药方面护理
角膜病患者常用滴眼剂及眼膏,应注意有效的浓度及滴眼的次数,按医嘱进行滴用,以预防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生。严重角膜溃疡,在滴眼时应减少对眼部的刺激,避免挤压眼球,嘱患者勿做屏气动作,如咳嗽或便秘时,防止角膜穿孔。当角膜溃疡进行阶段,单疤病毒角膜炎或真菌性角膜炎,都禁忌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剂和眼膏。
2、饮食方面护理
角膜病患者可以加强营养,多食富有维生素A、C的食品,如肝、胡萝卜、水果、蔬菜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饮食上角膜病患者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类、豆制品、瘦肉、蛋类等高热量、高蛋白食品,以利角膜修复。应戒烟酒,不要吃煎炸、辛辣、肥腻和含糖度高的食品。精神调养于本病十分重要,最忌郁怒,以免加重肝火,不利康复。但也不宜过度言谈嘻笑,以心情舒畅、宁静为度。
3、用眼卫生方面护理
角膜病患者培养讲清洁、爱卫生的习惯,不随意用脏手与脏手帕揉拭眼睛,洗脸用具定期煮沸消毒,尤其是戴角膜镜(隐形眼镜)者。角膜病的恢复期可进行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加强组织修复。
4、一般护理
角膜病患者的生活起居规律,注意加强营养,宜食含有丰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胡萝卜、猪肝等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老年人应进清淡饮食,少吃煎炸性食物。角膜病患者忌烟酒和其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葱等。
角膜病预防
患者应注意充分休息,让眼睛多与新鲜空气接触,以利康复,多听轻松音乐,也利于缓解眼痛与局部刺激症状。
饮食上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类,豆制品,瘦肉,蛋类等高热量,高蛋白食品,以利角膜修复,应戒烟酒,不要吃煎炸,辛辣,肥腻和含糖度高的食品,精神调养于本病十分重要,最忌郁怒,以免加重肝火,不利康复,但也不宜过度言谈嘻笑,以心情舒畅,宁静为度。
为了预防角膜炎,应注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单疱角膜炎患者终身带毒,任何影响免疫波动的因素,都会引发旧病复发,患者应该生活规律,避免熬夜,饮酒,暴饮暴食,感冒发烧,日光暴晒等诱因,才能减少旧病复发的危险,一旦旧病复发,要及时到医院接受医生的诊疗和咨询,不要胡乱用药,以免使病情复杂化,加大疾病的治疗难度
红眼病病因
红眼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可见到,后两种细菌平常可寄生于结膜囊内,不引起结膜炎,但在其他结膜病变及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有时也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的发作。细菌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接接触结膜,在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如幼儿园、学校及家庭中迅速蔓延,导致流行。特别是在春秋二季,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鼻炎盛行,结膜炎致病菌有可能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红眼病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两种。
1、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潜伏期1~3天,病程约1~2周,主要出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晨起时上下睫毛常黏在一起,不合并角膜病及全身症状。
2、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潜伏期约24h内,主要表现为水性的分泌物增多,球结膜下出血,淋巴结肿大,多合并角膜病变,部分患者可有发热、肌痛等类似感冒的全身症状。结膜炎的传染性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大面积迅速流行。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及治疗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病因
1、如青光眼、色素膜炎晚期、角膜营养不良或者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并发虹膜前粘连等造成的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
2、白内障术后玻璃接触角膜、术中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等造成的无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
3、手术本身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或是接触虹膜引起的慢性低度虹膜炎及年龄增长所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等造成的人工日化性大泡性角膜病变。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治疗
1、药物治疗局部点,减轻角膜水肿,延缓大泡发生破裂。
2、亲水性角膜接触镜配戴后可吸收角膜水分,使大泡减少甚至消失。还可隔绝眼睑与角膜大泡的磨擦,并消除由于大泡破裂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3、手术治疗包括:角膜板层移植术或角膜层间嵌置晶体囊膜术,角膜层间灼烙术,穿透角膜移植,烧灼弹性层,Gundersen结膜薄瓣遮盖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