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

  • 拔罐疗法是怎么发展的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之为“角法”,是一种用挖空的兽角(动物犄角)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脓肿后以角来吸拔脓疮、吸除脓血的外治法。早在两千多年前,《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古人用“兽角”做成罐具治疗疾病的记载。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牛角来治疗痈肿,鉴于当时此法盛行,若使用不当易造成事故,故书中特别强调要慎重选择适应症。 在唐代,拔罐工具有了突破性改进,人们掌握了竹筒的制作工艺,采用水煮吸拔的方法,最后发展成现今的水罐、药罐,大大丰富了拔罐疗法的内容。 到了宋金元时代,拔罐疗法的名称由“吸筒法”替

  • 月经不调的拔罐疗法

    气滞血瘀 症状:月经或提前或延后,经量或多或少,颜色紫红,有血块,月经过程不顺利;或伴小腹疼痛,怕按;或有胁肋部、乳房、少腹等胀痛,胸部不舒服。 治法 方法一 选穴膈俞、肝俞、期门、中极、血海。 定位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期门:在胸部,当

  •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拔罐疗法

    (1)中脘、天枢、气海、胃俞、脾俞、足三里、建里,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2)先取背部胸椎8~12夹脊穴、脾俞、胃俞穴,施以走罐,使皮肤发紫充血,再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穴,拔罐5~10 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3)先用闪火法拔罐,于上脘穴留置10分钟,然后用七星针叩刺脊柱两旁出血,并在膈俞、肝俞、胃俞穴拔罐10分钟,可配合三棱针点刺四缝、足三里出血,隔日1次。

  • 拔罐疗法之家庭的拔罐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方法:先用干净毛巾,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着,用门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2)留罐时间:过去留罐时间较长,有从10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这种长时间留罐,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郁血严重,增加吸收困难,因此,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实践证明,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强抗病能力;不留斑痕;防止吸

  • 拔罐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适用于阳虚患者小发作期或缓解期。 取大椎、肺俞、膏肓、定喘、膻中、足三里穴。每次可选1穴到数穴拔罐,每日或隔日拔1次,每次更换部位,10~20日为1疗程。拔罐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好火罐、针、酒精、火柴、棉球等。 (2)根据拔罐部位选择适宜的火罐。面积大肌肉厚的地方宜用大罐;面积小,肌肉薄的地方宜用小罐。 (3)点火方法:拔火法,适宜于火罐横拔。闪火法,适宜于垂直拔罐。 (4)留罐时间,应根据病情、部位、罐的大小来决定。一般大罐留10分钟,小罐留10~15分钟。 (5)起罐时,一手按压罐口边的皮肤,一

  • 荨麻疹的拔罐疗法

    拔火罐疗法 让患者取侧卧位,选用500毫升罐头瓶,用闪火法,在神阙穴拔火罐(越深疗效越好),第一次保留10分钟后起罐,间隔1~2分钟后,再在此双侧曲尺、合谷、足三里、太冲。方法: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针刺,施以补法,曲池、合谷、太冲施以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运针2~3次。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行下一个疗程。所有穴位用同样方法进行,每个患者施术3次,使局部充血越明显疗效越好,由正常肤色变成暗紫色为好。每日1次,连续3天为1个疗程。神阙穴拨火罐治疗荨麻疹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费用经济,方法简

  • 扁桃体炎的拔罐疗法

    肺胃有热 症状 起病急,咽喉灼热疼痛,口干口渴,伴有恶寒高热、头痛、吞咽困难,全身疲倦酸痛,查体可见咽喉充血。 治法 (1)选穴大椎、肺俞、曲池、少商、足三里。 (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少商: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对上述各穴进行轻叩刺,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

  • 甲亢可以拔罐吗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 2.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3.在拔罐过程中,动作要稳、快、轻、准,掌握好火候,罐具大小适中,使罐拔得牢而又不过紧。当罐数目较多时,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 4.走罐时,掌握手法的轻重,宜由上而下走罐,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要涂抹润滑剂,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5.一次拔罐的时间一般为5~20分钟,个别可长达30分钟。急性病可1日拔1次,慢性病可隔日1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闪罐

  • 拔罐疗法的治病原理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负压效应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

  • 拔罐疗法时有哪些病必选腧穴

    拔罐疗法,是属于祖国传统医学外治 方法的一种。因此,它亦是以中医辩证论 治为依据,以经络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少而精地选取相应腧穴。现将必选 腧穴叙述如下:(1) 全身肌病必选腧穴:大椎、身柱。(2) 下半身疾病必选腧穴:命门。(3 )呼吸系统疾病必选腧穴:风门、肺俞、脾俞、中 府、膻中。(4 )循环系统疾病必选腧穴:心俞、厥阴俞、督俞、肝 俞、脾俞、神道、灵台、巨阙。(5) 胃病必选腧穴:膈俞、肝俞、脾俞、胃 俞、中胺、上胺。(6) 肠道病必选穴:脾俞、三焦俞、大肠俞、 天枢、关元。(7) 肝胆疾病

  • 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

    很多人对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并不是很清楚,拔罐在功效上也是有着很多方面,因此对拔罐在选择的时候,也是需要先对它这方面进行认识,使得都是可以知道它可以改善自身什么疾病。 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 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临床上早已从早期的疮疡发展到用来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100多种疾病。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从未用本法治疗过的疾病如白塞病、术后腹胀,以及一些疑难急症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甚至如心脏病、骨折等,使用本法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临床观察,本法对高血压、心绞痛

  •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为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的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中医从这一点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使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实现整体的生命活动。当刺激机体的某个部位或某个部位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相应的全身性反应。中医学的发病认为:疾病正是在治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即脏腑功

  • 头痛的拔罐疗法

    拔罐是治疗女性经期偏头痛的很好的方法的,在中医的古典书籍中有着相当的详尽的记载的,并且使用率是相当的广泛的,效果极好的,在多年的发展中,无论在技术还是在操作手段上都是有着极大的提升的,备受人们信赖。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反复发作的一种头痛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颅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有关,常因体内的一些生化因素和激素变化而引起发作。本病多有家族史,多见于女性,往往在青春期发病,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频度因人而异。 本病归属于中医的“头痛”范畴,主要是在感受风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忧思劳累、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

  • 拔罐治疗湿疹吗 湿疹拔罐疗法

    皮损局部:在严格消毒之后,可行刺血拔罐法。即用亳针得气后拔罐,留针罐20分钟,每日1。 曲池,足三里:分别拔坐罐。 阴陵泉,三阴交:从阴陵泉到三阴交拔气罐推运5分钟左右再坐罐5分钟。 急性期每日治疗1次,慢性期隔日治疗1次。

  • 糖尿病的拔罐疗法

    方法一:治疗糖尿病 (l)拔罐部位:选穴: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 (2)方法:取上穴,采用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10分钟,每日1次。或采用背部前穴走罐,先在肺俞至肾俞段涂抹润滑剂,然后走罐至皮肤潮红或皮肤出现瘀点为止,隔日1次。 方法二:治疗糖尿病拔罐疗法有哪些, (l)取穴:①膀胱经:三焦俞、肾俞。②任脉:石门。③经外奇穴:华信夹脊。④脾经:三阴交。 (2)治疗方法:①留罐法:以上穴位于拔罐后各留罐10-20分钟。②排罐法:于腰椎两旁行密排罐法并留罐。③针罐法:先用毫针针刺上

  • 拔罐疗法可有效治疗便秘

    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排便动力缺乏,或津液枯燥所致。年老体弱,气血双亏,津液不足,肾阳虚衰;或忧愁思虑,情志不畅,日久伤脾,脾运动功能低下;或多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或饮食太少,水分缺乏,食物缺少纤维素;或多次妊娠、过度肥胖、分完后提肛衰弱、缺乏定时大便习惯皆可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致糟粕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而生成便秘。 选穴: 主穴: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 配穴:热结大肠较重者加曲池、合谷;气机郁滞较重加中脘、阳棱泉、太冲;气血虚热较重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关元。 方法: 1、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

  • 带状疱疹的刺血拔罐疗法

    刺血拔罐法是我亲身体验过的治疗带状疱疹简单、安全、有效的疗法,希望能够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拔罐后的注意事项是:多喝水补充失去的体液,如果平素贫血,可能会有头晕的现象出现,那么可以在施行操作前准备阿胶口服液或者是丹参口服液备用,注意这一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1先准备以下医疗器具:真空拔罐器或者是玻璃罐(拔罐器具)、梅花针、洁尔阴洗液(代替酒精做皮肤消毒液:洁尔阴洗液本身具有杀虫止痒的效果,也不会像酒精抹在伤口上有疼痛的感觉,同时挥发比较慢,皮肤不会干燥难受)、棉球。 2先用拔罐器在患处拔罐,留罐至局部皮肤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拔罐疗法

    一、寒湿型 (一)症状 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转侧不利,静卧痛势不减,或伴有下肢肢体麻木重着疼痛,体倦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 (二)治法 (1)选穴:肾俞、腰阳关、阴陵泉、委中。 (2)拔罐方法 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1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起罐后腰部及沿着下肢疼痛部位加温和灸20分钟,以皮肤潮红、人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瘀血型 (一)症状 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 痔疮拔罐能治好吗 痔疮拔罐疗法

    留罐法:患者取俯卧位,在大肠俞穴,委中穴,承山穴,气海俞采用留罐法, 走罐法:在腰骶部行走罐,待出现瘀点后,选择3-5个明显者点刺出血,再在点刺的部位拔罐,拔出瘀血,隔2日1次。

  • 扁桃体发炎牙龈肿痛怎么办 拔罐疗法

    用热毛巾擦拭清洁大椎穴、胃俞穴。 右手持罐,左手将点燃的棉球伸入罐内旋转一圈马上抽出,将火罐扣在大椎穴上,罐留10分钟后取下。 用同样的方法将火罐扣在胃俞穴,罐留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