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
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
半枝莲:别名赶山鞭、瘦黄芩,牙刷草,田基草,水黄芩,狭叶韩信草。 药理作用: 1、该品含有生物碱、黄酮类甙、甾体以及酚类、鞣质等。其所含的半枝莲素,系一种黄酮类化合物(2,5-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抑制作用。日本学者在通过体外实验对800种中药作抗肿瘤活性筛选时发现有88种中药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在 90%以上,其中半枝莲对JTc-26瘤细胞体外抑制率达100%,其对正常细胞的抑制率则仅为50%。 实验还证实,用美蓝试管法,半技莲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轻度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法,对急性
-
白花蛇舌草的临床应用
1.治疗小儿肺炎:用白花蛇舌草注射剂,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 (含4克生药的有效成分),婴儿减半,每日2次,疗程5~7日。治疗112例,痊愈52例,近愈25例,好转17例,无效12例,死亡6例,平均住院7.98天。 2.治疗阑尾炎:取鲜白花蛇舌草50克(干品25克),水煎服,每日2次。小儿酌减。症状较重者可增至2~3两。个别腹胀严重者加用水针或新针治疗,中毒症状较重者兼用补液并禁食。治疗19例均愈,其中急性阑尾炎12例和阑尾脓肿3例,服药8~9天,平均于1.9天和3.3天退热。3.2天和6天症状体征消失。1例
-
白花蛇舌草的治疗偏方
白花蛇舌草可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利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阑尾炎、肝炎、菌痢、毒蛇咬伤、肿瘤。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白花蛇草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实乃“清热解毒”之良药。 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黄疸: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取汁和蜂蜜服。 治急性阑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两,羊蹄草一至二两,两面针根三钱。水煎服。(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治小儿惊热,不
-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是什么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之一:清热解毒 白花蛇舌草是一个看似渺小却又有很大用处的灵草,不仅可以主治恶性肿瘤、肝炎、支气管炎,还可以治疗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喉炎、盆腔炎、扁桃体炎、附件炎的症状;外用还可以治疮疖痈肿和毒蛇咬伤。现代中医临床也有用白蛇舌草来治疗胃癌、肠癌、子宫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症的例子。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之二:利尿消肿 白花蛇舌草还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在对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肺热喘咳,黄疸,咽喉炎,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肿瘤等方面也很有效,。也能治扁桃体炎。还
-
白花蛇舌草的营养价值 白花蛇舌草的营养成分
白花蛇舌草中有效成分有三十一烷、豆甾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对香豆酸等成分。
-
白花蛇舌草的形态特征
叶 叶对生,无柄,膜质,线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 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尖端芒尖。 花 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4数,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梗略粗壮,长2-5毫米,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 毫米的花梗;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
-
白花蛇舌草附方
1、白花蛇舌草治痢疾、尿道炎:白花蛇舌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2、白花蛇舌草治黄疸:白花蛇舌草一至二两。取汁和蜂蜜服。(厦门) 3、白花蛇舌草治急性阑尾炎:白花蛇舌草二至四两,羊蹄草一至二两,两面针根三钱。水煎服。(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4、白花蛇舌草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红糖10克,长期服用有良好效果。 5、白花蛇舌草治小儿惊热,不能入睡:鲜蛇舌癀打汁一汤匙服。(《闽南民间草药》) 6、白花蛇舌草治疮肿热痛:鲜蛇舌癀洗净,捣烂敷之,干即更换。(《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