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蒿
-
白沙蒿的形态特征
头状花序多数,直 径2~3毫米,呈复总状花序排列,有短梗及条形苞叶;总包卵形,长3毫米,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宽膜质,花10余个,外层雌性,能育,内层两性,不育。瘦果微细,无毛,咖啡色,外表附着一层白色胶联结构的多糖物质,占种子重量的20%,遇水极易溶胀,与沙粒连成团,形成自然大粒化种子,便于吸水贮水,易于发芽出苗,条件适宜时,三天即可发芽出苗,种子千粒重0.8~1.0克。
-
白沙蒿的牧草特性
白沙蒿抗风沙,耐旱、耐寒、耐瘠薄性能极强,常与花棒、沙拐枣、沙米等植物混生,或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喜生长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当流动沙丘被固定后。白沙蒿则逐渐衰亡,为黑沙蒿所代替。茎枝被流沙埋没后,仍可生根长出新枝。种子自生能力很强,当被沙埋没后,依靠表皮包裹的多糖物质吸水,形成胶状水泡,吸水量可相当于种子重量的数倍,很快萌发生长。当沙土含水量低于1%时,植株开始枯萎,在沙地地表温度高达60℃以上时
-
白沙蒿的利用技术
饲用白沙蒿作为饲草,主要在冬春季节供放牧利用,其适口性较其他优良牧草为差。在生长季的青绿期,仅驼、羊、牛采食幼嫩枝叶,经晚秋霜杀后,适口性提高,多数家畜均采食,尤为驼、羊喜食;羊采食幼嫩枝叶和种子,驼可采食幼嫩期全株。二龄植株的采食率占全株的2/3,三龄以上的植株,采食率降低为1/2~1/5。天然生活3~5年的植株高为50~100厘米,经人工种植3~5年的株高可增至80~140厘米,地上部分总产量
-
哪些人不宜食用白沙蒿
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由于身体出现过疾病所以更加注重健康,对饮食的要求也变得更加的高会更加的注重细节,其中白沙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白沙蒿.副作用无副作用,可以放心吃,但是要控制量,适量即可。禁忌人群气郁、湿热、痰湿、阴虚、瘀血体质者慎食,有消化系统患者禁服白沙蒿.通过对哪些人不适合吃白沙蒿了解以后,我们知道食物虽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但是它也
-
白沙蒿的形态
头状花序多数,直径2~3毫米,呈复总状花序排列,有短梗及条形苞叶;总包卵形,长3毫米,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宽膜质,花10余个,外层雌性,能育,内层两性,不育。瘦果微细,无毛,咖啡色,外表附着一层白色胶联结构的多糖物质,占种子重量的20%,遇水极易溶胀,与沙粒连成团,形成自然大粒化种子,便于吸水贮水,易于发芽出苗,条件适宜时,三天即可发芽出苗,种子千粒重0.8~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