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 病毒性脑膜炎诊断要点

    病毒性脑膜炎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在仲夏及早秋可呈局部小流行。尽管该病由多种特异性病毒引起,但其临床表现大多相同。少数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思睡或轻度意识障碍,但并不严重,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患者会感觉有明显头痛、呕吐、发热以及脑膜刺激症。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十项标准1、鉴别诊断,须与细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鉴别。2、好发季节。肠道病毒感染主要在仲夏及早秋,8~9月份达高峰。单纯疱疹脑膜炎呈散发。腮腺炎

  • 病毒性脑膜炎怎么治疗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供给,对营养状况不良者给予静脉营养剂或白蛋白。2、控制脑水肿和颅压内高压。3、控制惊厥发作及严重精神行为异常。4、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每次5—10mg/kg,每8小时1次,或其衍生物丙氧鸟苷,每5mg/kg,每12小时1次。两种药物均需连用10—14天,静脉滴注给药,主要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其他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 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区别

    病毒性脑膜炎: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或有皮疹。年长儿眼球后痛、颈、背、下肢痛及痛觉异常;婴儿则为哭闹、烦躁,但意识清楚,无抽搐或颈强直。病毒性脑炎:不同病因引起的脑炎表现不同,可见以下几种类型:a、病初症状轻,迅速陷入昏迷继而死亡;b、病初即高热,频繁抽搐,异常动作或幻觉,其间有短暂清醒期;c、病初轻微发热、头痛、轻度鼻咽炎、腹痛、恶心、呕吐等,继而体温逐渐上升后,精神萎靡,反应迟钝 [

  • 病毒性脑膜炎概述

    病因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大部分病毒在下消化道发生最初的感染,肠道细胞上有与肠道病毒结合的特殊受体,病毒经肠道人血,产生病毒血症,再经脉络丛进入脑脊液侵犯脑膜,引发脑膜炎症改变。临床表现:1.本病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在热带和亚热;特地区可终年发病。儿童多见,成人也可罹患。多为急性起病,出现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畏光、肌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和

  • 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

    由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相似,婴幼儿,儿童及成人均可患病,起病急性或亚急性,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痛,全身无力,较快出现颈部强直及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Kernig征阳性,重者可出现昏睡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唇周疱疹应考虑是否为疱疹性病毒所致,腮腺肿大者当应考虑有腮腺炎病毒感染的可能。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取决于病变主要是在脑膜或脑实质,一般说来,病毒

  • 易于病毒性脑膜炎混淆的疾病

    1、脑型疟疾: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多有不规则畏寒、发热和出汗,脑脊液无显着变化,肝脾多肿大,血涂片可查见疟原虫。2、中毒性痢疾:发病更急,一开始即有高热,抽搐发生较早,有些患者有脓血大便,如无大便,可用生理盐水灌肠后,留粪便标本镜检,可发现脓细胞。3、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多有接触腮腺炎患者的病史,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注意检查腮腺是否肿胀。临床上有先发生脑膜炎后出现腮腺肿大的,如腮腺肿胀不明

  • 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

    1.病初有发热及各种原发病(如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以及腮腺炎、疱疹、麻疹、水痘等)症状。2.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有明显头痛、呕吐、发热以及脑膜刺激征。3.多无明显的脑实质局灶损害体征。4.脑脊液在绝大数患者呈无色透明,细胞计数自数十至数百,少数可逾千。除早期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外,余均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在少数患者可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多正常,免疫球蛋白多有异常。5.可有原发病的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 病毒性脑膜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1、进食含胆碱的食物:脑中含有大量乙酰胆碱,脑部疾病患者乙酰胆碱的含量会减少,鱼、瘦肉、鸡蛋,特别是蛋黄等都含有丰富的胆碱,适当补充有利于脑组织恢复。2、卵磷脂:卵磷脂能增强脑部活力,蛋黄、豆制品等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适量进食。3、含镁食品:镁能使核糖核酸进入脑内,坚果类、核桃、葵花子、芝麻、桂圆等都是较好的补脑食品。4、多食碱性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油菜、芹菜、莲藕、卷心菜、萝卜、土

  • 请问病毒性脑膜炎有什么症状

    很多时候病毒性脑膜炎是急性起病,最开始出现的症状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肠胃功能紊乱这两种症状,接下来就会有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如果严重的话就是出现昏迷的症状。当出现了以上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要想一想是不是患了病毒性脑膜炎。导致病毒性脑膜炎的原因好几种,不同的病毒感染上的病毒性脑膜炎,它们的症状也会有所差异。如果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的话,常出现的症状就是发热,同时还会出现皮疹。另外不同的年龄层出现的差

  • 病毒性脑膜炎的预防和护理

    一、预防预防:平时多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一旦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防止其恶化。按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灭蚊、防蚊、预防接种乙型脑炎疫苗。二、护理1、调摄注意休息,劳则伤气,气虚则加重病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2、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对高热者应作物理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卧床不起者,应注意及时吸痰、排痰、翻身,防止

  • 病毒性脑膜炎检查

    1.周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2.脑脊液检查 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6/L。发病后48h内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轻度增加,糖正常,氯化物偶可降低。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3.病毒学检查 部分患儿脑脊液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I一

  • 病毒性脑膜炎检查

    1、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上升,常有异型淋巴细胞。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加,可达(10~1000)×10/L,早期以多形核细胞为主,8~48小时后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蛋白略升高,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3、病毒学检查一部分患者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

  • 病毒性脑膜炎症状是什么

    病毒性脑膜炎通常是急性起病,有剧烈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Kernig征阳性,并有全身不适、咽痛、畏光、眩晕、精神委靡、感觉异常、肌痛、腹痛及寒战等。另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咽峡炎、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果是肠道病毒感染,还会出现皮疹,大多与发热同时出现,持续4~10天。柯萨奇A5、9、16病毒和ECHO4、6、9、16、30病毒感染,皮肤典型损害为斑丘疹,皮疹可局限于面部、躯干或

  • 病毒性脑膜炎可以通过什么来诊断

    1.好发年龄: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以男性儿童多见。2.好发季节:肠道病毒感染主要在仲夏及早秋,8~9月份达高峰。单纯疱疹脑膜炎呈散发。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可呈局部小流行。3.尽管本病由多种特异性病毒引起,但其临床表现大多相同。主要为急性起病的高热(可达39~40oC),剧烈头痛,颈背疼痛,疲乏及颈项僵硬等。4.少部分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思睡或轻度意识障碍,但并不严重,并不影响

  • 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原则:1. 抗病毒治疗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物,但以下药物可以使用,碘苷(疱疹净)、利巴韦林(病毒唑)、丙种球蛋白,其他如转移因子、干扰素等可以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均可应用。2. 对症处理及治疗(1) 退热、止痉:高热可以引起抽搐,用物理降温或中药、西药退热,苯巴比妥或地西泮可预防或控制抽搐。(2) 减轻脑水肿:20%甘露醇静脉滴注,亦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3. 抗感染治疗(1)

  • 病毒性脑膜炎后遗症有哪些

    1、脑膜炎的病症如果治疗的不及时或者是治疗的不彻底,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智力减退,还有一部分会有失明的情况,这间接性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所以一定要积极的预防。让孩子每天都锻炼身体,增强孩子身体的免疫能力,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的。2、因为病毒性的脑膜炎和感冒的症状很相似的,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略耽误治疗的,从而造成死亡的人数也是不少的,如果治疗的及时,一个月左右应该就能治疗好的,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的

  •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会传染给别人吗

    1病毒性脑膜炎可发生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早在2010年加拿大就发出过病毒性脑膜炎的紧急通告,病毒性脑膜炎会导致发烧、干咳、头痛、全身痛、脖子僵硬还有可能会引起10天左右的全身出诊现象。2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毒常见的有:echo病毒4、6和9型,柯萨奇A、B组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淋巴细胞脉络脑膜炎病毒等等,有些肠道病毒也很有可能会引起病毒性脑膜炎。3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可以通过呼吸道来传染给别人,但是

  • 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通常急性起病,有剧烈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Kernig征阳性,并有全身不适、咽痛、畏光、眩晕、精神委靡、感觉异常、肌痛、腹痛及寒战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咽峡炎、视力模糊等症状。肠道病毒感染可出现皮疹,大多与发热同时出现,持续4~10天。柯萨奇A5、9、16病毒和ECHO4、6、9、16、30病毒感染,皮肤典型损害为斑丘疹,皮疹可局限于面部、躯干或涉及四肢,包括手掌和足底部。柯萨

  • 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随着病毒学研究特别是组织细胞培养,血及脑脊液感染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已明确,本病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少数为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及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等病毒偶可导致本症。肠道病毒(enterovirus)是一

  • 病毒性脑膜炎的检查

    1.周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2.脑脊液检查 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6/L,发病后48h内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轻度增加,糖正常,氯化物偶可降低,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3.病毒学检查 部分患儿脑脊液病毒培养及特异性抗体测试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4.影像学检查 脑部CT或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