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蟹

稻田蟹

  • 稻田蟹的简介

    稻田蟹是淡水中生长,河水中繁殖蟹类。在生殖洄游前均为幼蟹,因其壳色偏黄,俗称“黄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发育,肝脏的重量远远大于生殖腺重量。当它在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就发育为“绿蟹”,壳色墨绿,性腺发育丰满,雄蟹螯足绒毛绸密,步足刚毛粗长,雌蟹腹部完全覆盖头胸甲腹面,腹部边缘的刚毛长而密。 稻田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

  • 稻田蟹的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

  • 稻田蟹的营养价值

    稻田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研究发现,稻田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稻田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一般认为,药用以淡水蟹为好,海水蟹只可供食用。中医认为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稻田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清热、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此外,稻田蟹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脂及各种癌症有较

  • 稻田蟹与湖蟹的区别

    十一黄金周已过去五天了,刚才从网上看到一则‘稻田蟹变大闸蟹’的帖子,还有很多网友的评认,其中有位朋友说刚刚从阳澄湖吃蟹回来,他花了140元吃了一对大的,认为吃大的就是正宗的阳澄湖的大闸蟹。 阳澄湖分为东湖,中湖和西湖,其中东湖和中湖产的螃蟹质量最好,这跟它们的水的深浅,湖底的地质及茂盛的水草大有关系,西湖因为苏州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前几年已经规定不许养殖了。 组成阳澄湖大闸蟹的;一是阳澄湖水面养殖的,二是各种池塘养殖的。水里养殖的一般从苗种开始喂养新鲜的打碎的小杂鱼,等大了一点再加螺丝,玉米,小麦等,整个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