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
-
碘缺乏的西医治疗方法
治疗碘缺乏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补充碘剂。碘剂主要用于缺碘所引起的弥漫型重度甲状腺肿大且病程短者,服用复方碘溶液每日1-2滴(约含碘3.5mg) 或碘化钾(钠)每日10-15mg,连服2周,2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停药3个月,反复治疗1年。长期大量服用碘剂应注意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生。 平时补碘,把碘混合在盐中不会改变盐原有的颜色、味道,碘盐与非碘盐没有任何外观上的区别,这种补碘办法易于推广,也容易长期坚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碘盐不仅是我们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防治碘缺乏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用食盐加碘的方
-
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地方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 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为此,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年5月15日为第1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2009年5月15日第16届全国碘
-
哪些原因会导致碘缺乏
碘缺乏病形成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第四纪冰川期溶解的冰层将地球表层的碘冲刷到海洋,这可能是大部分地甲病流行区缺碘的原因。此外,土壤中碘含量和当地岩石与土壤的性质有关。地甲病区常见于以石灰石、白垩土、砂土、灰化土及泥炭土为土壤主要成分的地带(因含碘少,空隙大,碘易随水流失),在岩浆地带或以黑土、红色土及含大量胶体颗粒和有机物的粟色土壤为主要成分的地带少见,泥炭土中含碘虽多,但碘和土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植物不能吸收,因而这些地带也流行地甲病。 膳食因素 (1)人体碘的供给有近60%来自植物性食品,如土壤
-
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地方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为此,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年5月15日为第1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2009年5月15日第16届全国碘缺
-
碘缺乏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碘缺乏多容易发生在偏远的内陆地区,碘缺乏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碘缺乏容易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等混淆。提醒大家要注意区分,仔细鉴别。1.脑损伤 排除分娩损伤、脑炎、脑膜炎及药物中毒等。生活在自然环境缺碘区,表现出各种碘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再加上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分娩损伤、脑炎、脑膜炎及药物中毒等病史,即可诊断为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其他病因 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其他病因,如:1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病人常常有家族史,甲状腺肿
-
碘缺乏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脑损伤 排除分娩损伤、脑炎、脑膜炎及药物中毒等。生活在自然环境缺碘区,表现出各种碘摄入不足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再加上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分娩损伤、脑炎、脑膜炎及药物中毒等病史,即可诊断为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其他病因 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其他病因,如: (1)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病人常常有家族史,甲状腺肿大为弥漫性、软、很少发展为结节性。碘有机化障碍可用高氯酸钾排泌试验诊断,正常值2h排泌10%。 (2) 激素抵抗: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syndr
-
碘缺乏原因
1、环境因素 宝宝碘缺乏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的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2、水源因素 部分地区水中碘的含量较低,与碘缺乏病的发病率有关。在我国的西安、宝鸡、石泉及蓝田等地区,饮水中的碘含量较低,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也较高。 3、孕妇怀孕
-
豆腐吃多了会怎么样 导致碘缺乏
豆腐中含有一种皂角甙成分,会加速体内碘的排泄。豆腐吃多了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
怎样治疗碘缺乏
碘缺乏的治疗: ①口服小剂量碘化物,简便而有效,尤其对较早期患者。口服碘化钾片含碘1mg,每2—3日服一片,直至甲状腺肿消退,或口服1%碘化钾溶液,每日6滴,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或口服复方碘溶液lugol液。每日1—2 滴,连服2—3周为一疗程,休息4—6周后再服,可持续半年。 ②口服甲状腺制剂能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分泌TSH,因而使甲状腺缩小。口服于甲状腺片,每日60—180mg由小剂量而逐渐增加剂量,如出现心慌、心动过速、多汗、烦躁等为过量所致甲亢症状,应即减量或暂停,连服20—30d为一疗程,休息20—
-
过量吃豆腐易造成碘缺乏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过多吃豆腐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比较明显的有过多吃豆腐引起消化不良、会促使动脉硬化形成、还会导致碘缺乏,促使痛风发作等。 美国医学专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
-
碘缺乏的饮食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碘的摄入不足,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聋、哑、瘫痪等疾病。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缺碘引起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受到碘缺乏病的威胁。 为尽快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危害,摸清现阶段小学生中碘缺乏病病情,主要是一些群众购买食盐时图便宜,购买的盐是未加碘的私盐、散装盐所致。此外,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市内各区,也发现患病儿童,其原因是家长不懂得正确的烹调方法,将食盐直接放入油锅内爆炒,造成碘挥发,致使儿童碘摄入不足。 食用
-
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碘缺乏病的危害主要是对机体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大脑的发育所造成的损害。缺碘对人体的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与缺碘的严重程度、缺碘发生的时期、个体对缺碘的反应性三方面因素有关。缺碘的严重程度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不同。人体碘元素主要来自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与人类食物有关的动物、植物所含的碘是从它们所生长和生活的土壤和水中直接获得的。如果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土壤和水缺碘,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就会造成人体缺碘。水中碘含量的多少,能基本反映出土壤中的碘水平。科学家们通过调查发现:一个地区居民的饮用水中碘含量应该在10微克
-
碘缺乏危害的主要表现
碘缺乏病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一地区的水、土、粮食和蔬菜中缺碘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成。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碘缺乏危害的主要表现: 严重碘缺乏会得“大脖子病”。在医学上叫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可引起吞咽困难、气促、声音嘶哑、精神不振。也可演变为甲状腺肿瘤,病人十分痛苦。甚至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孕妇缺碘不仅操作自身健康,而且容易造成死胎,自然流产和早产。缺碘的胎儿特别容易
-
碘缺乏有哪些表现
所有的碘缺乏都会引起甲状腺相关症状。 甲状腺肿—如果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增大(甚至发展成甲状腺肿),以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供机体应用。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碘缺乏是引起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甲状腺肿的结节会逐渐增大。巨大甲状腺肿的患者会出现气道受压,特别是平卧位后会出现吞咽和呼吸困难。 甲状腺功能减退—当机体的碘水平降低时,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在中国、尤其是西北地区碘缺乏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常见原因。 与孕妇相关的问题—碘缺乏对怀孕的妇女和哺乳期的妇女危害极大,严重缺碘
-
哪些原因会导致碘缺乏
碘元素对人体的正常运转非常的重要,缺少碘元素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而专家也经常建议我们适当健康的去补碘,比如吃海产品。那么大家可能不知道引起碘缺乏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我们就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吧。 碘缺乏病形成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第四纪冰川期溶解的冰层将地球表层的碘冲刷到海洋,这可能是大部分地甲病流行区缺碘的原因。此外,土壤中碘含量和当地岩石与土壤的性质有关。地甲病区常见于以石灰石、白垩土、砂土、灰化土及泥炭土为土壤主要成分的地带因含碘少,空隙大,碘易随水流失,在岩浆地带或以黑土、红色土及含大量胶体
-
孕妇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碘缺乏
孕妈妈为何更容易缺碘? 碘缺乏,是因环境缺碘造成的地球生物化学性疾病,目前在世界上分布之广泛、侵犯人群之多、危害之严重,远远超过其他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的疾病。 自然环境中的碘含量低 早在8000万至180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冰雪融化,将陆地土壤中的碘几乎全部带入海洋,使陆地陷入缺碘的状态,所以,碘缺乏危害是由于环境缺碘所造成的地球生物化学性疾病。 孕妇碘摄入量不足流失更多 (1)食盐中所含的钠离子能增加肾小球对水的重吸收而使体内水潴留,这是引起怀孕期水肿和妊高征的主要原因,也是限制孕妇盐摄入的主要
-
碘缺乏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的损伤。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缺碘,会造成种种不同的危害。 胎儿期,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严重碘缺乏可造成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严重后果就是克汀病(傻子、呆小病); 儿童期和青春期,会出现甲状腺肿(粗脖子)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朱儒)。 成人期,出现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肿俗称“大脖子”严重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影响呼吸和吞咽。
-
碘缺乏所致智力损害有什么特点
碘缺乏的智力损害有不同于其它疾病智力损害的三个特点。 第一,具有隐蔽性。受害的人群和个体没有任何感觉,智力损害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对民族的繁荣和社会发展是极大的潜在隐患。 第二,轻度碘缺乏已足以损害智力。碘缺乏不管严重程度如何都会损害智力,只是智力受损的程度不同而已。 第三,具有广泛性。碘缺乏危害的地区和人群非常广泛和众多。经防治专业人员调查,在碘缺乏地区儿童有智力损害的比例占5—15%,聪明的孩子离不开碘,碘是智力元素。
-
柿子的功效 预防碘缺乏
经常食用柿子可还是能够有效预防碘缺乏的。柿子中含有的丰富的碘是其他事物没办法与之媲美的,经常食用柿子也能有效防治由于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等等病症。
-
碘缺乏的原因
碘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种元素,特别是食用盐的包装上,我们常可以看到加碘的字眼。这就表明碘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一些因素影响,也会出现因碘的摄入不足而引发碘缺乏的疾病。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脖子病”。那么,在我们周围,有哪些致病因素的存在是人们患上了碘缺乏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详述。 一、环境因素 其流行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