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
-
端午节吃什么蛋好
1、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2、盐蛋 据说,在煮粽子的锅里同时煮些鸡蛋、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再吃蘸盐的蛋“压顶”,这样就能一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可以整个夏天不头痛。 3、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
-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出行的注意事项
端午如果有出行准备的话,一定要先了解目的地放天气和环境状况,要做好防暑、降温、下雨等准备。 端午期间路上车流量较多,在出行期间一定要准守交通规则,且出行前要对车辆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以免在途中发生什么故障。 不同的地方庆祝节日的方式和习俗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去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习俗,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
端午节含有什么意思 其他含义
1,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2,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
端午包粽子有什么寓意 端午节挂艾草的寓意
端午节人们将艾草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代表招福。同时艾草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在中医针灸的灸法中也作为主要成分存在,且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视为驱邪祛病,身体健康。
-
艾叶怎么用效果最好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
-
端午节含有什么意思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
端午节的由来 挂艾叶菖蒲
挂艾叶、菖蒲是端午节重要的风俗之一,这两种绿叶植物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够对周围小范围的蚊虫有所去除,还能清新空气,这个风俗有一定的防蚊虫作用,也有卫生节之称。
-
端午节为什么吃绿豆糕 端午节什么时候吃绿豆糕
随时随地、想吃就吃。 绿豆糕从来就不是主食,一直都是作为点心端上餐桌的,端午节吃绿豆糕一般都是当做下午茶或者聊天间隙品尝的小食食用,也当做待客的摆设,小巧精致,想吃的时候拿一块吃即可。
-
端午节的粽子怎么做 西安蜂蜜粽
西安宁静悠远,自然物产丰盛,秦岭山脉中盛产蜂蜜,端午节的时候,西安人会煮一些白粽,等粽子放凉之后切割成小片,放在碗碟里面,淋上一些秦岭蜂蜜或者自制的桂花糖浆,吃一口,稻米的清香和蜂蜜的甜蜜交织在一起,清新软糯。
-
端午节为什么佩香囊
预防疾病 端午节使用的香囊并不是香精,而是实实在在的中草药,传统香囊中会有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成分,这些中药材都具有消炎杀菌的养生功效,端午节气温高,细菌繁殖快,配个香囊可以预防疾病。
-
端午节吃粽子会长胖吗
粽子多是糯米做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属于增胖性食物,减肥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 当然如果只是端午节的时候吃1-2个,也不是天天吃粽子是不会长胖的,所以没必要过分的担忧。
-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吃粽子
粽子是由糯米为原材料,中间加入馅料再用箬叶(或柊叶)包裹而成的食物,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
端午节后吃苋菜强身解毒
在端午前后的餐桌上,人们常会见到一种艳如胭脂的蔬菜,它便是苋菜。农历五月,俗称“恶月”,民间又称“毒月”,用现代观点来解释,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极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安度暑日,民间便在此时食用苋菜,以此强身健体、祛毒辟秽、防病除疾,即所谓“扶正祛邪” 扶正强身: 苋菜堪称一流。苋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所含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钙、磷、铁含量也很高,其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为3倍,属鲜蔬菜中之最。维生素C含量更为突
-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吃什么
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的印子盖在饼上,内有五种不同颜色的饼。把“五毒”吃掉,使它们不能毒人,防止小人捣鬼。 打糕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庆祝端午节时会吃的食物,此时,人们欢聚在一堂,吃起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而且还增加了节日欢聚的气氛。 在福建的晋江地区有端午节吃煎堆的习俗,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红薯粉和其他配料一起调制而成的综合物,这个饮食习惯,自古时就有了,有很深远的饮食渊源。 咸鸭蛋是端午节必吃的一道食物,每年端午的时候,餐桌上总有一道咸鸭蛋,蛋壳发青,但是内部的蛋黄金光闪闪、咸香四溢
-
端午节去哪里玩
端午的假期里可以选择能感受端午节气氛的地方旅行,各地都会有不同的形式纪念端午节。可以选择到汩罗、嘉兴、黄山、婺源、青岛、桂林、凤凰等国内景点,如果想去国外旅行,但不想去人太多的地方,端午节可以考虑前往吉普岛、新加坡、巴厘岛等感受当地气氛。 端午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粽子节、端阳节、五月节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物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 什么节不能说快乐要说安康
一般用于祭祀或者比较悲壮的节日都会选择说安康,而不是快乐,例如:中元节等。 从民俗意义上来说,除了中元节,其他不少节日也不宜互道快乐,如有祭祀传统的清明节、重阳节等。此外,端午节也不宜说节日快乐,一般说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