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
-
如何正确的护理儿童孤独症
1·孤独症患儿没有言语用来表达他的要求,有时用尖叫和发脾气来表达,为防止这种情况,不要在患儿尖叫或发脾气时满足他的要求。与孤独症患儿谈话时尽量使用简单明确的言语。语言障碍将影响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要尽力去训练,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呼吸训练,在行为中加人由口吐气的动作,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发声训练,在训练中要反复示范及时给予正性强化,如赞扬,给糖果等。 2·口型和发音训练,让患儿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可先从让他模仿一些身体大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口型发音的模仿,对患儿来经特别训练之前的偶然发音要立即给予
-
儿童孤独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过去认为是由于脑部发育障碍及后天教育方式不当所致。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亦与过量食用“酸性食物”密切相关。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过量食用酸性食品的儿童,会渐进性地出现易感冒、哭闹不安和免疫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影响大脑发育和功能。因此,要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等碱性食物。孤独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是针对其行为缺陷进行训练,教会患儿与人交往。若患儿伴发多动、兴奋、抑郁等症状时可适当使用精神药物。
-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检查方法
1、CT和MRIMRI检查结果表明部分孤独症患儿的脑干总面积和脑桥总面积比一般相同年龄的儿童对照组小,小脑VI,VII蚓叶的正中矢状面面积比正常对照组小19%。提示小脑发育不良,与某些孤独症的发生存在可能。 2、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可以检测脑血流情况。孤独症患儿SPECT检测发现,大脑血流灌注异常,阳性率达75%。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小脑和皮质下多处结构,集中在皮质的额,颞叶(颞叶【译】: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沟和颞下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以左
-
儿童孤独症怎么办
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某些症状。行为治疗重点应放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和语言发育上,尽量减少那些干扰儿童功能和与学习不协调的病态行为。此外还有教育治疗、中医点穴治疗。 一、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某些症状。使用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中枢神经兴奋剂、抗组织胺类药、杭抑郁制剂、理盐和维生素等,疗效均无定论。 二、行为治疗 治疗重点应放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和语言发育上,尽量减少那些干扰儿童功能和与学习不协调的病态行为,如刻板、自伤、
-
儿童孤独症与汞代谢紊乱相关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婴儿期的发汞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儿童。研究人员推测孤独症儿童可能存在汞代谢紊乱,不能正常吸收汞或排泄汞,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holmes等为了证实孤独症儿童与高水平汞暴露相关,从94例孤独症儿童和45名对照儿童的父母那里收集了这些儿童出生后第一次理发时的头发,并进行了发汞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的平均发汞水平为0.4ppm,远远低于对照组(3.36ppm);而且,孤独症症状越重,发汞水平越低,轻、中、重度孤独症分别为0.79ppm、0.46ppm和0.21ppm。 研究人员
-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1.孤独离群,对周围的环境与人没有依赖性,不会与人和建立正常的联系。 2.缺乏社会交往技巧,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喜欢一个人在外面发呆或独自玩耍。 3.语言障碍突出。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不怎么说话,严重时甚至没有言语。就算能正常发声的患儿,也无法完整表达一个句子,不能进行情景交流。 4.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患有自闭症的人对电视剧、动画片、电影等表现出毫无兴趣,通常喜欢单调地摆放积木等游戏。行为刻板重复,比如是每天要按照一样的路线上学回家,一旦出现变化就会闹情绪。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都会出现
-
儿童孤独症的偏方
中药疗法:口服加味温胆汤治疗:橘红5g,制半夏6g,茯苓6g,甘草2g,竹茹1g,枳实4g,党参6g,石菖蒲5g,益智仁5g,生姜2片.每天1剂,水煎服,每口服2次,并随症加减. 针灸治疗:1.选用四神聪、神庭、本神、头维、情感区等穴位,一周针刺3次,每针刺10次休息15天,共针30天为一疗程,针刺后给予电刺激30分钟. 2.针刺组取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头智针、舌三针、手三针、手智针、足三针、足智针、风池、哑门,针刺1次/d,30 min/次,10 min行针1次,每周休息2 d,4周为1个疗程,共治
-
儿童孤独症食疗鱼香豆腐
健康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关爱健康是生命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食谱原料: 北豆腐一块,鱼汁,豆瓣酱,大蒜,糖,醋,酱油,姜,盐,油。 制作方法: 1、豆腐切成小块(小一些比较入味),入油锅煎至表面金黄。蒜、姜切末。 2、调一小碗鱼香汁:酱油1勺、醋2勺、白糖1勺调匀。 3、锅烧热后倒入油,先放入姜蒜末炒香。 4、倒入豆瓣酱,炒出香味后,倒入2勺水或高汤。 5、倒入豆腐块,炒匀。 6、再倒入事先调好的鱼香汁, 大火煮至收汁即可。
-
儿童孤独症的行为治疗
(一) 传统的方法 传统的行为治疗控制环境以增加、减少或保持所研究的目的行为。这种方法被称为“ABC方案”。治疗中控制行为的条件或结果或者两者,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过量的行为或增加行为能力。下面列出了一些最常用的行为治疗的方法。 正性强化:这是强化某种行为时最常使用和最简单的方法。目标行为后伴随有一个愉快的事件,就可以提高这种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最关键的因素是发现哪些因素是孤独症患者真正感兴趣的。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觉得有趣和奖励性的事情就是对孤独症患者多感兴趣的。例如对常人而言,拥抱或接吻是愉快的,
-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信号
五个月信号 半岁左右的宝宝可能就开始反映出某些孤独症的先兆了,而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会说话表达,就容易造成某些信号被父母忽略,例如父母用食物或玩具逗引宝宝时,宝宝却总是“目中无人”,不愿与父母对视,在母亲拥抱之下不感快慰。 一岁信号 宝宝一岁大的时候,有一些典型信号父母可以参考。如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眼睛无法跟父母对视;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婴儿无法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无法识别父母的手势,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甚至仍不认识父母;对周围的人及物不感兴趣,对母亲也不亲。另一方面,一些不典型的信号父母
-
儿童孤独症的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不能阐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 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但具体的遗传方式还不明了。 2、围产期因素 围产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 3、免疫系统异常 发现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 4、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 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单胺系统,如5-羟色胺(5-HT)和儿茶酚胺发
-
三种引发儿童孤独症的因素
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孩子为什么会得孤独症呢?儿童孤独症的三大成因,儿童孤独症是由那些原因引起的呢?下面介绍了三种引发儿童孤独症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详细介绍: 1、社会发展环境和信息污染 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孤独症位居前列,信息污染是有关专家认定的使目前孤独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而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也是孤独症的一大诱因。 一些家长平日里忙于应酬、
-
儿童孤独症的防治饮食疗法
(一)应控制的食物 有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饿谷蛋白和酪蛋白对儿童的大脑具有麻醉的作用,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情绪、感知觉等多种生理和心理机能,影响儿童大脑中与语言和听觉统合有关的颞叶,并且减少血液里含有的糖分,从而造成大脑反应缓慢。饮食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严格控制儿童食用某些食品以达到缓解儿童症状的目的。以下是应该严格控制的孤独症儿童所进食的食物。 首先,谷类的食物。并不是所有的谷类食物都在孤独症儿童禁食之列,孤独症儿童禁食的谷类食物主要是大麦、黑麦和燕麦等制成的食物,但是不包括大米和
-
儿童孤独症症状 四大症状警惕儿童孤独症
(1)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话比较少,会说会用的词汇也是有限的,并且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说话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2)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示期待被抱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
-
儿童孤独症是什么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该症患病率3~4/万。但近年报道有增高的趋势,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的数据,美国孤独症患病率在1‰~2‰。国内未见孤独症的全国流调数据,仅部分地区作了相关报道,如2010年报道,广东孤独症患病率为0.67%,深圳地区高达1.32%。
-
儿童孤独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由专业人员对患儿进行评估时使用,该量表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每0.5分为一级的七级评分,1分为正常,4分为最严重,累计计算总分CARS总分≤29.5分为正常;CARS总分为30-36.5为轻-中度孤独症;CARS总分≥37分为重度孤独症; 2. 脑电图或脑地形图 脑电图检查异常率在10%-83%,由于一般脑电图的解释标准和选取的样本不同,故存在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导联越多,异常率越高。脑电图异常者一般为智商较低者,智商受损越明显的孤独症,出现脑电图异常和癫痫的
-
儿童孤独症的正确调解方法
1.治疗目的 (1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动作等。 (2)在治疗的时候要促进患儿正常行为的发育,训练相应年龄阶段的行为。 (3)帮助家庭学会如何教育和训练孤独患儿。 2.药物治疗 (1)氟哌啶醇。可以减少行为症状,如烦躁不安、活动过度、刻板动作等,对改善孤独和学习能力效果较好。通常应用1~2mg/d。 (2)芬氟拉明。可减轻多动及刻板动作,但婴幼儿应慎用。 (3)Naltrexone、可增加语言,减少孤独、刻板动作。应用剂量为0.5~2mg/(kg/d)。 (4)可应用一些促进脑组织代谢的药
-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
1、遗传 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但具体的遗传方式还不明了。 2、围产期因素 围产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 3、免疫系统异常 发现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 4、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 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单胺系统,如5-羟色胺(5-HT)和儿茶酚胺发育不成熟,松果体-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导致5-HT、内啡肽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
-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1,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患儿在婴儿期就可能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的对视,缺乏面部表情。对人态度冷淡,对别人的呼唤不理不睬;要走到某一目标时不顾及路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当自己想要某一物品或食品则会拉着父母的手前往放物品的地方,一旦拿到后则不再理人。 2,语言发育障碍一部分孤独症患儿从来不说话,默默不语;一部分患儿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而且所讲内容比别人少。 3,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要求环境固定不变、拒绝变化;坚持每次都以同一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要一种类型的玩具,看固定时间的电视节目。 4,独特的兴趣对象对一般儿童不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