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
-
慢性支气管炎可能诱发肺源性心脏病
58岁的老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去年十月份因为腔梗住院治疗,检查出有心律失常,临近春节,老马本来就反复发作咳嗽愈加严重,痰量增多,呈黄色,上楼梯或快步走路时,感觉气短,甚至在休息时也可出现心悸气短,没多久就因为呼吸衰竭再次住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老马的慢性支气管炎已经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使肺循环阻力急剧增加,使右心室负荷加重,最后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其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硅肺
-
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此期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下肢轻微水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肥厚、扩大。部分病例因肺气肿使胸膜腔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又因膈下降,使肝上界及下缘明显地下移。 2.肺、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