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掌
-
佛手掌的养殖方法
繁殖:可采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的方式,扦插适用于家庭繁殖,一般在9~10月,以干净的湿沙作基质,然后把切口收干的枝条插到沙床,温度保持在约20℃,30天后就会出根,等到根长2~3cm,就可以上盆了。分株是在春季换盆时,分割老株丛,然后上盆。 土壤:佛手掌不苛求土质,但是不能在板结或积水的土中生长,建议选用富含养分、排水顺畅的沙土。 温度:喜欢温暖的环境,不耐寒,最佳室温在18~22℃,在30℃以上会减缓生长甚至停长,冬季温度不要低于10℃,以利于越冬,盆干的情况下-3℃可存活。 光照:喜光,阳光足够的条件下
-
佛手掌的养殖注意事项
1、盆栽宜用园土7份、沙土3份混匀配制的培养土。 2、春、秋季节放在室外阳台上培养。夏季植株呈半休眠状态,此时宜移至北面阳台和窗台上。 3、春、秋季两季可各施2~3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或复合化肥。施液肥时要避免淋洒在叶面上,浇水不宜过多,以保持盆土稍湿润为好。如果肥、水太多,不仅生长季节导致植株徒长,出现畸形,冬季更易造成烂根。 4、越冬期间室温不能低于10度。 5、每隔1~2年换一次盆,但盆不宜过大,最好栽培2年以上的植株进行分株,使植株得到更新,这样有利促使新抽生的叶片肥厚青翠。如多年不分株,则植株生长
-
佛手掌在家居中的作用
佛手掌又叫舌叶花,原产南非,世界各国多有栽培。手掌极短,肉质叶舌状,对生2裂,长约10cm,宽2-3,鲜绿色,平滑有光泽。 是多肉植物往往是景天酸代谢植物,它们白天气孔关闭,是在夜间进行气体交换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储存到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肥厚的叶片有利于储存更多的水份和空气,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佛手掌叶色鲜绿,叶面光洁透明,叶片紧抱轮生于短茎上,长得酷似佛手状,所以很多人喜欢在家中养殖佛手掌。在家中放置佛手掌有美化家中环境的作用。佛手掌小巧可爱,不占太大的空间,方便养殖。在电脑旁边养殖佛手掌还能够吸收辐
-
佛手掌的形态特征
佛手掌,极短,肉质叶舌状,对生2裂,长约7cm,宽2-3,鲜绿色,平滑有光泽。叶端略向外反转,株形像佛手。秋冬季开花,花自叶丛中抽出,花冠金黄色。 佛手掌又叫舌叶花,主要是指它的肉质叶很象舌头,而整个形态有点象佛手而由此得名。佛手掌原产南非,同一类的品种约有50多种。它的肉质叶嫩绿、半透明而有光泽,开金黄色小花,如果叫翡翠佛手掌更为恰切。 用小盆栽植,馈亲友、陈设于书桌、几案,小巧玲珑花形奇特,很具观赏价值,令人喜爱赞不绝口是一种栽培十分容易的盆栽花卉,很适宜广大养花爱好者种植。 佛手掌喜欢肥沃、疏松的土
-
佛手掌的风水学应
佛手掌为番杏科舌叶花属多肉类植物,学名为glottiphyllumuncatum,因其肉质叶长6-12厘米,末端呈舌状稍卷曲,叶色鲜绿,叶面光洁透明,叶片紧抱轮生于短茎上,酷似佛手状而得名。 佛手掌原产南非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干旱地区,世界各国多有栽培。茎短或无,对生2裂,长约7cm,鲜绿色,平滑有光泽,叶端略向外反转。秋、冬开花,花自叶丛抽出,具短梗,金黄色。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干燥环境,植株生长缓慢且呈半休眠状态。 越冬温度须保持在10℃以上。宜于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佛手掌叶子极短,肉质叶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