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

  • 肝功能衰竭可能怎样发展

    肝功能衰竭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的中末期肝脏表现,是临床上严重的肝病综合征,一旦发生,患者的结局往往不理想。肝衰竭进展的快慢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衰竭患者,如果同时合并其他病毒感染,预后往往较差;年龄越大的患者,病死率越高;一些化验检查的结果异常也与预后相关,主要包括胆红素、凝血功能、白蛋白等;如果发生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则提示预后较差。

  • 一旦出现肝功能衰竭,肝功能就永远不可逆转了吗

    肝功能衰竭是临床上严重的肝病症候群,病死率高。根据其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效果不同,最终的结局也不同。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的肝衰竭,一旦出现肝功能衰竭,很难逆转,积极治疗后可控制病情或延缓疾病进展,但最终治疗结果往往不理想。药物、酒精、细菌等造成的肝衰竭,如发现及时,积极治疗,迅速解除病因,治疗效果较理想,肝功能可部分恢复。

  • 肝功能衰竭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病因治疗 1、由于HBV、HCV、HDV重叠感染、肝炎病毒或在发病早期、病程进展较缓慢者可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等治疗。 2、由于药物引起发病者应停用药物。 二、免疫调节:可适当用如胸腺肽等免疫增强剂,但不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用法:每日6~2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30日为1疗程,用药前做皮肤试验。 三、胰高糖素-胰岛素疗法(GI疗法):原理为使抗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用法:胰高糖素1mg,胰岛素10U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内,缓慢静

  • 肝功能衰竭需要做哪些检查

    主要的检查项目包括: (1)血清胆红素测定:呈进行性增高,多超过 171μmol/L,最高达 800μmol/L 以上; (2)血清转氨酶:常明显升高,肝衰竭时,也可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而迅速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即胆红素升高明显,转氨酶迅速下降; (3)血清胆固醇:下降; (4)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活力明显下降; (5)血清白蛋白:下降; (6)凝血功能检查:凝血时间延长; (7)其它,肝炎病毒检查、血氨、血清氨基酸测定。

  • 肝功能衰竭症状 关节疼痛

    类似于关节炎的症状(如关节痛、恶心、呕吐、疲劳和食欲减退)都是与肝病相关的症状,特别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这种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向细胞和肝脏组织发起了攻击,它更常见于女性。

  • 按照严重程度,肝功能衰竭怎么分期

    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 (亚急性) 肝衰竭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1)早期:极度乏力,厌食、呕吐和腹胀;皮肤颜色逐渐加深;易出血。 (2)中期: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轻度肝性脑病和 (或) 明显腹水;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 (3)晚期: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合并肾脏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等;重度肝性脑病;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

  • 肝功能衰竭症状 眼睛或皮肤发黄

    正常肝脏有处理废弃血细胞的功能,并产生名为“胆红素”的黄色化合物。如果肝功能下降,胆红素就会堆积在血液里,从而让皮肤和眼睛变成黄色;暗色尿液和浅色粪便也是黄疸迹象。

  • 什么是肝功能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一种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的综合征,临床表现轻者可仅有轻微的智力减退,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初期有行为和性格改变,不能正确回答询问,辨向力和计算能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兴奋或嗜睡,出现扑翼样震颤(患者手掌向背侧伸展时会发生不规则颤动),脑电图异常,终至昏迷。

  • 肝功能衰竭症状 意识混乱

    生病的肝脏会让过多的铜堆积在血液和大脑中,引起类似老年痴呆症的意识混乱。这种意识混乱更多与晚期肝病有关。

  • 肝功能衰竭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病因治疗 1、由于HBV、HCV、HDV重叠感染、肝炎病毒或在发病早期、病程进展较缓慢者可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等治疗。 2、由于药物引起发病者应停用药物。 二、免疫调节 可适当用如胸腺肽等免疫增强剂,但不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用法:每日6~2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30日为1疗程,用药前做皮肤试验。 三、胰高糖素-胰岛素疗法(GI疗法) 原理为使抗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用法:胰高糖素1mg,胰岛素10U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内,缓慢静

  • 肝功能衰竭症状 腹部疼痛

    腹部右上部位感觉疼痛、肿胀是肝脏处于危险状态的一个迹象。肝脏跨越了大部分腹腔,形状就像个楔子,它的脂肪端位于腹部右侧。如果它生病或发炎,患者就能感觉到。

  • 肝功能衰竭症状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比较好

    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营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30克。总胆固醇偏高的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

  • 肝功能衰竭患者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2)加强病情监护,注意患者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尿量,肝性脑病的程度,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 (3)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质饮食;进食不足者,可适当静脉输注营养液; (4)室内通风,温度适中,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

  • 肝功能衰竭和肝炎两者有关系吗

    1这两种疾病是有一定联系的,如果当自己的了肝炎疾病之后没有好好治疗的话,或者是当自己的了肝炎疾病一直治疗没有任何效果的话,就是会引起肝功能衰竭这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关系还很大。 2很多肝炎患者以为这种疾病不是很严重,所以常常在治疗的时候出现对疾病忽视的现象,才会引起这样的现象发生。而如果肝功能衰竭之后再不好好治疗的话那么后果就更加的严重了。 3肝功能衰竭疾病不好好治疗有可能会引发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现象,并且还有可能会有休克的现象,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还会出现原发性肝癌疾病。所以当自己的路肝功能衰竭疾病的时候建议

  • 如何诊断肝功能衰竭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1)病史: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临床表现:极度乏力,厌食、呕吐和腹胀等;皮肤颜色发黄,逐渐加深,小便颜色加深;易出血;腹腔内积水;肝性脑病。 (3)辅助检查:凝血功能异常(PTA≤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 10 倍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白蛋白明显降低。

  • 肝功能衰竭症状 皮肤瘀斑

    肝脏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合成凝血因子。肝脏疾病常并发凝血障碍,患者有出血危险,皮肤上常可见到淤斑和出血点。

  • 肝功能衰竭症状 肌肉消瘦

    肚子变大(腹水)、脚踝肿胀的同时伴有四肢消瘦无力,可能是肝脏病变造成的液体失衡。这种肌肉消瘦也会出现在脸颊上方和太阳穴附近。这些也多是晚期肝病的症状。

  • 哪些原因会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 (1)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等); (2)药物及肝脏毒性物质(化疗药物、乙醇); (3)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 (4)妊娠急性脂肪肝; (5)自身免疫性肝病。 少见原因包括: (1)代谢相关疾病(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糖代谢障碍); (2)缺血、缺氧; (3)肝脏肿瘤。

  • 肝功能衰竭患者针对并发症的治疗有哪些

    (1)肝性脑病:避免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限制蛋白质摄入;服用乳果糖促进氨代谢;适量使用支链氨基酸;人工肝支持治疗。 (2)脑水肿:甘露醇降低脑内压力;利尿剂;人工肝支持治疗。 (3)肝肾综合征:利尿剂;限制液体摄入;白蛋白;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治疗。 (4)感染:强效抗生素或联合抗生素治疗。 (5)出血:生长抑素类似物;补充新鲜血浆或凝血因子。

  • 肝功能衰竭为啥会引起出血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合成器官,许多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凝血因子)都在肝脏合成,一旦发生肝衰竭,肝脏的合成功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患者可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呕血、便血、鼻出血等症状,且出血不易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