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预防方法

    一、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匆促进食,也不要囫囵吞食,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食。二、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饭前或饭后不要马上大量饮用液体。三、进餐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这些讨论应留到饭后一小时之后进行。四、不要在进餐时饮酒、进餐后不要马上吸烟。五、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六、进餐应定时。七、避免大吃大喝,尤其是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饮食。八、有条件可在两餐之间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过多。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此病多数都是因为精神状态不佳造成的,所以医护人员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患者要热情,和蔼自信,与病人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样有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关注病人最关心的疾病问题,主动与病人讨论疾病的性质、检查结果、预后及治疗建议。这种良好的关系有助于病人视医者如亲人,相信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以治疗疾患。心理疏导与病人交流,与他们谈心,让他们说出内心的痛苦和心理感受,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排除

  • 功能性消化不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消化不良医学上指具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呕吐等一组症状,而并非单纯指食欲好坏,故易被常人误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研究,自上世纪末至今,逐渐明了,进展很大,认为与肠神经系统有关:胃动力异常,如胃排空减慢;精神状态,近年很多学者认为与精神心理失衡有关,尤其焦虑和抑郁;胃脏对某些刺激感觉过敏;某些炎症刺激引起;部分病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之间信息

  • 功能性消化不良吃什么 功能性消化不良推荐食谱

    普洱茶12克,大米100克。先将普洱茶加清水煮取茶计,然后将茶计与大米同故锅內煮粥,亦可食用。山楂.神曲.陈皮各5克,麦芽30克,获苓、法半夏、连翘各1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先将上述材料煎取出汁,然后将计与大米放入锅內煮粥,粥熟后加人少量砂糖即可。

  • 胃功能性消化不良要注意4点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的胃肠道、肝胆道及胰腺等器质性疾病。那么,功能性消化不良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功能性消化不良早期具体会出现哪些症状1、 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2、 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

  • 功能性消化不良吃什么好

    普洱茶粥材料:陈年普洱茶12克,大米100克。做法:先将普洱茶块加清水煮取茶汁,然后将茶汁与大米同放粥锅内煮粥。功效:消食除胀。本粥对过食油腻,食滞不消者尤为适宜。保和粥材料:山楂、神曲、陈皮各5克,麦芽30克,茯苓、法半夏、连翘各1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做法:先将上述各种药物煎取药汁,然后将药汁与大米放粥锅内煮粥,粥熟后加入少量砂糖调味即可。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本粥对食积停滞,肉积不消

  • 为什么会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1)幽门螺杆菌:人的胃内的一种与疾病相关的细菌;(2)精神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严重程度常常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况有关;(3)胃肠道感染病史:曾有胃肠道感染病史(例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的患者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风险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4)基因的差异: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正常人群在某些基因结构、表达和功能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上腹痛为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状。上腹痛多无规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饥饿痛、进食后缓解,或表现为餐后0.5~3小时之间腹痛持续存在。2、早饱、腹胀、暖气亦为常见症状,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伴或不伴有腹痛。早饱是指有饥饿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

  • 怎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抑制胃酸分泌药:适用以上腹痛伴有反酸为主要症状者,可选择碱性制酸剂或酸分泌抑制剂,如西咪替丁等H2受体拮抗药或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药等。2、促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者。多潘立酮为周围性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常用剂量为10mg,3次/d,饭前15min服;西沙必利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用量为5mg~10mg,3次/d,餐前15min~30min服用,疗程2周~8周。但西沙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

    1 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心情要好,劳逸结合。(2)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的分泌药物,可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胃肠动力药 可用吗丁啉10毫克 一日三次莫沙必利5毫克 一日三次(3)根除幽门螺杆菌 可用抗hp三联疗法(4)抗抑郁药 常用百忧解、黛力新2 中药治疗中药在治疗此种病有独特的疗效,要分型治疗(1)肝胃不和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nextpage](2)痰湿内阻常用

  • 该如何正确的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也可以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嗳气、反酸水、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可发现有突出到胃壁内的叫做“龛影”的不透光影,胃镜检查更能直接看到溃疡病灶的大小及溃疡周围炎症的轻重。2、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者常有右上腹部的疼痛和饱胀感、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些患者可有反复发

  •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治疗原则 主要是对症治疗,要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2.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消除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失眠、焦虑者可于睡前口服适当镇静催眠药。3.药物治疗 FD尚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性对症治疗。(1)抑制胃酸分泌药:适用以上腹痛伴有

  •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重点在对症

    目前,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故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多样、发病机制复杂,因此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做好疾病知识宣教,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不可缺少。包括劝导患者戒除烟酒,调整生活、饮食方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避免进食怀疑可诱发本病的食物;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精神心理治疗。治疗药物的选择和联合用药的搭配要坚持个体化的原则。以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可酌情给予

  • 功能性消化不良艾灸 消化不良艾灸方法

    采用艾炷直接灸法,每穴灸3-5壮;或采用艾条悬空灸法,每穴灸5-7分钟;也可以采用艾炷隔葱灸法,每穴灸3-5壮。以上方法可三选一,也可三法交替,穿插使用,每日灸1次。疗程:连续灸7日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饮食保健知识

    1.白萝卜粥: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2.山楂粥:山楂20克、粳米100克、白糖10克。先将山楂入砂锅煎煮,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白糖、水适量煮粥。佐食或当点心食用,不宜空腹食,7天为一疗程。3.党参粥:党参2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炒至黄黑色,再与党参同煮

  • 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日常生活调养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属中医的“胃病”,“痞满”等证,病位在胃。食物靠脾胃消化,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转输水谷精微。因此饮食所伤,主要受病脏腑为脾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要认为胃有病就只需治“胃”,而不懂得合理饮食以养“胃”。其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养亦是十分重要的。⒈饮食有节①饮食有时饮食规律即是按规定时间有规律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遗传有关吗

    因素一、胃肠道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有胃固体排空延缓、近端胃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等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近年研究还发现胃肠动力障碍常与胃电活动异常并存;促胃肠动力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因素二、胃容受性减低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患者存在胃感觉过敏。近现年来有研究表明,这种感觉过敏与感觉传入通道异常有关,即正常的内脏传入信号在脊髓、脑的水平被放

  •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诊断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症状表现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到医院检查,除胃镜下能见到轻型胃炎外,其他检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检查等,1)详细问病、系统查体:详细询问病史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类型,判断症状的来源和性质。同时要特别注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典型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典型症状: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