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
-
鬼针草的营养价值 1、抗炎作用
鬼针草中的聚乙炔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致炎大鼠的白细胞游走。鬼针草中的黄酮结晶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鬼针草常用于治疗哪些病症
内服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小儿腹泻、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偏头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
鬼针草有什么功效 消炎杀菌
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鬼针草中的聚乙炔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蛋清性足肿胀,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还能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醋酸致炎大鼠的白细胞游走。鬼针草中的黄酮结晶也有较好的消炎作用。
-
鬼针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本革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 ②《纲目》:"涂蝎虿伤。" 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 ④《江苏植药志》:"捣汁敷,止血。" ⑤《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咽喉仲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近用治盲肠炎。" ⑥《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
-
鬼针草治疗高血压
鬼针草,又名一把针、粘身草、刺针草、盲肠草等,现代药理证明,鬼针草含黄酮甙、皂甙、鞣质、多元酚、香豆素、苦味素、碘、胆碱、氨基酸、维生素等成份,对调节人体血压具有良好的功效。 鬼针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鬼骨草、鬼钗草、一包针、刺针草、婆婆针、盲肠草等。早在古代就作药用 ,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载有该药苦平、无毒 ,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作用。多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胃肠炎等。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发现 ,鬼针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良效 ,每日取鬼针草干品 12~ 15克煎服 ,连服 3月 ,有
-
鬼针草有什么功效 消肿解毒
鬼针草性微寒、味微苦,归肝、肺、大肠经。可以主治由肝主管的解毒功能障碍疾病,如黄疸、疔疮肿毒等疾病;由肺主管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由大肠主管的排泄功能障碍疾病,如泄泻、痢疾等;它还可以治疗毒蛇咬伤。
-
鬼针草如何防病虫害
防虫除草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5] 农艺措施 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化学除草 可采用一次性封杀。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
鬼针草临床应用
①治疗阑尾炎 取鬼针草干品0.5~1两(鲜品1.5两)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1剂。治疗35例(并发其他症状者,临时配用对症药物),其中亚急性阑尾炎21例,痊愈16例,有效5例;慢性阑尾炎14例,痊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服药最少1剂,最多40剂,半数以上1~3剂。22例发热,半数以上1~3日退热,最长1例12日后体温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约5天左右减轻或消失,消失率为80%。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②治宁小儿腹泻 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
-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散瘀活血
《福建民间草药》中记载,鬼针草有"散瘀活血,消痈解毒"的功效。捣碎后外敷,能帮助治疗铁打损伤、痔疮,慢性溃疡,冻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