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舌红

虎舌红

  • 虎舌红的介绍

    虎舌红(Ardisiamamillata),又名天仙红农、红地毯,商品名称宝鼎红。为紫金牛科常绿小灌木。具有匍匐的木质根茎,高约15--20厘米,叶互生或簇生在茎的顶端,幼时长满了暗红色的长柔毛,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顶端尖或钝,边缘有不明显的疏圆齿及藏于毛中的腺点,两面暗红色,密生锈色或紫色糙伏毛,上面毛出自疣状突起;伞形花序有花7-15朵,着生于叶腋下,花瓣粉红色或近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 产于江西,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谷,海边荫湿的阔叶林下。 虎舌红既能观叶又能赏果,紫红色的叶子两面

  • 虎舌红的繁殖方法

    播种: 果实成熟采收后随即播种,或用湿砂层积贮藏后于翌年4~5月春播。种子极不耐把藏,易失去发芽率。因种子坚硬,不易吸水发芽,在播种前应搓磨坚硬的种皮,并用25~30℃的温水浸种1天,经保温催芽3~4天后,待芽萌发至半颗米粒大小时,即可行点播或撒播。发芽适温为181,播后约2个月可发芽,播种苗经培育3年可开花结果。 扦插: 在梅雨季选择健壮的半成熟枝,剪成长约5厘米的插穗;插后保持25~30℃的温度,在半阴和湿润的条件下,约1个月可发根成活,成活率高。扦插苗经2年培育可开花挂果。秋季也可进行扦插,以1年生

  • 虎舌红与家居风格的搭配

    幼枝有褐色卷缩分节毛。叶互生,椭圆形,边缘有不清晰圆齿,两面有紫红色粗毛和黑色小腺体。夏季开粉红色小花。果球形,黄豆大,疏生红色毛,成熟时鲜红色。 矮小灌木,具匍匐的木质根茎,直立茎高不超过15厘米,幼时密被锈色卷曲长柔毛,以后无毛或几无毛。叶互生或簇生于茎顶端,叶片坚纸质,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或狭圆形,长7-14厘米,宽3-4 (-5) 厘米,边缘具不明显的疏圆齿,边缘腺点藏于毛中,两面绿色或暗紫红色,被锈色或有时为紫红色糙伏毛,毛基部隆起如小瘤,具腺点,以背面尤为明显,侧脉6-8对,

  • 虎舌红的作用用途

    景观用途 虎舌红叶片紫红色,果实鲜红色,叶果并美。可盆栽观赏,亦可群植于林下或山石两旁,以添自然景色。全草可入药。 观赏价值 播种苗生长2~3年就能结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虎舌红,又名天仙红农、红地毯、红毛毡、老虎 、乳毛紫金牛、毛凉伞、山猪怕,随着观赏者视角的微微改变而倏然变为斑斓色彩,呈迷幻般的动感多变。球形核果簇生于枝头,与叶片相映成趣,如虎舌舐珠。 虎舌红在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世界室内观叶植物大奖第一名的荣誉称号,跻身于世界级名卉行列。在2001年第五届中国花卉博鉴会(广东顺德)再获殊

  • 虎舌红的植物形态

    常绿小灌木,生命力极其旺盛。栽培时间越长,观赏价值越高,单株自然寿命可达20年以上。通常高25~40cm,有发达的根系,3~10月陆续萌发新叶芽,花期5~6月,7月挂果,9月起红熟,第2年新果长出,上年红果陆续掉落,所以,全年可观果观叶。 喜阴耐热,喜湿喂曝,适宜室内长期摆放观赏。生长适宜温度为12~31℃,能耐-5℃的低温。全国各地均可栽植。-7℃以下叶片萎蔫,可去掉叶片复盖地膜越冬,翌春迅速萌发大量嫩茸茸叶片,极其赏心悦目。 喜温暖、半阴环境,夏季需充足水分,冬季需干燥和有充足阳光。盆栽土壤以腐叶土、

  • 虎舌红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中药名】:红毛毡 【药用部位】:以植物全株及根入药。 【功效主治】: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去腐生肌等功效,用于风湿跌打、外伤出血、小儿疳积、产后虚弱、月经不调,肺结核咳血、肝炎、胆囊炎等症;叶外敷可拔刺拔针、去疮毒等 【单方验方】: 1治风寒湿、关节疼痛:红毛走马胎一两,石凤丹一两,灵仙根一两,枳?子五钱,大风藤五钱,猴骨一两,红活麻三钱,红牛膝四钱,用酒泡服。每日晚间服半杯。 2.治产后心悸、虚弱:红胆、玉竹各五钱。炖肉吃。 3.治虚劳咳嗽:红胆、淫羊藿各五钱。煎水服。 4.治外伤出血,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