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
-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以表现为乏力, 这主要是由于贫血导致的,在慢性肾衰竭三期以上的病人一般都合并有贫血,会导致患者乏力、心慌、面色苍白。 同时患者可以有恶心呕吐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毒素的升高引起来的。 另外患者还可以表现为水肿、 喘憋,这是因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一般都存在有尿量减少的情况。 出入量明显大于出量,时间长了以后患者的循环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衰。
-
慢性肾衰竭早期有哪些症状
1、失水或者水过多:正常肾脏可以对水代谢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肾衰竭时由于浓缩功能不良,夜尿、多尿,加上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易引起失水。由于肾排水能力差,多饮水或者补液不当,易发生水潴留,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心衰甚至发生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后果。 2、低钠与高钠血症:由于呕吐、腹泻,钠丢失过多,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易发生低钠血症,表现为乏力、畏食,重者发生低血压甚至昏迷。如突然增加钠摄入量时易出现水钠潴留,发生高血压水肿和心衰等。 3、高钾与低钾血症:肾衰竭少尿、钾排泄减少、机体分解代谢增加、代谢酸中
-
慢性肾衰竭治疗
(一)饮食治疗 1.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0.6克/(公斤体重·天)、富含维生素饮食,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优质蛋白质。病人必须摄入足量热卡,一般为30~35千卡/(公斤体重·天)。必要时主食可采用去植物蛋白的麦淀粉。 2.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治疗,应用α-酮酸治疗时注意复查血钙浓度,高钙血症时慎用。在无严重高血压及明显水肿、尿量>1000ml/天者,食盐2~4克/天。 (二)药物治疗 CRF药物治疗的目的包括:①缓解CRF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②延缓CRF病程的进展,防止其进行
-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 注意低盐低钠饮食
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和浮肿的病人,要限制其钠盐和含钠丰富的食品,必要时用无盐膳食。但当使用利尿剂或者伴有呕吐、腹泻时,不应限制钠盐。
-
早期如何预防慢性肾衰竭
1、知晓慢性肾衰竭的病因:这是如何预防慢性肾衰竭的关键所在,由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有很多,临床上糖尿病、各种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药物性肾损害、高血压等都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因此,在了解原因后,有所区别的对待这些疾病的发生,将对慢性肾衰竭的预防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注意保护好肾脏:许多人并不懂得如何保护肾脏,这对于慢性肾衰竭的预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生活上,应切忌使用肾毒性药物,由于一旦出现慢性肾功能受损,一般是不可逆的。因此,时刻注意保护好肾脏是在如何预防慢性肾衰竭这一问题上
-
慢性肾衰竭的几个诊断步骤
1、纯水扫除率测订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种办法有助于早期诊断,这点是需要大家了解的。纯水扫除率=尿量(1小时)(1-尿浸透压/血浸透压),其往常值为-30,背值越大,肾功用超佳。越靠近0,肾功用越严酷。-25 ̄-30说明肾功用已启头有变换。-25到-15说明肾功用轻、中度毁坏。-15到0说明肾功用严酷毁坏。 2、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我们在检查疾病中必备的一项检查。大家要知道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下落,白细胞增加,血小板减少。血中钾、镁、磷增高,血钠往常或略落矮,血钙落矮,二氧化碳结协力亦落矮。 3、尿钠订量》3
-
慢性肾衰竭能不能吃海带吗
海带表面附有一层白色粉末,略带甜味,这种白色粉末是具有医疗价值的甘露醇,在海带中含量高达17%。它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治疗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浮肿等病症。另外,海带中含有藻酸,能使体内过量的盐排出体外,不仅对高血压病有益处,对肾病也有独特的预防作用。医生建议肾衰竭患者可以吃海带。 中医认为: 海带的营养丰富,含有碘、铁、钙、蛋白脂、脂肪以及淀粉、甘露醇、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尼克酸、褐藻胺酸和其他矿物质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海带性凉,能消炎退热,补血润脾和降低血压。经常吃些海带,对肾衰竭患者身
-
慢性肾衰竭饮食该如何调理
慢性肾衰竭如何进行饮食调理呢?有关专家指出,一定要遵守营养疗法,合理的营养疗法可以保证身体的所需,又可以减轻肾衰竭的病情,延缓肾衰竭的发展速度。 1、对于肾衰竭患者来讲,在蛋白质方面应该合理的安排,当患者出现肾衰竭后,如果过分的限制蛋白质食量会带来营养不良的恶果,食多了又怕伤肾,颇为难。 2、有关实践表明,植物蛋白可能有减轻肾内高负荷作用,动物实验又证明可减少蛋白尿,从而减轻了蛋白尿对肾脏一系列的损伤,对保护肾脏有一定裨益。从此为含丰富蛋白的黄豆翻了案,把消息告知肾衰病者,他们无不拍手称好。
-
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规方法
1、贫血者补充铁剂、叶酸和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少于60g/L时予小量多次输血。神经肌肉症状可补充营养和活性维生素D3,皮肤症状可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紫外线照射,控制磷的摄人。2、慢性肾衰竭治疗重在治疗原发疾病和纠正可逆因素。3、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降压药的使用与一般高血压同,利尿剂中以速尿效果较好。尿毒症性心包炎,经积极透析后可望改善,心包填塞时做心包切开引流。心力衰竭的治疗与一般心衰相似,腹透疗效颇满意。4、除正规药物治疗外,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也不容忽视:限制蛋白,一般每天O。6g/k
-
慢性肾衰竭患者饮食怎么调理
1、供给优质蛋白质: 尿毒症患者蛋白质的最低需要量为每日0.5克/公斤体重,其中优质蛋白占50%以上,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病人肾功能处在早、中期损害阶段,即肾小球滤过率(GFR)>25毫升/分钟左右时,蛋白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为0.6克左右比较适宜,同时必须补足热量。 2、低盐低钠: 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和浮肿的病人,要限制钠盐和含钠丰富的食品,必要时用无盐膳食。当使用利尿剂或伴有呕吐、腹泻时,不应限钠盐,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适量进食钠盐。 3、慢性肾衰血钾高时: 应限制含钾食物,避免食用果汁
-
“富贵病”是慢性肾衰竭祸首吗
肥胖本身就可以引起肾脏病,称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肾病等也都与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的每一个组分不但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会引起肾脏病。 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人们的腰围在不知不觉中变粗,“将军肚”的挺拔也在不知不觉中招致了各种代谢疾病发生。饮食无度、缺乏锻炼更加剧了代谢病的严重程度。此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也是引起肾脏疾病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人体肾脏机能从40岁开始退化,肾小球滤过率约每年下降1%。到2020年,北京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上升至450万,占总人口的20%,社
-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
1.消化系统 是最早、最常见症状。 (1)厌食(食欲不振常较早出现)。 (2)恶心、呕吐、腹胀。 (3)舌、口腔溃疡。 (4)口腔有氨臭味。 (5)上消化道出血。 2.血液系统 (1)贫血 是尿毒症病人必有的症状。贫血程度与尿毒症(肾功能)程度相平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为主要原因。 (2)出血倾向 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等,与血小板破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等有关,可能是毒素引起的,透析可纠正。 (3)白细胞异常 白细胞减少,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透析后可改善。 3.心血管系统 是肾
-
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有什么区别 慢性肾衰竭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增高始于CKD的三期,贫血患病率随着GFR的下降而逐渐增加,到CKD五期,贫血普遍存在。贫血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对缺乏,这是肾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这时促红细胞生成素,虽然在正常范围,但是受损的肾脏对贫血时的缺氧刺激,不能产生足够的反应,导致一批EPO的相对缺乏。 第二,红细胞寿命缩短,尿毒症毒素可能通过损伤红细胞膜上的三磷酸腺苷酶,使红细胞膜脆性增加,红细胞寿命变短。 第三,尿毒症毒素及红细胞抑制因子,影响骨髓造血。 第四,铁缺乏,主要与患者摄入不足
-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早期症状
首先有一部分病人是表现为尿量的减少,浮肿,甚至出现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第二、患者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力,这主要是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贫血,如果不采取药物治疗,贫血会相当严重,一般都是重度贫血。 第三、患者出现乏力的情况,也有可能是由于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 第四、患者可以表现为手脚的麻木,这主要是由于肾功能衰竭以后,肾脏的1α羟化酶的缺乏,导致钙吸收下降,导致患者出现低钙血症。 第五、患者可以出现皮肤瘙痒,这主要是由于毒素的升高,另外由于代谢中磷的排出减少,导致高磷血症导致患者的皮肤瘙
-
慢性肾衰竭的中药治疗方法
慢性肾衰竭的中药治疗方法 保护肾元肾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肾元不足(包括肾之精气阴阳亏虚),水湿浊毒潴留。因此,维护肾元是治疗肾衰的根本,体现治病求本的精神。治疗主要通过辨证论治,服用汤药,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好、疗效确切稳定。 控制血压慢性肾衰患者多数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又能促进肾功能急剧恶化。因此积极控制血压是防止肾功能恶化的关键。 节制饮食 对于肾脏病,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不能盲目进补,肾衰不等于肾虚,不能一味补,主张优质低蛋白、低盐低脂饮食;保证充足热量(每日摄入的热量以30~40 kcal/kg
-
慢性肾衰竭如何调养与护理
1.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其相应的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慢性肾衰病人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致使病人易产生抑郁悲观情绪。 此时应积极开导病人,教育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样,积极愉快的心理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 2.饮食护理 根据“咸伤肾”、“淡渗湿”的原则,慢性肾衰病人应低盐饮食,对严重高血压、水肿的病人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无盐饮食。 慢性肾衰病人主食可以以米、面为主,限制蛋白质入量,以减轻肾脏
-
导致慢性肾衰竭贫血的原因
贫血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并发症,也可以是部分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 无并发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贫血是正色素、正细胞性的,网织红细胞减少,当合并铝中毒时可呈现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肾性贫血的机制 ① 促红素(EPO)绝对与相对不足: EPO90%由肾脏产生(近曲小管、肾脏皮质与髓质小管的内皮细胞),10%左右由肝脏产生。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原始红细胞的增生、分化和成熟;促进肾髓内网织红细胞释放入血,使红细胞生成增加,促进骨髓对铁的摄取和利用。 正常人血浆EPO的平均值为10—20mu/m/一般贫血时可达正
-
慢性肾衰竭做哪些检查
一、基础疾病的诊断 早期的慢肾衰的基础疾病诊断较易,这主要是肾脏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危险性较小,而诊断意义较大。晚期的慢肾衰则诊断较困难,但仍是重要的,因有一些原发病,可能仍然有治疗价值,如狼疮肾炎、肾结核、高钙血症肾病等。 二、寻找促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 肾脏有强大的贮备能力,当肾功能只有正常肾功能的25%~35%时,在通常情况下,患者仍可无慢肾衰的症状。但在此时如稍加重其损害,则患者即可迅速出现慢肾衰的症状。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有:①血容量不足: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重慢肾衰,常见于有钠水丢失的患者。有
-
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有什么不同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给不足(如外伤或)、肾脏因某种因素堵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损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急性肾衰竭若能正确诊断公道治疗,常能痊愈或缓解。 而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主要原由于长期的肾脏病变,肾单位受到摧毁而减少,随著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致使肾脏排泄调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造成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除氮质血质症外,往往无临床症状,而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到了病情进展到残余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