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
-
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游泳池开放,许多孩子纷纷加入了戏水的行列。但专家提醒,一些初学游泳的“旱鸭子”要当心患中耳炎、外耳道疖肿等“游泳病”。 “我女儿今年18岁了,她两只耳朵的内膜都穿孔了,是不是需要动手术才能修补?”这是手机尾号为83的读者最近发来的咨询短信。 这位义乌大陈的读者说,他女儿小时候经常到池塘里洗澡,后来经常出现只要洗澡不小心将水灌到耳朵里,就会发生流脓的现象。但这种情况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认为自己会好的,无需治疗。他们将女儿耳朵里的脓弄掉后,用药水涂一下,吃点消炎药,症状就会得到改善。 就这样过了多年,他发现女
-
急性与慢性中耳炎的区分方法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很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急性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急性中耳炎以婴儿及幼童在冬季多发,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失聪。通常急性中耳炎的症状有以下几大方面,如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
-
慢性中耳炎用什么药
常见的方式方法: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