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 舌尖发麻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脑血管疾病

    舌尖发麻还有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征兆,如果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除了会出现舌尖发麻外,还会有舌头痛、舌头局部肿胀、活动不灵活以及伴随全身症状如肢体半侧麻木、语言不利、四肢活动无力、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等症状。

  • 哪些病理原因导致脑血管疾病

    Ⅰ、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 动脉瘤破裂引起:(1)先天性动脉瘤;(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3)细菌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动脉硬化。 4.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5.其他。 6.原因不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塞的出血。 3.肿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 5.动脉炎引起。 6.药物引起(抗凝剂,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等)。 7.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 8.其他。 9.原因未明。 三、硬膜外出血。 四、硬膜下出血。 Ⅱ、脑梗塞(颈动脉系统及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 吃饭快有什么害处 患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大

    如果吃饭速度太快,血糖上升的速度也会加快,从而导致身体的胰岛素分泌增加,长此以往容易患上糖尿病,并且对于血脂和血压的控制也会比较困难,容易引发各种脑血管疾病。

  • 预防小脑萎缩的方法 合理饮食,防止脑血管疾病

    当发生脑血管疾病时,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引起脑部缺血、缺氧,使脑实质发生广泛弥散性病变,脑的整合机能就会明显受损,有可能引起小脑萎缩。 因此平常应当合理调节饮食,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及刺激性的致病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及蛋白质食物,预防脑血管疾病。

  • 脑血管疾病有什么症状 判断力低下

    开始时常表现为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想象力降低,处理问题不果断,多需靠别人协助处理;对突然出现的生活琐事,表现惊慌和忧虑。

  • 冬季泡温泉注意事项 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泡

    由于泡温泉时人体温度升高,出水后温度下降,一热一冷,短时间内引起血管扩张和收缩,这些都是引起脑中风及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所以,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泡温泉要格外慎重。

  • 脑血管疾病的饮食

    1.适当控制饮食的总热量。脑血管病人一般体型肥胖的较多,再加上加活动量少,因此饮食要有节制,每餐饭菜量不宜吃得过多过饱,以八九成饱为宜,保持热量摄入平衡。 2.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脑血管病患者多数血脂偏高,对脂肪的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严格限制,如肥肉、动物油脂、内脏、奶油黄油以及含胆固醇高的食品不用为好,以免加重病情。在使用植物油时也要注意全日的使用量不宜过多。食物易清淡便于胃肠消化。 3.食物要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混吃。蛋白质的补充既要不过多吃肉蛋又要注意补充奶类、豆制品类蛋白质,以增强病

  • 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危险因素 脑中风

    脑中风本身就是脑血管疾病,之所以也列为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因为发生过脑中风的病人与没有发生过脑中风的同龄人群相比,其再次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出很多,也就是说发生过中风的人群更容易再次发病。

  •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什么

    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其病因如下: 一、疾病因素35%: ⑴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⑵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⑶颅内血管发育异常

  • 脑血管疾病预防饮食

    1.多食鱼 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的鱼类等优质蛋白,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作用。此外,富含W-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2.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补肾填精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海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必需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种活性营养成分,如刺参酸性粘多糖、刺

  • 高血压为何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据报道,美国高血压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 2~3倍。日本是世界上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高血压病人患脑血管病者是正常人的13 .1倍。在我国有人报道,80%的脑血管病人与高血压有关,其中86%的脑出血和71%的脑梗塞都有高血压病史,而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同时研究中还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性都很大。收缩压大于19.4kpa(1 50mmhg)的人,发生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收缩压小于19.4kpa的人的

  • 螃蟹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螃蟹吃多了易致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知道,大闸蟹主要并不是吃螃蟹的肉,最美味的是蟹黄和蟹膏,但是,这东西虽然美味,胆固醇的含量极高,100g蟹膏中含有466mg的胆固醇,100g蟹肉中都含有65mg的胆固醇,是典型的高胆固醇食物,食用过多对心脑血管的负荷太大,容易引起高血脂症、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哦。

  •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为什么脑血管疾病如此多发

    如今,门诊脑血管的病人很多,从年龄上看,三十岁到八十岁不等。在问诊过程中我发现和一些日常的小动作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一部分情况是跟以下三个动作有关。 猛然回头容易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颈部骨折等。”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一旦脱落,会给心脑血管造成重大打击,甚至引发脑梗、心梗,并有可能威胁生命。 这个看似简单的部位,在口腔与胃部、鼻子与肺部、大脑与脊骨,以及大脑与心脏之间,建立起各种至关重要的“生命联系”,是人体内最繁忙

  • 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 终日嗜睡

    脑血管病患者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脑干的网状结构就会突然变得终日昏沉欲睡,无法自制,总是处于一种嗜睡状态。

  • 便秘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便秘而用力排便可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有诱使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出血、中风等疾病。

  • 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指使人的脑血管发生病变,造成颅内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 最常见的血管改变是动脉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病引起的动脉病变。此外,常见病因还有心脏病、血液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外伤及各种脑动脉炎等。这些因素都可以使脑部血管发生异常改变,最终导致脑部供血问题,发生急性脑血管病。 常见的表现为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智能下降,严重的可以呈植物人状态,甚至死亡。这就是常说的脑血管疾病。

  • 脑血管疾病的食疗有哪些

    一,山楂桃仁蜜。鲜山楂1000克,桃仁60克(打碎),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入蜂蜜250毫升,上锅蒸1小时冷却后备用。每次1匙(5毫升),每日服2次。此方有活血化瘀、消食润肠、降脂降压之功效。 二,人参大枣汤。人参10克(切片),大枣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养血宁神之功效。 三,双耳汤。 银耳、黑木耳各20克,放温水中浸泡,洗净蒸熟,每日1剂,分数次食用。此方有益气滋阴、降低血脂的功效。 四,菊楂决明茶。 菊花3克、山楂片、决明子(捣碎)各15克,放入茶杯,开水浸泡半小时,代茶

  •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高脂血症和肥胖

    高脂血症可以促使动脉硬化,哎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进而可诱发脑血管疾病;肥胖是指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形成。

  • 怎么预防脑血管疾病方法

    1、减体重,肥胖者减体重有利于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和血压,从而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大动脉的顺应性。 2、运动,临床长期观察表明,经常运动者的大动脉僵硬度低于不运动者;在已有动脉硬化的患者,适当的体育活动可减低动脉僵硬度。有一项研究证明,每天走路或慢跑30~40分钟,坚持3个月可明显改善颈动脉的弹性。 3、低盐饮食很重要,吃盐多不仅升血压,而且还会加速血管老化。而短期或长期限盐均可改善动脉血管的弹性。 4、戒烟,已知在香烟中含有一种叫做"甜毒素"的物质,可快速诱导蛋白质糖化,其中包括血管壁中胶原蛋白的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