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皮炎
-
尿布皮炎的预防
尿布皮炎(尿布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不清洁的尿布刺激皮肤引起。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若不及时更换,尿液中含有的尿素分解成氨,刺激皮肤就可发生尿布皮炎。有时尿布粗糙,或者肥皂水未漂净也可引起。有的母亲为了方便,直接用的确凉或尼龙布做尿布或让婴儿睡在橡皮布或塑料布上,使婴儿臀部皮肤直接接触到橡皮或塑料布上,由于不透气,尿液不被吸收,更易刺激皮肤发生尿布皮炎。尿布疹的症状:初起时臀部出现大片红斑
-
引起尿布皮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尿布皮炎又称尿布疹,是婴儿在尿布覆盖部位发生的一种红斑、丘疹性皮炎。一般认为尿布皮炎是由于尿布未及时更换,粪便中产氨的细菌分解尿液,产生较多的氢刺激皮肤所致。人工喂养婴儿的粪便呈碱性,尿布皮炎发生率较高于母乳喂养者。专家指出,尿布皮炎是对患儿影响非常大的一种疾病,需要尽快治疗,但是由于引起尿布皮炎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在治疗该症时需要根据病因来治疗,那么引起尿布皮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
-
儿童保健 宝宝得了尿布皮炎怎么办
1、银花甘草汤,由银花、绿豆衣各10克,甘草3克组成。用法:水煎频服,每日1剂,连服3~7天。2、滑青散,由滑石5份、青黛1份组成。用法:研细末调匀,将小儿臀部用温水洗净后拭干,扑撒患处,每换尿布1次,扑撒1次。3、炉甘石(粉)20克,石蜡油10毫升。用法:混合调匀,加凡士林至100克,外涂患处,每日2次.4、青黛3克,硼砂10克,冰片1克,朱砂1克。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生油调,每次便后洗净患处
-
预防尿布皮炎的方法
1、为了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家长可在婴儿每次洗澡后,在腹股沟涂上点紫草油,常能防止婴儿尿布皮炎发生。2、为了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家长可在婴儿臀部外涂克霉唑地塞米霜,先将患儿臀部皮肤洗净擦干,然后把克霉唑地塞米松霜薄薄地涂上一层,白天和晚上各搽一次,可有效的预防尿布皮炎的发生。3、为了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家长除应勤换尿布,使婴儿外阴及臀部皮肤保持干燥清洁外,还要注意选用吸水性强、柔软、白色旧布做尿布
-
尿布皮炎的偏方介绍
药物偏方:尿布皮炎的偏方一:外涂紫草油 监床实践证明,用温开水给婴儿洗患区后,涂上点紫草油,一般5次--6次可愈,每日一次。在正常情况下,给婴儿每次洗澡后,在腹股沟涂上点紫草油,常能防止婴儿尿布皮炎发生。尿布皮炎的偏方二:外涂克霉唑地塞米霜 将克霉唑500毫克,地塞米松8毫克,研成粉末,再放入20克雪花膏中搅匀,即为克霉唑地塞米松。使用时,先将患儿臀部皮肤洗净擦干,然后把克霉唑地塞米松霜薄薄地涂上
-
认识尿布皮炎
尿部皮炎发生在用尿布之婴幼儿,多在新生儿期发病。轻者皮肤发红,重者出现丘疹、疱疹,或继发感染形成溃疡。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本病因婴儿尿布更换不勤或洗涤不干净,长时间接触婴儿皮肤产生刺激,加之尿布质地较硬发生局部摩擦而引起。常表现为尿布覆盖处皮肤首先发红变粗糙,有细小鳞屑、边界清楚,继而发展为斑丘疹或疱疹,并可有针尖大小之脓疱,重者糜烂、渗液,甚至出现溃液,尚可向外蔓延至腹壁、大腿等处,也可继发细
-
尿布皮炎的检查诊断方法
尿布皮炎患者临床皮肤检查皮损常局限于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凸隆部外阴部、下腹和股内侧等部。其范围与尿布遮盖部位相当。皮损初发为轻度潮红、肿胀,逐渐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病损境界清楚。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尿布皮炎的检查及诊断方法:一、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可见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显著,ESR可增快。二、诊断鉴别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确诊,1~4个月应用尿布
-
尿布皮炎患者的日常饮食
尿布皮炎患者的日常饮食要注意给孩子勤换尿布,避免局部尿液浸渍,同时注意清洗,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避免衣物摩擦,饮食方面无特别注意,如果母乳喂养,乳母请注意避免虾蟹、海鲜、公鸡、鲤鱼、牛肉等发物,少吃点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孩子湿疹,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多吃点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以下为大家介绍尿布皮炎患者的日常饮食: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症状,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
-
尿布皮炎症状
仅见于小儿,皮损局限于被尿布掩盖部位,尤其是阴囊,会阴,大腿内侧,臀部,外阴等处,有大片红斑,大小与尿布覆盖皮肤相吻合,边缘清楚,手势压迫红色易消退,离手后又迅速恢复,严重者可由水疱,糜烂,渗液等。治疗(1)勤换尿布,尿布冲洗晒干防止刺激皮肤。(2)可用灯光照射10-20分钟,使其蒸发干燥,效佳。(3)可局部暴露擦1%龙胆紫。(4)平时可涂40%氧化锌软膏或5%鞣酸软膏。(5) 可用烧开的花椒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