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

缺血缺氧性脑病

  • 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因

    尚未完全明了,有待深入研究,推测与以下原因有关: 1、脑血流量调节功能降低正常新生儿脑血管以舒张和收缩来调节进入脑组织的血流量,当血流量减少时脑血管舒张,而当血流量增加时脑血管则收缩,以这种功能保持进入脑组织的流量相对稳定,缺氧缺血时血压波动大,血流量的变化多,但此时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却已降低,当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时,脑血管未能及时舒张,形成脑的低灌注,待血压升高,血流量增加时,脑血管又未能及时收缩,转变成高灌注,在这转变过程中最易发生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而且低灌注本身也可引缺氧血性脑病。 2、脑组织代谢的

  •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症状

    1、缺血缺氧性脑病轻度症状:患儿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一种反应过度状态,包括烦恼、急躁或愤怒),肢体可出现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稳,一般无惊厥瞳孔无改变。症状多在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2、缺血缺氧性脑病中度症状:患儿表现为嗜睡或浅昏迷,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50%病例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惊厥,呼吸可能不规则,瞳孔可能缩小,症状在三天内已很明显,约一周内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遗症。 3、缺血缺氧性脑病重症症状:患儿表现为神志不清昏迷状态,肌张力极度低下,松软,

  • 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吗

    据专家所言,缺血缺氧性脑病根据临床表现常分轻、中、重三度。轻度不严重,可在24小时内回复,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而中、重度比较严重,有明显的神态改变、心烦气躁、反应迟钝的神经系统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喝奶,呼吸短浅、昏迷等症状。 出现症状后,要及早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法,常用药物有碳酸氢钠和葡萄糖。两种药物的用法都为静脉注入,具有纠正酸中毒的功效。若疗效不佳,也可使用其他药物。只要药物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不会引起脑水肿、代谢性紊乱,则不需要特殊注意。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应及早治疗

  • 缺血缺氧性脑病到底严重吗

    缺血缺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患者常在生后1周尤其头3天内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或嗜睡、吐奶、尖叫、抽搐等症状。轻症患者愈后良好,病情危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可遗留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和脑性瘫痪等。 临床表现: (一)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 (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明显抑制、昏迷。 (三)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有脑水肿表现。

  •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疾病预防

    预防同新生儿窒息孕妇应定期做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妊娠应及时处理,避免早产和手术产;提高产科技术;对高危妊娠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进行处理;产时,当胎头娩出后,立即挤净口鼻内粘液,生后再次挤出或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并做好一切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一)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胎儿心率,定时测定胎儿头皮血pH和血气,发现宫内窘迫须及时给氧及静注葡萄糖等药物,并选择最佳方式尽快结束分娩。 (二)生后窒息的新生儿,要力争在5分钟内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生后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 (三

  • 缺血缺氧性脑病吃什么药

    1、苯巴比妥 控制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首选。首次给以负荷量15~20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缓慢注射。如惊厥仍未控制,可1小时后再加10mg/Kg。惊厥控制后,12~24小时开始给予维持量,按每天5mg/kg,分两次静脉或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2~3天后改为口服维持。与安定合用时注意到对呼吸抑制。 2、安定 为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剂量为每次0.3~0.5mg/kg,缓慢静脉注射。此药半衰期为15分钟,通过血脑屏障快,消失也快,因此可于是15~20分钟后重复使用,一日之内可应用3~4次。

  • 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咋回事呢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脑缺氧或缺血而形成的常见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及肌张力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可分为轻、中、重度。轻、中度表现为兴奋或迟钝,肌张力正常或减低。重度可有昏迷、肌张力松软、惊厥频繁等。多伴有严重的后遗症如脑瘫、癫痫、学习困难等。 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因: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一)母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

  •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依据

    1.有明确围产期缺氧史,特别是围产期重度窒息史患儿。 2.生后1周尤其头3天内出现异常神经症状,病情较重时前囟饱满、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等。 3.常合并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同时存在颅内出血。 4.颅脑CT及颅脑B超检查对诊断、分度、估计预后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治疗原则 1.加强围产期监护,防治窒息,及时复苏。 2.消除低氧血症,鼻导管或头罩给氧,鼻塞CPAP或人工通气。 3.减轻组织缺氧缺血引起的多脏器损伤。尤其注意脑、心、肺、肾功能的维持。 4.预防治疗感染。 用药原则 1.轻症病例用药以用药框限“

  • 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怎么治疗见效快

    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怎么治疗见效快?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疾病,不仅仅会影响患儿的脑部损害,甚至会给患者留下后遗症,专家表示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最好是及时治疗,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患儿要及时接受治疗,想要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最好是对症治疗,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治疗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特殊治疗。 1、重症监护治疗早产儿缺血缺氧性

  • 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历治疗

    1.克比奇羚羊角胶囊治疗血缺氧性脑病 主要成分:羚羊角。 功用与药理: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品对 中枢神经兴奋药咖啡因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能降低惊厥率,增高恢复率,具有明显镇静抗惊厥作用;且能选择性降低体温中枢的病态兴奋性,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此外,还有抗痉挛,降血压等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粒0.3g,每次1 粒,每日1 次或遵医嘱,口服。 2.琥珀抱龙丸治疗血缺氧性脑病 主要成分:山药、胆南星、琥珀、朱砂、甘草、茯苓、人参等。 功用与药理:镇静安神,清热化痰。方中药物具有抗惊厥

  •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分度

    HIE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应注意HIE症状生后逐渐进展,部分病例可由兴奋转入抑制甚至昏迷,于72小时达最重程度,72小时后逐渐好转恢复,故生后二、三天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产伤性颅内出血有时可与HIE同时并存,使症状错综复杂,必须注意区别。除参考产科病史外,临床上如有持续3天以上的激惹兴奋,较早出现而又较快恢复的脑干症状,应考虑是否有大脑半球表面或后颅窝出血,需及时做CT检查确诊。 (1)轻度 主要表现激惹兴奋,以24小时内最明显,持续2~3天即消失,肢体肌张力正常或略增强,自主活动增多;原

  • 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措施

    预防重于治疗,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立即给产妇供氧,并准备新生儿的复苏和供氧,出生后让患儿平卧,头稍抬高,少扰动。 1.供氧 根据病情选用各种供氧方法,保持血氧PaO2在6.6~5.9.31kPa(50~70mmHg)以上,PaCO2在5.32kPa(40mmHg)以下,但敢防止PaCO2过低,以免脑血流过少。 2.维持正常血压,避免血压过大波动,以保持脑血流灌注的稳定。血压低时可用多巴胺(3~μg/kg/min连续静滴)和多巴酚丁胺(3~10μg/kg/min连续静滴),并监测血压。 3.纠正代谢紊乱

  • 缺血缺氧性脑病到底严重吗

    缺血缺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患者常在生后1周尤其头3天内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或嗜睡、吐奶、尖叫、抽搐等症状。轻症患者愈后良好,病情危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可遗留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和脑性瘫痪等。 临床表现: (一)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 (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明显抑制、昏迷。 (三)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有脑水肿表现。 (四)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

  • 预防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方法是什么

    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胎儿心率,定时测定胎儿头皮血pH和血气,发现宫内窘迫须及时给氧及静注葡萄糖等药物,并选择最佳方式尽快结束分娩。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立即为产妇供氧,并准备新生儿的复苏和供氧。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出生后宜平卧,头部稍高,少扰动。 生后窒息的新生儿,要力争在5分钟内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环功能,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尽量减少生后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要密切观察神经症状和监护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肢体张力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