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贫血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失血性贫血

  • 失血性贫血的原因

    1【饮食护理】贫血的病人,消化道的功能会减弱,我们要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动物肝脏、鱼、瘦肉、新鲜绿色蔬菜、香菇、木耳、紫菜、海带、豆类、叶酸、维生素B12等等。但溶血病人不能吃一些有酸的食物和药物,例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磺胺类等等。 2【休息与活动】适当的休息可以减少病人体内氧的消耗。中度的病人适当的减少活动量就可以了。重度的病人需要做到:1。卧床休息,减少氧的消耗,减轻心脏的负担。2.吸氧,必要时可以采取。3.保持房间的温暖,防止因为着凉引起血管收缩。4.家属协助病人进行

  • 失血性贫血的鉴别很重要

    失血性贫血是一种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的内科疾病,需要及时进行失血性贫血的鉴别。那常见的需要与失血性贫血的鉴别的疾病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需要与失血性贫血的鉴别的疾病。 一般,常见的需要与失血性贫血的鉴别的疾病有: 蛔虫病 主症为便秘、腹泻交替发生,消瘦贫血,粘膜苍白,被毛粗乱,病程绵长,多衰竭死亡。粪内检查出蛔虫卵,有时排出虫体,驱蛔灵等驱虫显效。这是常见的需要与失血性贫血的鉴别的疾病。 反刍兽肝片形吸虫病 反刍兽因感染肝片形吸虫或大片吸虫地囊蚴而发病,虫体主要寄生在肝脏胆管内。病程多缓长,主症为

  • 月经不调有什么危害 诱发失血性贫血

    一些女性月经周期长,月经量过多,或者不规则出现是月经不调的一个典型表现,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女性发生失血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头晕,气喘,心慌等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危及到生命,对女性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失血性贫血

    还有一种贫血是失血性贫血,常见外伤、手术或女性经期流血过多等引起,这种贫血不是身体内的酶以及内分泌的影响,及时的进行输血补血或进行饮食补血,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对身体的危害相对较小。

  • 反复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失血性贫血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体内血液大量流失而导致血液缺乏,从而引发贫血。比如因为外伤而导致大量流血,孕妇分娩时失血过多,月经量过大致使大量血液流失等等。急性失血后贫血的患者是由于短时间内身体流失大量血液,而慢性失血后贫血是由于患者长期轻度或中毒出血导致小细胞性贫血。 平时要吃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主要是含叶酸、维生素B12、铁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及维生素 B12,动物肝脏、蛋黄、猪肉、牛肉、深颜色的蔬菜含铁丰富(动物来源铁更易吸收)。 要适量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C、铜的食物(这些也是辅助造血

  • 重度失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1、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脉搏加强,动脉压增高,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搏动。 2、度贫血和重度贫血需要通过做血液常规检查确诊。血红蛋白低于以下数值者为贫血:6个月~6岁l10克/升,6~14岁120克/升,成年男性130克/升,成年女性120克/升,妊娠妇女110克/升。 贫血标准为(克/升):成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