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多样化的,它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的接触进行传播。手足口病的病毒可以通过疱疹液、粪便、床上用品、内衣、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没有及时清洗的手等为途径进行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

  • 得了手足口病还需要打疫苗吗 手足口病高发期打疫苗有用吗

    有用。 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是4—7月,假设4月10日开始接种第一针,到5月10日可以接种第二针,也就是完成了免疫程序,虽然完成免疫程序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达到最高,但其实从接种第一针开始,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就开始增加了,也就意味着抵抗EV71感染的能力开始逐步提高,所以说晚打比不打好。

  •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呢

    消毒隔离,患儿在及时就医的同时,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减少人员进出患儿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饮食营养,患儿宜卧床休息一周,多喝温开水,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口腔护理,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小儿,可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亦可口

  • 打手足口病疫苗时需注意些什么

    1、间隔时间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应与其他疫苗接种的时间应至少间隔2周,与免疫球蛋白注射的时间应至少间隔1个月。因此基础免疫2剂次,需间隔1个月打。 2、接种疫苗后,不要立即离开接种点 接种疫苗后不要立即离开接种疫苗的医院,至少观察30分钟,要严密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发生。 3、不要洗澡,警惕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注意24小时内不要洗澡,给孩子多饮水,增加休息,保证睡眠。如果出现高热不退、抽搐、腹泻、呕吐等严重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向接种医生报告。 4、不能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现阶段暂不推荐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

  • 手足口病手上泡怎么消 手足口手上的泡多久好

    1周左右会好。 正常情况下,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出现的手上起有疱疹的现象,通常会在起病后的1周左右自愈,因为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这种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并不需特殊治疗。一般靠自身免疫多数患者在1周左右即可痊愈。

  •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2、人是肠道病毒唯一的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3、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男女老少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小于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 手足口病用药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其实不管是对于哪一些疾病,我们都应该注意掌握科学的治疗用药,这样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

  • 手足口不发烧几天能好 手足口病之前不发烧之后会发烧吗

    可能会发烧。 如手足口病到了第5天仍然没有发烧的现象,一般之后是不会发烧的;若是手足口病才刚开始发病就有发烧现象的话,那么后期还出现发烧的症状,家长在护理孩子时需多观察留意病症,及时处理发烧问题。

  • 手足口会传染给孕妇吗 孕妇感染手足口病怎么办

    孕妇如果被传染了手足口病,通常不发病,或只是伴有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是否出现斑丘疹等轻微病症。 由于孕妇不能随便用药,而手足口病多半都能自愈,因此一般感染手足口病病症轻微的情况下,我们只需采取以下方式对症护理,等待自愈即可。 (1)手足口病发烧处理方法 1.冷湿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 将患者衣物解开,用温水(37℃

  • 手足口病吃西瓜的注意事项

    1、宜在饭前及饭后吃 西瓜中大量的水分会冲淡胃中的消化液,在饭前及饭后吃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饭前吃大量西瓜又会占据胃的容积,使就餐中摄入的多种营养素大打折扣。 2、不吃冰西瓜 虽然大热天吃冰西瓜的解暑效果很好,但对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损伤,所以应注意把握好吃的温度和数量。而且得了手足口病的患者是不能吃冰镇食物的,会加重病情。 3、不能吃太多 西瓜吃多了会产生腹泻、腹胀、消化不良、腹痛等不适症状,而手足口病期间患者本身就不大舒服了,若再出现这些症状则更不利于病情康复,因此吃西瓜要控制量。 4、

  • 孕妇得手足口病影响胎儿吗 孕妇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孕妇在接触过手足口病的儿童后,如果没有感染手足口病,或者感染了肠道病毒没有发病,那么一般不需要处理。 如果孕妇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出现了发热的症状,要随时观察体温变化,体温低于38.5℃时或者出现严重斌发证时,例如:心肌炎、脊髓炎等,可以考虑暂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当体温高于38.5℃时,要及时就医治疗。

  • 手足口病化验单怎么看 如何确诊是不是手足口病

    (1)看年龄: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症状: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备注: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

  • 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要早期识别EV71感染重症病例需关注以下指标: (一)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二)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四)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

  • 手足口病后咳嗽怎么办

    如发现宝宝手足口病过程中有一直咳嗽的情况,首先建议先就医诊断,看是不是肺部病症,如不是的话,说明病症轻微,多注意家庭护理能自愈,但若是肺炎等问题的话,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住院用药紧急治疗。 (1)合理饮水,少量多饮 不论是那种咳嗽,都应该积极让宝宝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到喝水。宝宝引用足够量的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西式,容易被咳出。同时,喝水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2)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 咳嗽的宝宝饮食以清单为主,多吃新鲜Ï蔬菜,可食少量

  • 手足口病得过一次还会再得吗 手足口病再得会更严重吗

    一般来说,此病情及早发现不会很严重。 一般手足口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即便再得手足口病,只要护理好了并不会太过危险。但是有一种手足口病是例外的,EV71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较为凶险,且有致死案例。但是这种危险性高的手足口病是存在疫苗的,实在担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打疫苗。

  • 手足口病传染大人吗 大人照顾小孩会传染手足口病吗

    可能得病,建议身体不佳的大人避免接触患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所以在照顾患病的小孩子时,若是大人自身抵抗力不好的话,建议做好以下预防措施,避免自己被传染。 手足口病是通过病毒感染的,因此我们要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在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尤其是孩子,更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才能很好的预防手足口病。 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我们都离不开消毒,因此家庭要常备“84”消毒液,对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