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

  • 特发性震颤该如何避免

    1、定期健康体检,配合各种检查,有病早看,及时治疗。 2、保持好的心情,精神乐观,遇事泰然处之,心胸开朗,不生气、不激动、不大喜大悲,努力去除孤独、抑郁、自卑等消极情绪。 3、坚持适当运动,恰当掌握运动量,要持之以恒,不进行剧烈运动,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4、搞好个人、家庭环境卫生,注意餐具及进食卫生,在饮食上要求清淡,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多吃粗纤维食物和西瓜、香蕉等有通便功效的水果。 5、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夏天不能直接吹电扇,空调温度也不能过低,防止受寒。 6、少量饮酒, 可饮葡萄酒,偶尔饮

  • 特发性震颤病人的饮食宜忌

    特发性震颤病人应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 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中风病人不利。补充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

  • 教你怎样有效诊断特发性震颤

    1、帕金森病多在老年发病,此时期也是特发性震颤的多发年龄,因此许多特发性震颤被误诊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患者合并PD几率高于普通人群,研究发现,PD患者亲属发生震颤至少是正常对照组2.5倍,PD合并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亲属发生震颤几率高达10倍,说明特发性震颤与PD虽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PD震颤以静止性为主,可合并动作性震颤,常伴动作迟缓,强直,步态异常和表情少等。 2、甲亢和肾上腺功能亢进,引起生理亢进性震颤,对肢体施加较大惯性负荷时,震颤频率可减少1次/s以上,特发性震颤无此表现

  • 特发性震颤药物管用么

    ①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40-120mg,分2次服,需要不定期服用,如预期在特定的场合震颤特别严重,可临时口服心得安40-120mg; 阿尔马尔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在临床上更常用,常用剂量:10mg每天两次,早晨及下午服用;服药前应行心电图,排除慢心律及传导阻滞等的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 ②扑痫酮也有效,但特发性震颤患者对此药常很敏感,不可按治疗癫痫用药,应自小剂量50mg/d开始,每2周增加日用量50mg,直至有效或出现副反应;通常有效剂量为100-150mg,3次/d; ③偶有患者用阿普唑仑有效,

  • 特发性震颤的严重危害

    部分特发性震颤老年患者有言语障碍,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位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遍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确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遍,另外也有伴恶性高热健康搜索的报道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

  • 老人手抖是怎么回事 特发性震颤

    这种病的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主要表现是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时减轻或完全消失。

  • 手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特发性震颤

    也称家族性震颤及原发性震颤。此类疾病的症状与帕金森病正好相反,抖动以肢体活动时明显,静止时减轻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家族中有相似患者,有些人少量饮酒后抖动减轻。 此病发病原因太复杂,有时各人情况都表现不一,其危害性没有帕金森严重。

  • 特发性震颤的护理方法

    1、饮食调理: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 2、生活注意:饮酒以后可以使症状减轻,但是一般也就维持2~4个小时,此后症状又会加重,所以饮酒不能治疗此病,反而使症状加重,应该严格限制。 3、加强锻炼:有这种病的老年人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比如太极拳、体操。

  • 特发性震颤怎么办

    1、饮食调理:建议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 2、手术治疗:如果对yao物治疗不理想,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虽然不能根治,但是通过积极及时的治疗,能够控制病情延缓病程。 34、加强锻炼:有这种病的老年人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比如太极拳、体操。 现在根据你所提供的病情信息较少,不宜自行简单采取上述治法,可将以往病历、头颅CT或MRI、血液生化、颈动静脉彩超、TC

  • 特发性震颤的饮食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惟一表现,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目前认为,年龄是ET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有文献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 可用下列措施做到一些饮食预防作用: 饮食调理: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

  • 特发性震颤的饮食安排

    1、在生活中的注意:饮酒以后可以使症状减轻,但是一般也就维持2~4个小时,此后症状又会加重,所以饮酒不能治疗此病,反而使症状加重,应该严格限制。 2、在特发性震颤饮食上的调理: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 3、对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供给应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由于患者出汗多,所以注意补充水分。 4、少吃糖盐多吃醋。吃

  • 特发性震颤患者流涎的原因

    年龄:年龄老化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病因,特发性震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一些著名人物如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拳王阿里等都是特发性震颤病患者。 家族遗传: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特发性震颤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特发性震颤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 特发性震颤的危害有哪些

    特发性震颤多于十余岁或成年早期发病,震颤是唯一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常累及一只手或双手或头部,症状直到后来才逐渐变得明显。 除了带来外表和社交尴尬,通常不引起残疾,有的病例震颤可妨碍手完成精细动作如书写,喉肌受累时可影响发音,下肢多不受累。患者常述及少量饮酒可使症状显著缓解,但为时短暂,机制不清。检查通常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特发性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

  • 特发性震颤有哪些危害

    一、部分特发性震颤老年患者有言语障碍 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位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遍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健康搜索确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遍,另外也有伴恶性高热现象 二、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

  •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①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40-120mg,分2次服,需要不定期服用,如预期在特定的场合震颤特别严重,可临时口服心得安40-120mg;阿尔马尔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在临床上更常用,常用剂量:10mg每天两次,早晨及下午服用;服药前应行心电图,排除慢心律及传导阻滞等的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 ②扑痫酮也有效,但特发性震颤患者对此药常很敏感,不可按治疗癫痫用药,应自小剂量50mg/d开始,每2周增加日用量50mg,直至有效或出现副反应;通常有效剂量为100-150mg,3次/d; ③偶有患者用阿

  • 特发性震颤有哪些表现

    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 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 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对于重症者采用外科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外科治疗适用于五种情况:确诊为原发性特发性震颤病,无小脑、椎体束损害;经全面、完整药物治疗,有确切疗效但疗效明显减退,或出现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减退。 二、饮食治疗:特发性震颤可以通过食物搭配来调养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专家介绍,特发性震颤患者要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 三、最常用的是康复治疗,特发性震颤患者应积极参

  • 特发性震颤的诊断方法

    血电解质,药物,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1.CT,MRI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2.肌电图(EMG)可记录到4~8 Hz的促动肌-拮抗肌同步化连续发放活动,另有约10%患者表现为促动肌-拮抗肌交替收缩,单运动单元分析显示电冲动是集合性或同步化的,震颤发作期间募集相中新募集的运动单元有异常高的瞬间20~50Hz放电频率。 3.基因分析 对确诊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有重要意义。

  • 得了特发性震颤能治好吗

    这个是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许多患者表示自己曾经在网络上或者其他渠道上看见一些医疗机构发布的信息宣称特发性震颤是可以治愈的,并且说法夸大,就这个问题第四军医大学王学廉教授讲解到:特发性震颤目前是无法彻底根治和治愈的,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只有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理,以及针对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都是起到控制缓解症状的作用。药物多指西药为主,如盐酸阿罗洛尔、心得安、阿尔马尔等等。建议患者在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或者功能神经外科专家的评估下进行合理的药物调理。对于一些症状轻微的特发性震颤患者,平时应该多控制情绪

  • 特发性震颤有哪些护理方法

    一、生活注意:饮酒以后可以使症状减轻,但是一般也就维持2~4个小时,此后症状又会加重,所以饮酒不能治疗此病,反而使症状加重,应该严格限制。 二、加强锻炼:患者在康复期间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比如太极拳、体操。 三、饮食调理: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 四、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尿便浸渍和褥疮的发生。 五、预防并发症: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及采光等。根据季节、气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