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酒

外用药酒

  • 外用药酒配方

    配方如下: 透骨草,龙脑,凤仙衣,川乌,草乌,红花,寻骨风,独活,三七,威灵仙。花椒。肉桂。当归,细辛,泽兰各10克。1000亳升95%酒精避光泡制15天。 1、本品为外用药酒,严禁口服。 2、皮肤过敏,有开放性破损,溃烂部位不宜。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颈肩腰腿痛,跌打扭伤等引起的皮下淤血和肿痛。 其他外用药酒配方: 追风活络酒 配方:红曲、紫草、独活、红花、天麻、补骨脂(盐制)、血竭、 川芎、乳香、没药、秦苞谷20克,当归、防风各30克,木瓜、杜仲(盐 制)、小膝、北刘寄奴、制草乌、土鳖虫、白在各10

  • 跌打损伤外用药酒配方 化瘀酒

    主要药物:当归,柴胡,川芎各65克,黄芩,五灵脂,桃仁,赤芍药,苏木,续断,骨碎补,马钱子各30克,红花,三棱各20克,乳香15克。白酒5000毫升。 炮制方法:将马钱子炮去毛,骨碎补炒,炮去毛,与其余各药共压碎,用纱布袋盛贮,和白酒同放入干净瓷坛内,密封浸泡30天,压榨去渣,过滤即可使用。 用法用量:外用涂于患处。也可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20-40毫升。 功效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适应病症:适宜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不消,经络不舒,皮肉青紫等症。

  • 外用药酒有什么作用

    外用药酒一般是由活血化瘀、疗伤止痛及有消炎作用的中药,再加冰片、樟脑、麝香等配制而成。这些药物具有芳香走窜的特性,有较强的皮下组织渗透力,再与有活血、温散功能的酒相配,因此有很强的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祛除风湿、疗伤止痛的功效。 这些药酒擦在皮肤上,有交替出现阵阵温热和凉爽舒适之感,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组织缺氧和增强局部新陈代谢、以及消炎、止痛、消除肿胀均有明显的疗效。

  • 外用药酒五大技巧

    药酒是中医传统防病治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下面介绍一下外用药酒的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几大技巧,以提高药效。 涂擦时以温擦为宜,这样有利于药酒渗透到皮下组织,发挥药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按摩时间每次约15—2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每5次为一疗程。 外用药酒五大技巧 1.外用药酒多数为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类药物,因而切忌内服,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2.按摩手法宜先轻后重,临近结束时再逐渐减轻; 3.软组织损伤在2天内出现局部出血、红肿,如果在患处用力按摩,会使症状加重,故不宜使用;

  • 骨折外用药酒配方 风伤药酒

    药酒配方:四块瓦50g、蚤休75g、姜黄75g、山栀75g、茜叶30g、阿利藤15g、射干30g、云实30g、商陆15g、土黄柏75g、驳骨丹75g、蛇芍50g、星宿叶50g、毛茛50g、紫菀150g、冰片7.5g、百两金30g 用法用量:外擦,每日擦三次,连用一星期。 制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用适量的75%乙醇浸泡大约十日后,过滤取液,药渣加乙醇浸泡五日后,过滤,弃渣,两次药液合并,装瓶备用。

  • 跌打损伤外用药酒配方 红花药酒

    主要药物:红花,赤芍药,白芷,栀子,乳香,没药各15克,桃仁5克,大黄30克,黄酒或白酒适量。 炮制方法:将上药共研成极细末。用黄酒或白酒适量调成糊状。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干后取下再加酒调敷,连续敷用4-5次。 功效作用:活血化瘀,调气止痛,消肿。 适应病症:适用于急性扭伤之疼痛,肿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