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子

瓦楞子

  • 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 软坚散结

    本品辛能行散,入肝、脾经,能散肝郁,消痰滞而软坚积、散结聚。入肺经血分,又可活血化瘀。《本草纲目》曰:“咸走血而软坚,故瓦楞子能消血块,散痰积。

  • 瓦楞子药理作用

    1. 性味与归经 咸,平。归肺、胃、肝经。 2. 功能与主治 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用于顽痰积结,粘稠难咯,瘿瘤,瘰疬,瘕痞块,胃痛泛酸。 3. 用法与用量 9 ~15g ,宜先煎。 用于瘿瘤,瘰疬。瓦楞子味咸软坚,消顽痰,散郁结。治瘿瘤、痰核,常与海藻,昆布等同用,如《证治准绳疡医》含化丸。治痰火凝结之瘰疬,常配贝母、夏枯草、连翘等,以消痰清火散结。用于症瘕痞块。瓦楞子既可化瘀散结,又能消痰软坚,适宜于气滞血瘀及痰积所致的症瘕痞块,可单用,如《万氏家抄方》瓦垄子丸,也可与三棱、莪术、鳖甲等同用

  • 瓦楞子的介绍

    瓦楞子味咸,性平,属补益药。生瓦楞子软坚散结,消痰祛瘀,煅瓦楞子止胃酸过多。对于腹中症瘕癖痞、老淡积块,无名肿物,本品有软坚散结,消积块,祛瘀血的作用。瓦楞子可配合枳实、白术、生牡蛎、山查核、莱菔子、红花、亦芍,当归,桂枝、穿山甲,莪术等同用,注意随症加减。 对于胃脘疼痛,泛吐酸水(胃酸过多)等症。用煅瓦楞子有制酸、止痛的作用。常与高良姜、香附、吴茱萸、黄连、草豆蔻,木香,半夏,茯苓,元胡等同用。 近些年来,用煅瓦楞子配甘草(等分),共为细末,每次服两克,一日三次,温开水冲服,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

  • 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

    瓦楞子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及毛蚶的贝壳,瓦楞子别名蚶壳、瓦屋子、瓦垄子、蚶子壳、花蚬壳、瓦垄蛤皮、血蛤皮、毛蚶皮,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是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瓦楞子用药禁忌是无瘀血痰积者勿用瓦楞子。 药名:瓦楞子 功效分类:止咳药;祛痰药;散结药;止痛药。 科属分类:蚶科。 别名:蚶壳、瓦屋子、瓦垄子、蚶子壳、花蚬壳、瓦垄蛤皮、血蛤皮、毛蚶皮。 瓦楞子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经;脾经;胃经。 功效: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主治:瘰疬;瘿瘤;癥瘕痞块,顽痰久咳;胃痛吐酸;

  • 瓦楞子的营养价值 制酸止痛

    瓦楞子能制酸止痛,常配黄连、吴茱萸、乌贼骨、香附等同用;大便秘结者,可加生大黄;胃部喜暧者,可加高良姜;久病瘀滞者,可加延胡索、五灵脂。

  • 瓦楞子形态特征

    .魁蚶,贝壳斜卵圆形,坚厚,一般壳长80-104mm,高62-85mm,大者长可达122mm,高102mm。两壳合抱,左壳比右壳稍大,极膨胀,壳顶突出,向内弯曲,稍超过韧带面。韧带梭形,具黑褐色角质厚皮。背部两侧略呈钝角,壳前缘及肤缘均呈圆形;后缘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宽,平滑整齐,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44条较多见,生长轮脉明显,壳面白色。壳内面白色,铰合部直,铰合齿60-70枚,中间者细小直立,两端渐大而外斜。闭壳肌良明显,前痕小,卵形;后痕大呈梨形,外套痕明显,鳃黄赤色。壳边缘厚,有与放射

  • 胃痛吃什么好 瓦楞子甘草粥

    配料:煅瓦楞子20克,甘草10克,粳米100克。 制法:把煅瓦楞子、甘草研成粉,与粳米同煮成粥。 药用:每天3次,每次10克,温食。 说明:活血散淤、止酸止痛;对淤血胃痛、胃痛日久、血淤胃虚有疗效。

  • 瓦楞子的营养价值 散郁结

    瓦楞子味咸软坚,消顽痰,散郁结。治瘿瘤、痰核,常与海藻,昆布等同用。

  • 瓦楞子的生长环境

    1、毛蚶: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尤其喜在有溪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以山东半岛的羊角沟,河北的塘沽,辽宁的辽河口等处为多。 2、泥蚶:生活于浅海软泥滩中。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山东、浙江 、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皆有养殖。 3、魁蚶: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等地区。

  • 瓦楞子的营养价值 瓦楞子的营养成分

    瓦楞子含大量的碳酸钙,少量磷酸钙量在93%以上(按碳酸计算);尚含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及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