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
-
胃息肉术后的护理措施
胃息肉的手术治疗,摘除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内镜下行各种摘除法。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胃息肉术后的护理措施1、摘除息肉后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呕血、便血、有无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咽部有无水肿、疼痛、有无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改变。2、胃、十二指胃息肉摘除术后应禁食6h,6h后进流质饮食1天,继而进无渣半流质饮食3天。
-
胃息肉为什么会胃出血
1、长期腹泻:不少人有肠道黏膜过敏的恶习,例如在饮酒、吃辣椒或油腻食物或海鲜后就容易出现腹泻,更有甚者会无原因的出现腹泻,长期如此,肠道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炎症刺激导致肠道息肉生长。2、长期便秘:便秘是困扰很多人的难题,有些人经常是几天排便一次,导致粪便长期在肠道内储存,从而产生各种毒素,导致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最终肠道生长息肉。3、饮食因素:有研究发现,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结直
-
胃息肉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胃癌是中令人惧怕的胃病,而胃息肉虽然长的像胃癌,其实不是胃癌。但是如果不注意饮食,胃息肉很容易发生癌变。那么,胃息肉要怎么诊断呢?胃息肉的诊断方法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是通过X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被发现。胃息肉发生炎症时,则有胃炎样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胃灼热、腹泻等。息肉发生在贲门部时有吞咽阻挡感。发生在幽门管时,容易出现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腹痛腹胀
-
胃息肉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胃息肉手术后为利于伤口的愈合及体力恢复,需摄取含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之食物,如:蛋、肉类、鱼类、豆类、牛奶和水果、绿叶蔬菜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能全素。也就是说,食物的种类并不需特别的限制,不过,为了适应消化能力的减少,应在食物的量和质方面作适度的调整。胃息肉手术后的饮食护理大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仅供参考,患者要据医嘱执行饮食胃息肉手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一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
-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病因胃息肉是由于人体先天遗传易感病态因素,在后天的情绪、饮食、炎症、感染、免疫能力下降等因素刺激、诱发下形成胃息肉、胃息肉。由此导致复发、再生、癌变、家族人员相继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先天遗传易感病态因素得不到调整。这一根本的原因称之为致息理论。过去医界观点过去医界对胃息肉的成因有多种观点。如饮食因素、精神因素、功能因素等等说法不一,但都难以解释清楚息肉形成、再生、复发、恶变、易感人群相继发病的机理
-
胃息肉西医治疗
一、内镜治疗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1、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一般电流频率在300kHz以上,输出
-
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1如果自己患上了胃息肉这种疾病的话,不一定是必须要手术治疗,这个是得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症状来决定的,治疗胃窦炎疾病是有很多种方法的,除了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选择激光疗法。2还可以选择用微波灼除法、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氩离子凝固术、冷冻法、酒精注射法等治疗,但是在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症状来觉得,因为子胃息肉是有良性和恶性的,根据大小来选择方法治疗。3当自己治疗胃息肉疾病的时候光是药物治
-
增生性胃息肉怎么治疗
抑酸保护胃粘膜,平时注意休息,多喝米粥,忌食生冷饮食,戒烟戒酒戒饮料,不食过冷过热过油食物,胃肠疾病一般与饮食习惯有关,在症状改善后要避免诱发因素是主要的,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到正规医院治疗胃息肉,可以接受中医中药的治疗,建议您及时来医院接受检查,以全面了解症状,综合分析病情,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息肉电凝电切术,相对创伤小尽早手术,不要太担心。
-
胃息肉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胃息肉是临床上相当常见的病灶,一般人口中大约有2~3%有胃息肉.息肉其实就是赘肉,任何在平坦的胃黏膜上长出来的隆起物,均可称为胃息肉,大致可分为几类:增生性息肉:乃 常见之型态,约占所有胃息肉的85%,大多小於一公分,绝大多数不会变大,转变成恶性的比例很低(0~5%).胃底腺息肉:胃中第二常见之息肉,约占5%,乃胃底腺增生扩大之结果,多半没有临床意义.腺瘤性息肉:约占所有息肉的2%,虽不常见却是
-
胃息肉临床表现
检查1.实验室检查通过观察发现,合并黏膜糜烂或胃溃疡者大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2.其他检查(1)内镜检查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厘米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厘米。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生性息肉则与周围黏膜相似。内镜直视下活检及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性质及类型,同时可进行治疗。(2)X线钡餐检查表现为充盈缺损,该法对诊
-
胃息肉怎么治疗
1.内镜治疗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 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2微波灼除法:利用微波可使极性分子振动产生热效应的原理,而使组织凝固气化进行息肉灼除,且有止血作用,适用于直径小于2cm 的无蒂息肉,对较小息肉可
-
胃息肉是怎么回事
1、胃息肉是指胃粘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的病变。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患者一般不易察觉,多数是在做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时才被发现。2、胃息肉可单发或多发,如胃的部分黏膜或全部黏膜表面散布着大量大小不等的息肉称为胃息肉症。胃息肉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息肉又称息肉样腺瘤,其病变性质属于肿瘤性增生,可发生癌变。假性息肉则为炎性黏膜增生而形成的息肉。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胃息肉也可分成非肿瘤
-
得了胃息肉会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1)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病人没有任何不舒服;(2)有些患者可以出现吃饭少、腹胀、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等,但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是胃息肉引起,去除胃息肉之后,症状也未必会消失;(3)当胃息肉本身有炎症或发生坏死有出血时,可能有贫血,大便潜血试验(大便化验发现微量出血)阳性,出血多的也可以出现黑便。
-
胃息肉手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胃息肉手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一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胃息肉手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二第3日给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
-
胃息肉病理检查方法有哪些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不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一般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之后效果较好。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即宜手术治疗。胃息肉病理检查方法有哪些?胃息肉病理检查
-
胃息肉切除后要如何护理呢
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不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一般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之后效果较好。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即宜手术治疗。1、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2、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3、第3日给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每日6~7
-
胃息肉症状
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
-
胃息肉的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胃泡鼓音区、粪隐血试验、内镜检查、腹部平片、纤维胃镜检查、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胃基础胃酸分泌量测定(BAO)、胃总酸度测定、胃钡餐造影 1.实验室检查合并黏膜糜烂或胃溃疡者,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2.其他检查(1)内镜检查 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厘米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厘米。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
-
胃息肉是肿瘤吗 得了胃息肉有哪些症状
关于多发性胃息肉的治疗问题,胃肠病医院专家指出:多发性胃息肉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胃酸,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泻。胃里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正常胃粘膜由于粘膜周围萎缩,出现腔内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时,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现息肉状改变。增生性改变既可出现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状改变。多发性胃息肉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