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

  •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措施

    1、掌握适当的训练尺度、数量和方法。训练量不够,无明显效果;而训练过量又可造成肢体的损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肿胀、骨折脱位等等。所以必须掌握好这个尺度,训练量要适当。 2、训练应一步步来,不可操之过急。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轻到重。训练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任何训练都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有时训练中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如果训练时发生严重疼痛,休息后又不消失,常常是损伤的信号,要停止训练。如果训练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下肢浮

  • 小儿麻痹后遗症残疾能预防吗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其发生或者减轻其危害程度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①在患病以后要及时找医生看病,不能拖延。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和训练。比如按摩、针灸、肢体运动功能练习等。 ②休息时保持肢体在良好的位置上,并且要经常变换肢体的姿势和位置,以避免形成不良的肢体畸形,比如患儿长期围坐在床上就容易造成脊柱弯曲、双下肢关节伸不直、腿弯曲、脚变形等残疾,为避免这些残疾就不应该让患儿长坐不动。 ③经常活动患肢的关节。患儿的肢体长久不动会慢慢变细,严重时肢体还会弯曲变形。防止的办法

  •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如何表现

    一、麻痹症后遗症的表现还表现在脚,脚也可以发生各种畸形,例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内翻用脚背外侧走路等。 二、另外,身体其他处也可发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弯曲畸形、骨盆的倾斜畸形等等。 三、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等均为麻痹症后遗症的表现。 四、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肢体变形、上下肢活动困难、关节不稳定、双侧肢体不等长等。

  • 猴骨等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处方] 猴骨、前胡各6克,桂枝、甘草各3克,木通、过山虎各12 克。木瓜、松节各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疗效] 用上药治疗小儿麻痹症瘫痪期患儿2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7岁,最小者7个月,均在发病后3 个月内服药,一般疗程为10-30 天,大多数在10 天左右即可见效。经复查全部治愈。

  •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可以结婚生育吗

    年轻人交异性朋友,进而结婚、组成家庭,生儿育女是人天性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和健康人一样,也需要交朋友、结婚、组成家庭,这是毫无疑问的,医学专家早已指出小儿麻痹后遗症残疾人家庭生活能力和健全人是一样的,而且这种疾病并不遗传给下一代。但是由于存在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残疾,他们确实在交异型朋友、实现家庭生活的愿望上存在一定困难,很需要大家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许多工作单位和社区关心残疾人,为他们牵线搭桥介绍对象,有的组织残疾青年联谊会,为他们扩大接触面,还有的地方建立了残疾人婚

  • 小儿麻痹后遗症发病时会什么危害

    1、呼吸系统异常:多发生于延髓麻痹后,可出现继发性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等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及胸疼等症状。 2、关节异常:小儿麻痹症会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瘫痪,若肢体长时间不活动就会造成患肢骨骼、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发育迟缓,甚至退化,而导致患肢短小、细瘦,甚至发生脱位,最终影响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 3、足内翻:小儿麻痹症可引起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支配足外翻的肌肉出现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外侧无力,而内侧有力,便会形成足内翻,影响患儿站立和行走

  • 小儿麻痹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是由一组亲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使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脊髓损害以腰段颈椎为主。脑干或大脑也可被侵袭。神经原受毁坏,瘫痪不能恢复;如充血水肿挤压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复。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 本病好发5岁以下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在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农村多于城市,人群中感染,季节以夏秋两季(6-9月)多见。传染原是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以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染。本病主要以预

  • 小儿麻痹后遗症治疗

    专家表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过程虽然相对复杂,但是该疾病并不是不治之症,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介绍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科学疗法: 心理治疗: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对其进行开导,保持好的心态;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活动,多于常人解除,解除心理阴影,对治疗有着很大的作用。 运动疗法: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做一些体育运动,或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来活动关节,增强身体体质,增加有氧运动,促进血液的循环。 理疗:理疗是应用电、光、声、热等物理因子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

  • 生黄芪等治小儿麻痹后遗症

    [方剂] 生黄芪30克,党参20 克,全不归、路路通、淫羊藿、巴戟肉、杜仲、川续断各15克,炙甘草6克。 [加减] 四肢冷者,加土鳖虫、血蝎、全虫各5克;若畸型者,加红花、桃仁、骨碎补各10克;若肌萎缩重者,加鸡血藤、漏芦各2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温服,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验证] 用本方治疗小儿麻痹症后期肢体瘫痪患者85例,其中基本治愈者60例;显效者9例,有效者3 例;无效者3例中,治愈的60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15例,2个疗程治愈者20例,3个疗程治愈者1

  •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隔离,至少到起病后40天,避免劳累,肌痛处可局部湿热敷以减轻疼痛,瘫痪肢体应置于功能位置,以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注意营养及体液平衡,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发热高,中毒症状重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肌注丙种球蛋白制剂,每日3~6ml 连续2~3天,重症患者可予强的松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一般用3~5日,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 2.呼吸障碍的处理: 重症患者常出现呼吸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往往是引起死亡的主因,首先要分清呼吸障碍的原因,积极抢救,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缺氧而烦

  • 刮痧能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吗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主要表现 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肢体变形、上下肢活动困难、关节不稳定、双侧肢体不等长等。例如以下肢来说,两侧肢体不一样长,患肢细小、走路瘸,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脚也可以发生各种畸形,例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内翻用脚背外侧走路等。另外,身体其他部位也可发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弯曲畸形、骨盆的倾斜畸形等。 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有上肢、下肢同时瘫痪;但以下肢为多见。上肢主要表现为举臂困难,伸屈肘无力,腕下垂等

  •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是什么

    很多疾病中,小儿麻痹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了,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会了解各种小儿疾病的症状,甚至包括小儿麻痹症。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怎样更好地配合医生经行预防和治疗。那么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是什么呢? 一般,常见的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有: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1、前驱期小儿麻痹症的症状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2、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峰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

  •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刮痧疗法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有上肢、下肢同时瘫痪;但以下肢为多见。上肢主要表现为举臂困难,伸屈肘无力,腕下垂等。下肢主要表现为抬腿困难,膝反屈,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 (二)治法 (1)选穴①上肢瘫痪:颈夹脊、臑俞、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台谷。 ②下肢瘫痪:腰夹脊、环跳、殷门、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颈夹脊:在颈部,当第一颈椎至第七颈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O.5寸,一侧7个穴位。 臑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

  • 小儿麻痹后遗症治疗应选取什么方法

    一、推拿疗法:在瘫痪肢体上以滚法来回滚,按揉松弛关节,搓有关脊柱及肢体,并在局部以擦法擦热。 二、功能锻炼:瘫痪重不能活动的肢体,可先按摩、推拿,促进患肢血循环,改善肌肉营养及神经调节,增强肌力。患肢能作轻微动作而肌力极差者,可助其作伸屈、外展、内收等被动动作。肢体已能活动而肌力仍差时,鼓励患者作自动运动,进行体育疗法,借助体疗工具锻炼肌力和矫正畸形。 三、理疗:可采用水疗、电疗、蜡疗、光疗等促使病肌松弛,增进局部血流和炎症吸收。 四、其他治疗方法:可用拔罐及中药熏洗、外敷以促进瘫痪肢体恢复。另有报导应用

  • 马乌起痿膏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

    [处方] 马钱子、川乌、草乌、当归、红花、桃仁、黄芪、穿山甲、地鳌虫各等份。上肢加桂枝、生姜黄,下肢加牛膝、木瓜。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人蜂蜜调匀成软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适量,平摊于纱布上,贴敷患肢关节部和循经取穴上(一般各取2或3个穴位),外用纱布包扎固定。并常用热水袋置药上热熨之。每日换药l次。 [功效] 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验证] 治疗50例,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备注] 笔者经验方。注意患部保暖,加强功能锻炼。

  •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

    (1)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向内弯或者向外弯等均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 (2)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肢体变形、上下肢活动困难、关节不稳定、双侧肢体不等长等。 (3)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症状也在脚,脚都能畸形,如走路时脚跟不能落地或脚不落地,也可能是马蹄内翻足侧走。 另外,身体其他处也可发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弯曲畸形、骨盆的倾斜畸形等等。

  •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常见危害

    一、关节异常:小儿麻痹症会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瘫痪,若肢体长时间不活动就会造成患肢骨骼、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发育迟缓,甚至退化,而导致患肢短小、细瘦,甚至发生脱位,最终影响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 二、呼吸系统异常:多发生于延髓麻痹后,可出现继发性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等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及胸疼等症状。 三、足内翻:小儿麻痹症可引起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支配足外翻的肌肉出现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外侧无力,而内侧有力,便会形成足内翻,影响患儿站立和行走

  •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医学界一般认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会在小儿麻痹症发病后两年留下,之后病情不再发展,但也并不容易好转。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发病的结果造成患儿的肢体终生残疾,影响患儿的生活、生长和发育成熟。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 我院专家说,小儿麻痹康复康复训练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或补偿儿麻后遗症患者已丧失的运动功能,进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动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早日回归社会。 我院专家说,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最好

  •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能不能结婚生子

    年轻人交异性朋友,进而结婚、组成家庭,生儿育女是人天性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和健康人一样,也需要交朋友、结婚、组成家庭,这是毫无疑问的,医学专家早已指出小儿麻痹后遗症残疾人家庭生活能力和健全人是一样的,而且这种疾病并不遗传给下一代。但是由于存在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残疾,他们确实在交异型朋友、实现家庭生活的愿望上存在一定困难,很需要大家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许多工作单位和社区关心残疾人,为他们牵线搭桥介绍对象,有的组织残疾青年联谊会,为他们扩大接触面,还有的地方建立了残疾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