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
小儿推拿寒湿泄泻 小儿泄泻预防调理
1.小儿泄泻以夏秋季多发,以一岁半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在饮食上应以少食为主,以清淡,细软和易消化食物为宜。 2.可在煮粥时加些薏米,山药,以健脾护胃,利水止泻。 3.要注意保持清洁,注意观察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的变化,可外用金霉素软膏以防溃破。
-
小儿推拿用的什么粉 生姜汁
生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蘸生姜汁进行推拿,可增强治疗风寒感冒,头痛无汗,背冷项强,咳喘,胃寒呕吐,腹部冷疼等病症的效果。
-
小儿推拿感冒咳嗽手法图解 小儿感冒咳嗽推拿哪里
主要症状:初起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头身疼痛,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疗原则:散寒宣肺,止咳化痰。 推拿穴位: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膻中,揉肺俞。
-
宝宝拉肚子半个月了还不好怎么办 第五步:小儿推拿止泻
宝宝拉肚子半个月了还不好,家长可以在宝宝没有哭闹的时候给宝宝进行小儿推拿,小儿推拿适合0-6岁的宝宝,长期推拿不仅能够让宝宝拉肚子的症状好转,还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令宝宝食欲增加、身体强壮。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上。 操作:让患儿取坐位,用右手的拇指螺纹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在患儿拇指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用力要均匀,频率保存在每分钟200次左右。 位置:大肠穴位于食指靠近拇指一侧的边缘,长度为从指尖到指根。 操作:用右手的拇指边缘或者食指、中指两指指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做由指尖推向指
-
小儿食积的症状 食积小儿推拿
位置:脾经、胃经都位于拇指的桡侧面。 手法:清补脾胃就是在这个桡侧面上,由上到下,由下到上来回推,这就叫清补,一般可以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胃、补气血、清热利湿、和胃降逆、化痰止呕的功效。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呕吐、四肢无力等。 位置: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的中央。 手法:顺时针按揉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清热的功效,一般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揉板门没有什么副作用,如果孩子没有什么不适,日常揉揉这个穴位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脾胃的保健作用。
-
新生儿黄疸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黄疸注意
阴黄在治疗时,宜温养脾肾;阳黄则要注意平和胃气,其病在表,可用发汗透表的方法;其病在里,宜用通利大小便的方法。
-
小儿推拿治疗鹅口疮
1、风热侵袭 以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疡为主,甚则满口糜烂,或疱疹转为溃疡,周围焮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伴发热,汗出、咽喉肿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法重点:掐揉总筋,分推手阴阳,清天河水。加推天柱骨1~3分钟,捏挤大椎10次,点曲池1分钟,天门入虎口10次。 2、心脾积热 以舌上、舌边溃疡为主,色红疼痛,心烦不安,夜啼,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而痛,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洪大,指纹绛。治宜清心泻火。 方法重点:清心经,清天河水,清胃,清小肠。加清脾经、退下六腑各1~3分钟,
-
小儿推拿血海的好处有哪些
屈膝,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属足太阴脾经的经穴。用拇指指端或指腹的前1/3处用力,稍着力按揉血海10-30次,称按揉血海。血海位于脾经循行线上,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痒,健脾化湿之功,故作用于治疗风疹,湿疹,荨麻疹,膝痛,腹胀,四肢抽搐等病症。
-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偏方 小儿推拿方法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
-
发高烧怎么办 小儿推拿退高烧
小儿高热不退可以使用小儿推拿退烧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其治疗的基础手法为:推攒竹穴200次,推坎宫穴200次,揉双侧太阳穴各1分钟,泻肺经200次,泻天河水200次;如果是风寒高烧可加推三关穴100次,拿捏风池穴1分钟;如果是风热引起的高烧不退可以将泻天河水增加到400次,然后加推脊柱10次。
-
小儿推拿注意什么 规范化的治疗过程
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主要以推、揉为主,操作次数较多、时间较长,应当严格的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中途中断或者减少操作时间,应当保证充足持续的刺激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普通病症每日治疗1次,3-6次为一个疗程,如果是病情严重的儿童可每日治疗两次。
-
小儿推拿的特点
小儿推拿操作简单,不需要药品及医疗设备,只是依靠家长的双手在小儿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易学易懂,几次操作练习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 小儿推拿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
小儿推拿治疗积食 运内八卦300次
运内八卦的作用与揉板门的作用相似,也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尖在宝宝的掌心外围区域做顺时针方向运动,力度要非常轻柔,划过掌面有一种痒痒的感觉最好。
-
孩子高烧不退怎么办 小儿推拿退烧
6岁以下的小孩高烧的时候使用小儿推拿退烧法效果非常明显,其推拿的基础手法为:推攒竹穴200次,推坎宫穴200次,揉双侧太阳穴各1分钟,泻肺经200次,泻天河水200次;如果是风寒高烧可加推三关穴100次,拿捏风池穴1分钟;如果是风热引起的高烧不退可以将泻天河水增加到400次,然后加推脊柱10次。
-
小儿肺经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推拿肺经注意
如果小儿有腹泻的症状,则少推清肺经或不推,以免加剧病情;推肺经与退下六腑相结合,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
-
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
1、小儿推拿对秋季腹泻(湿热泻)很有效,多年来临床治疗秋季腹泻的经验,推拿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发展,防止脱水现象发生,一般治疗1-2天发烧、呕吐停止,大便次数明显减少,3天大便可控制在4次以下,4-5天痊愈。 2、小儿推调理秋季腹泻(湿热泻)原则: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3、小儿推拿穴位:清脾经、清胃经、清大小肠、退六腑、顺揉中脘、顺摩腹、推下七节骨、分推腹阴阳、捏脊、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推天柱骨,揉脾、胃俞,如果腹泻严重时,配合艾灸肚脐,关元,肾俞,大肠腧,一般配合艾灸,3天一定起效。 4、推拿疗法治疗
-
小儿推拿可以治肺炎吗 风邪闭肺型肺炎推拿手法
主证:发热,咳嗽气急,痰稠黏黄,气促鼻煽,面红唇赤,咽红,指纹青紫。 推拿手法:清肺经100次,清天河水100次,运内八卦50次,推小横纹50次,揉掌小横纹5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清天河水可清热解表,疏风宣肺;运内八卦,宽胸利膈,理气化痰;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可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加减:咳甚痰多胸闷者,加推脾经,揉膻中。
-
宝宝一岁感冒咳嗽流鼻涕喉咙有痰怎么办 小儿推拿
位置: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方法: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一般为300次。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线。 操作方法:用试纸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机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推六腑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孩子单纯咳嗽不发烧,可以配合推三关,一天3次。有消炎镇咳的效果。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中指推前臂靠小拇指那一侧直线,自肘推向腕。 位置:内八卦是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内2/3处为半径,画一圈,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操作方法:用运法,顺时针方向运100次,叫做顺云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成
-
小儿推拿脾胃虚弱手法 揉脐50-100次
推拿者用中指指端或掌根揉小儿肚脐,或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抓住其肚脐抖50-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