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

  • 腮腺炎小儿推拿手法 腮腺炎主要症状

    染病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热,肌痛乏力,恶心呕吐的症状;发热症状出现后会出现局部症状,开始时是腮腺部位有疼痛感,并逐渐肿大,或左侧,或右侧,或两侧齐发。

  • 拿风池小儿推拿手法 拿风池的作用

    拿风池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主治小儿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等病症。对外感或风湿所致头痛,身痛,颈强等,有良好止痛效果。对头晕目眩,流涕,流泪等有效;此外擦风池还能预防感冒,醒脑明目,具有保健功效。

  • 小儿推拿手法

    根据中医理论,小儿推拿是通过小儿身体的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为如下:1、推法。推法指的是用指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移动的手法。推法可分为三种,一是补法,即向心推,由小指尖推向小指根;二是泻法,即离心推,由无名指根推向无名指尖;三是平补平泻法,即来回推。2、揉法。揉法指的是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

  • 小儿推拿手法图解 按揉法

    含义:揉法和按法都是针对穴位“点”上的操作手法,揉法常和按法搭配使用,称为按揉法,这样效果更佳。操作方法: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鱼际揉法,分别用手指指腹、手掌、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揉动。揉法是在穴位点上揉动,力道比推法要稍微重一点,揉动的时候,手指与接触的穴位不分离。揉的时候速度要快,保持频率在每分钟160次左右;按法是用拇指或手掌的掌根按在穴位上,再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的方法,往往取穴时要下压到穴位

  •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之分法、合法

    分法与合法为小而推拿中的两个向反的手法,用双手的拇指从选定的穴位处向两侧分推即为分法;相反,用双手的拇指从选定的穴位处有两端向中间合推的方法叫做合法。

  •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在给小儿进行推拿的时候应该兼顾到小儿身体的特点,要求手法柔和、均匀、持久、有力。可以通过长期的练习,尽可能的做到手法轻快而不浮,平稳而不乱。

  • 拿风池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风池的准确位置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后发际上0.5寸处的凹陷处。

  •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之运法

    小儿推拿之运法多适用于小儿身上面型穴位,如运八卦、运土入水等。在操作的过程主要是使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的指腹螺纹面,由此往彼在穴位上做弧形或者环形的推动,一般在运的过程中保存需要保持一个均均匀的力度,每分钟保持频率约15--200次左右。

  • 15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1.脾经 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罗纹面。循拇指桡侧边缘由指尖向指跟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自指跟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来回直推为平补平泻。亦有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为补的,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2.肝经 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肝经;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称清肝经,反之亦为补。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

  • 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捏法

    含义:捏法分为二指捏和三指捏两种,捏法中最常见的是捏脊法,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身健体等作用。操作方法:二指捏是用食指指侧横抵在皮肤上,大拇指放在旁边的皮肤上。两个手指共同拿捏皮肤,边捏遍前进。三指捏的捏法和二指捏一样,只是多一个中指同时发力。举例:比如积食时,可以捏脊5~10遍,捏脊法对消化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风寒感冒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处方

    治则:解肌散寒。推拿处方:揉风池,风府,双凤展翅,揉小天心,拿列缺,黄蜂入洞,拿肩井。

  • 疝气小儿推拿手法 清肝经100次

    患儿抱坐位或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的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从患儿是直接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 风寒感冒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风寒感冒推拿方解

    风池,风府为汗法必取之穴;黄蜂入洞温而散寒,配小天心,一窝风通经络,解肌表,可奏发汗祛邪之功;双凤展翅为温肺散寒要法,列缺宣肺散寒,拿肩井升提以助诸穴,如此治疗汗出,肌解,邪去儿安,但手法宜重,疗效方佳。

  • 小儿推拿风池的作用 拿风池小儿推拿手法

    按摩者用拇指与食指合作,将两侧风池穴同时捏而提之,称为拿风池。拿5-10次。也可用拇指螺纹面由上而下采用擦法。

  • 腮腺炎小儿推拿手法 腮腺炎推拿配穴

    分阴阳1分钟;推上三关1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推拿功效:分阴阳可平衡阴阳;推上三关与推下六腑两穴相结合,并采用上少下多的方式,可助气活血,达到消肿的目的;揉二人上马可让体热下行,通过小便从体内排泄出去。

  • 小儿推拿手法

    1、脾经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2、胃经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主治:腹泻、呕吐。操作:直推300次。3、肺经位置:无名指螺纹面。主治:胸闷、咳喘。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4、小肠位置:小指尺侧缘。主治:遗尿、尿

  •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之推法

    推法是小儿推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用拇指的桡侧端(拇指外侧)或者是中指的指腹,在小儿特定的穴位上做直线推。注意在推的过程中保存直线,不可歪斜,用力咬保存均匀柔和,频率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