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 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区别

    病毒性脑膜炎: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或有皮疹。年长儿眼球后痛、颈、背、下肢痛及痛觉异常;婴儿则为哭闹、烦躁,但意识清楚,无抽搐或颈强直。 病毒性脑炎:不同病因引起的脑炎表现不同,可见以下几种类型: a、病初症状轻,迅速陷入昏迷继而死亡; b、病初即高热,频繁抽搐,异常动作或幻觉,其间有短暂清醒期; c、病初轻微发热、头痛、轻度鼻咽炎、腹痛、恶心、呕吐等,继而体温逐渐上升后,精神萎靡,反应迟钝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1.新生儿 应注意常有败血症或神经系统先天性缺陷。询问儿母有无重症感染、绒毛膜炎、

  • 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

    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既往多称为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简称化脑,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15岁以下的儿童病例占绝大多数。近年来,随着以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化脑的预后已大为改观,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神经系统后遗症也较为常见。早期诊断和恰当干预是降低本病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 新生儿化脑的常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年龄在1个月以上小儿的化脑多由B型噬血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奈瑟脑膜炎双球菌引

  • 患上细菌性脑膜炎怎么治疗?

    1、一般处理。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控制癫痫发作,特别注意的是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低钠可加重脑水肿;积极抗颅内压增高和抗休克;若出现血管内凝聚现象时应及时给予肝素化治疗等。血化验和培养应即刻采取,随后保留输液通路;应作急症头颅CT检查,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 一般治疗安静卧床,注意消毒隔离,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吸痰。抗惊厥可用安定0.1-0.2mg/kg静注(每次至多10mg);苯巴比妥钠5-7mg/kg肌注、静注各半量;苯妥英钠6mg/kg静注,必要时可重复,尽早改口服;副醛0.3m

  • 细菌性脑膜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很多人都还不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其实,细菌性脑膜炎属于一种脑系疾病,这种病在通常情况下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不过随着该病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老年人,就连更青少年儿童也会很容易患上此病。尤其是婴幼儿。 流感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感所引发的各类并发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等。肺炎球菌是引起小儿细菌性脑膜炎中很严重的一种,很容易导致儿童死亡。在幸存者中常可造成终身残疾的后遗症,如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其比率也比其他两种细菌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高。 肺炎球菌通常在健康儿童与成人的鼻、咽部

  • 细菌性脑膜炎早期有哪些症状?

    1、前驱症状:多数患儿急性起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前驱感染。奈瑟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所致的流行性脑膜炎起病急骤,迅速出现皮肤瘀点、瘀斑、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2、中毒症状:为全身感染或菌血症期所出现的非神经系统症状。可表现高热、精神萎靡、易激惹、疲乏、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年龄越小,临床症状和体征越缺乏特异性,往往仅表现拒食、嗜睡、面色苍灰、烦躁哭闹或目光呆滞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前囟膨隆等,可伴有血压增高、

  • 什么是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又称化脓性脑膜炎。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昏迷,婴儿可有前囱隆起、颈项强直,并有化脓性脑脊液变化。在3个月至2岁的婴儿中,症状与体征较难预料。发热,呕吐,易激惹,抽搐发作,尖声哭闹以及囟门膨起或绷紧均属常见;可能不见颈项强直。在婴幼儿中,可在数日后发生硬脑膜下积液,其典型体征是抽搐发作,持续发热与头围增大。通过冠状缝穿刺,可取得蛋白质含量高的硬膜下腔积液。 常规免疫接种可以防止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免疫接种

  • 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及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由于本病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应及早采用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抗生素剂量要足,必须静脉注射。(1)不明病原菌时,目前主张选用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每天100mg/kg,或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每日200mg/kg,治疗10~14d;(2)病原菌明确后,根据不同的致病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3)用药时间掌握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正常,脑脊液正常后,再用药3~5d。 对症和支持疗法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处理高热,控制惊厥和感染性休克;(

  • 细菌性脑膜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其实,细菌性脑膜炎属于一种脑系疾病,这种病在通常情况下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不过随着该病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老年人,就连更青少年儿童也会很容易患上此病。尤其是婴幼儿。 流感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感所引发的各类并发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等。肺炎球菌是引起小儿细菌性脑膜炎中很严重的一种,很容易导致儿童死亡。在幸存者中常可造成终身残疾的后遗症,如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其比率也比其他两种细菌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高。 肺炎球菌通常在健康儿童与成人的鼻、咽部发现,调查显示,至少有1/4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

  • 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如果不尽早发现治疗,很可能造成宝宝的智力损伤,有的时候,毛膜炎有些类似感冒,需要妈妈们警惕,宝宝的事情不要耽误。 从理论上讲,所有细菌都可以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球菌所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最多见。人群中有5%左右的人其鼻咽部存在细菌性脑膜炎双球菌,这些细菌性脑膜炎双球菌可以通过呼吸飞沫或者密切接触在人群中传播。而在成人中,肺炎双球菌是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因。 但感染这些细菌是否一定会导致细菌性脑膜炎发作呢?不一定,细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和病原菌之间的相

  • 细菌性脑膜炎饮食上注意事项

    细菌型脑膜炎在我国发病率非常的高,这种疾病,以老年人居多,患上这种疾病以后,病人往往经过了大病初愈,身体非常的虚弱,这时候应该加强营养的及时补充,下面带来的文章就是,细菌型脑膜炎吃什么好。 1、细菌型脑膜炎的病人多体质衰弱,营养状况差,在饮食方便尤为需要重视,正确的饮食护理有助于细菌型脑膜炎病人的康复,细菌型脑膜炎病人需要补充具有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同时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必要的时候,可以给病人输一些高蛋白的营养液,以增强病人的抗病体质。 2、在饮食中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

  •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 bacterial meningitis)为小儿常见急重症,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新生儿最常见的病原体为B组链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儿童则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为常见。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常见为血行播散,局部组织感染如中耳炎等弥散至脑膜,以及外伤等造成细菌直接进入脑膜引起脑膜炎。 【诊断】 (一)症状 1.婴儿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如淡漠、烦躁、嗜睡、尖叫、拒奶、眼神发直,多有发热。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前囟隆起常是晚期表现。

  • 细菌性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80%的细菌性脑膜炎由以下三类细菌感染所致,即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并且可寄生在人体鼻和呼吸道内而不产生危害。偶尔这些病原菌可在没有明确诱因条件下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也可由头颅穿通伤或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所致。细菌性脑膜炎较易发生在嗜酒、脾切除术后、慢性耳和鼻感染患者,以及肺炎球菌肺炎和镰状细胞贫血患者。 较少见的致脑膜炎细菌有埃希大肠杆菌(结肠和粪便中可发现)和克雷白杆菌。这些细菌感染可发生在头颅损伤、脑或脊髓手术后、广泛的血液系统感染或医源性感

  • 细菌性脑膜炎有什么后遗症

    1.1、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 1.2、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病人死亡。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

  • 细菌性脑膜炎会传染的吗

    脑膜炎是脑部发炎现象,脑膜就是覆盖在脑与脊髓外面的薄膜。这种脑膜共有三层,第一层是外面的薄膜,叫做硬脑膜,硬脑膜与颅骨相连;第二层是蛛网膜。 最后一层是最内层,名叫软脑膜,软脑膜附在脑上,这些薄膜发生感染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入所致。感染侵及脑膜的途径有数种。例如,感染原可从受到感染的肺部等身体其他部位。 经由血流扩散蔓延。它们也可从受感染的耳朵或鼻窦,经由颅骨的空隙扩散蔓延进入脑子。

  • 细菌性脑膜炎的注意事项

    1.新生儿应注意常有败血症或神经系统先天性缺陷。询问儿母有无重症感染、绒毛膜炎、早期破水、产程过长或产道感染史。注意患儿体温高低,有无吸吮困难、呕吐、腹泻、活动减少、哭声尖或不哭、烦躁不安、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困难、阵发性窒息、惊厥、黄疸、发绀等情况。 2.婴儿和儿童应注意病前数日有无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常为急性起病,易激动,突然尖叫,呆视,发热,头痛,呕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惊厥,嗜睡,谵妄,昏迷。仔细检查有无外耳道溢脓和乳突炎,皮肤淤点,脓疱疹,心跳快,脉细弱,血压低,呼吸节律不齐,瞳孔大小不等,肝脾

  • 细菌性脑膜炎的检查

    1、周围血象检查: 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总数可以不高,但中性分类常增加。 2、脑脊液检查: 典型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或脓样,压力增高,蛋白定量明显增高,可达1000~5000mg/L或以上,糖含量降低,一般在0.055~0.1mmol/L,甚至更低。测定脑脊液含量时应同时测定血糖,因脑膜炎加重糖尿病时可使脑脊液中糖含量升高或正常。氯化物降低。白细胞总数多为(500~1000)×106/L,中性为主。革兰涂片和细菌培养可发现相应致病菌。 3、影像学检查:一般应在开始治疗后,病情稳定了再进行。

  • 细菌性脑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周围血象检查 老年由于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总数可以不高,但中性分类常增加。 2、脑脊液检查 典型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或脓样,压力增高,蛋白定量明显增高,可达1000~5000mg/L或以上,糖含量降低,一般在 0.055~0.1mmol/L,甚至更低,测定脑脊液含量时应同时测定血糖,因脑膜炎加重糖尿病时可使脑脊液中糖含量升高或正常,氯化物降低,白细胞总 数多为(500~1000)×106/L,中性为主,革兰涂片和细菌培养可发现相应致病菌。 3、影像学检查 一般应在开始治疗后,病情稳定了再进行,鼻

  • 细菌性脑膜炎的预防

    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感染性特征,我们要有效地进行预防的话,首先一定要保持健康的免疫系统,应食用低脂肪、高纤维有营养的食谱,尽量避免吃糖和加工食物,维生素也很有作用。维生素A(每天2500~10000国际单位),复方维生素B(500毫克一天3次服用),维生素C(每天500~2000毫克)。 1、早期发现,就地隔离治疗。 2、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 3、药物预防:在流脑流行时,凡具有发热伴头痛;精神萎靡;急性咽炎;皮肤、口腔黏膜出血等四项中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