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
小儿猩红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猩红热方剂一。 【组成】板蓝根10克生石膏18克竹叶3克赤芍5克丹皮3克芦根10克生地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清热解毒,泻热滋阴。 【主治】猩红热。毒疹已出,仍高热,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可见腐物附着,时或谵语,舌质红或绛有芒刺、中心老黄苔,脉洪数。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猩红热方剂二。 【组成】连翘15克双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
-
猩红热好了会复发吗 治疗猩红热的注意事项
在病情流行期间,应当避免儿童到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活动。如果出现疑似发病症状,家长不要再送孩子上学或者托儿所,及时到医院就诊,轻者可在家中隔离治疗休养,一定要隔离。并且注意休息,要让儿童尽可能的卧床休息,安心养病,以便早日康复。 患儿日常用品应当及时进行消毒,衣被要洗晒,用具可以暴晒,至少30分钟,食具煮沸消毒。孩子的疾、鼻涕要吐或移在纸里烧掉,用过的脏手绢要用开水煮烫。 另外,孩子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保持卫生和环境安静。 猩红热发病期间可以伴有皮疹瘙痒等症状,家长应当给患
-
猩红热如何鉴别?
1.猩红热咽峡炎与其他咽峡炎鉴别 在出皮疹前咽峡炎与一般急性咽喉炎无法区别,但须注意,猩红热与白喉有合并存在的可能,应仔细进行细菌学检查。白喉患者的咽峡炎比猩红热患者轻,假膜较坚韧且不易抹掉,而猩红热患者咽部脓性分泌物容易被抹掉。 2.猩红热皮疹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鉴别 (1)风疹:(rubella,German measles)又称“风痧”,痧子等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
-
猩红热如何鉴别诊断
1.猩红热咽峡炎与其他咽峡炎鉴别 在出皮疹前咽峡炎与一般急性咽喉炎无法区别。白喉患者的咽峡炎比猩红热患者轻,假膜较坚韧且不易抹掉,而猩红热患者咽部脓性分泌物容易被抹掉。但须注意,猩红热与白喉有合并存在的可能,应仔细进行细菌学检查。 2.猩红热皮疹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鉴别 (1)麻疹: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疹在发热第4天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为暗红色斑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面部皮疹多于躯干部。有科氏斑,无草莓舌、杨梅舌。 (2)风疹:起病第1天即出皮疹。开始呈麻疹样,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成片,类似猩
-
请问猩红热的发病有何特点
正常人鼻咽部、皮肤可带菌。 猩红热病人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的传染性最强,脱 皮时期的皮屑无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偶可通过污染的牛奶 或其他食物传播。个别情况下,病菌可由皮肤伤口或产妇产道侵 人,而引起“外科猩红热”或“产科猩红热”。人群易感性人对猩红热普遍易感,感染后人体可产生 抗菌免疫力和抗毒免疫力。流行特征猩红热系温带疾病,热带、寒带少见。在我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
-
猩红热的病原是什么
P型溶血性链球菌直径0.6-1.0/zm,呈链状排列。该菌革兰 染色阳性,球形或卵圆形,无芽胞,无鞭毛,在有血或血清的培 养基中生长良好。A组链球菌约有80多种血清型。任何一种血 清型的A组菌,只要能产生足够的红疹毒素,都可以引起猩红 热。A组链球菌大多可数可产生毒素和酶类,构成此菌的致病 力,如红疼毒素(erythrogenictoxin),该毒素至少有三种不同的 抗原性,可使易感者数次患猩红热。该菌体外抵抗力强,加热 60尤30分钟即被杀死,在0.2%〜0.5%升汞或0.5%石炭酸溶液 中15分钟即死
-
不同时期小儿猩红热的治疗偏方
(一)发热期 [常见症状] 发热,恶寒,头痛,咽喉赤痛,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病症分析] 本病初期发热恶寒,基本属于邪在卫分之一种。惟咽喉赤痛明显,则又与总论中邪在皮毛之卫分证不尽相同。 [治法] 辛凉解表 [方药] 甘桔汤加味牛蒡子6克、薄荷3克、连翘4. 5克、桔梗4.5克、 生甘草3克、荆芥4.5克、芦根l5克。 [方解] 荆芥、薄荷、牛蒡子,透发风热疫毒以透疹;生甘草、桔梗,宣肺气,利咽喉;连翘去邪热,解疫毒;芦根清肺、润肺,保津液。 [加减法] 恶寒重,加防风4. 5克、淡豆豉6克、葱白
-
猩红热样皮疹检查诊断
1、骤起发热,咽峡炎,草莓舌或杨梅舌,口周苍白,皮肤皱褶处有皮折红线。 2、发热1—2天内出疹,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压之退色,2~5天后消退。 3、退疹1周内皮肤有脱屑或脱皮。 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 5、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分离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6、咽拭子涂片免疫荧光法查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7、红疹退色试验呈阳性。 8、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恢复期成阴性。
-
猩红热有什么症状
本病潜伏期2~5天,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若细菌是从咽部侵入的,则扁桃体红肿,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粘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至性瘀点。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后1天发疹,依次于颈、胸、躯干、四肢出现细小密集的红斑、压之褪色,约36小时内遍及全身。肘弯、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瘀点
-
猩红热不能吃哪些水果 猩红热可试试食疗方
生橄榄7枚,萝卜250g,水煎代茶饮。用于咽喉肿痛。 用鲜马齿苋30~60g,捣汁或水煎,酌加白糖或蜂蜜调服。用于毒炽气营证。 梨汁、荸荠汁、甘蔗汁、藕汁适量和匀,口服,每日1~2次,连服3~5日。用于疹后伤阴。 生梨汁、西瓜汁、菠萝汁、银花露,酌情选用。用于疹后伤阴。 将大蒜捣烂取汁,制成5%的大蒜糖浆,10%大蒜浸液。每次服5%的大蒜糖浆15 毫升,1 日4 次,用10%大蒜浸液喷喉,1 日4 次。 紫草、车前草各15~30g。水煎,连服7日。用于毒炽气营证,也可用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