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
-
新生儿破伤风症状
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之窒息。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
新生儿破伤风有哪些防治措施
预防为主把住接生关,提倡新法接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果来不及去医院,可用2%碘酒消毒断脐剪刀、浸泡结扎脐带的绳子。如果在家土法接生,接生器具没有或来不及严格消毒,应在24小时内剪掉脐带的远端,然后涂碘酒重新结扎。有不洁生产史的新生儿生后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单位,或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75-250单位。止痉是治疗本病成败的关键。首选作用快、副作用小、安全度大的地西泮(安定),首次静脉推注2-3mg,止痉后插胃管并保留,给予地西泮计划治疗,轻度按每日2.5-5mg/kg,重度每日7.5-10m
-
新生儿破伤风病因有哪些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七日风”或“脐风”。 1、发病原因 感染方式常为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脐带;接生者的手或包盖脐带残端的棉花纱布未严格消毒时,破伤风梭菌即可由此侵入,新生儿破伤风偶可发生于预防接种消毒不严之后,伤风杆菌不是组织侵袭性细菌,仅通过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破伤风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排位第2的毒素,仅次于肉毒毒素,其致死量约 10-6mg/kg。 2、发病机制 (1
-
新生儿破伤风有什么后遗症
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 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游有关阵发性双拳紧握。上支过度屈去,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之窒息。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破伤风杆菌为革
-
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中医用药
1.玉真散:具有祛风散邪,疏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初起者。每服1.5g,日服2次。 2.小儿脐风片:具有熄风止痉,消积解毒,祛痰镇惊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初起者。每服1/2片,日服2次。 3.小儿惊风散:具有镇惊熄风,宣通经络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属邪犯肝脾者。每服0.25g,日服2~3次。 4.人参固本丸:具有补益气阴,增元固本的功效。适用于本病恢复期。每服1.5g,日服2~3次。 5.人参养荣丸: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本病恢复期气血两亏者。每服1.5g,日服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