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
-
什么是老年人吸收不良综合征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由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该病患者常出现脂肪泻、消化不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由于老年人是吸收不良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因此临床上又将该病叫做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调查发现,在所有因消化道疾病而住院的老年患者中,约有12%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下良综合征。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发生主要与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功能退化有关,特别是老年人的胃、小肠和胰腺等器官的功能退
-
吸收不良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粪脂肪检查(1)苏丹Ⅲ染色镜检正常时粪中不出现脂肪滴,如>10滴/高倍视野,示脂肪吸收不正常。(2)粪脂定量正常6g/24小时,可诊断吸收不良综合征。二、脂肪平衡试验每日摄入试验餐,含脂肪70克以上,连续6天。收集后72小时(第4-6天)粪便测定脂肪含量,计算吸收率。脂肪吸收率= 摄入脂肪(后3天)-粪脂(后3天)/(摄入脂肪)×100正常值:>95%,低于正常指示脂肪吸收障碍。三、D-木糖吸
-
吸收不良综合征应做哪些检查
一、粪脂肪检查(一)苏丹Ⅲ染色镜检正常时粪中不出现脂肪滴,如>10滴/高倍视野,示脂肪吸收不正常。(二)粪脂定量正常6g/24小时,可诊断吸收不良综合征。二、脂肪平衡试验每日摄入试验餐,含脂肪70克以上,连续6天。收集后72小时(第4-6天)粪便测定脂肪含量,计算吸收率。脂肪吸收率= 摄入脂肪(后3天)-粪脂(后3天)/(摄入脂肪)×100正常值:>95%,低于正常指示脂肪吸收障碍。三、D-木糖吸
-
吸收不良综合征会引发什么疾病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本症患者常有低蛋白血症,全身总液量增多,使细胞外液呈低渗性,当出现呕吐、腹泻,易引起低渗性脱水及电介质严重紊乱,产生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和低血镁,引起相应症状。2.常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症,尤多见维生素A缺乏症,可出现眼角膜干燥软化,甚至穿孔。也常伴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口角炎。因生长发育滞缓,故少见佝偻症,常伴发营养性贫血。3.因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并发各种急慢性感染和传染病,特
-
老人如何防治吸收不良综合征
老年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发生主要与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功能退化有关,特别是老年人的胃、小肠和胰腺等器官的功能退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老年人的胃、胰腺等器官均呈逐年萎缩的状态,其小肠绒毛会逐年变短,使得小肠的吸收面积减少。这些变化一方面会使老年人患慢性胃炎、消化道憩室炎、慢性胰腺炎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慢性疾病的几率增高,另一方面会使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变得困难,从而引起人体营养的代谢失
-
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何护理
1. 加强病情观察定期测量体重(每周1次),以利于及时反馈医师的治疗效果。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和营养师制定合理的平衡膳食,并指导患者正确进餐,以避免消化道负担加重;对可疑麦胶过敏者尽量选用无麦胶的食品如米粉等;对恶心、厌食及体质较差者给予全流或半流质食品,少量多餐,根据进食后的反应随时调整食物的数量和品种;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无刺激性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腹泻发作期间,每天脂肪量
-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病因及发病机理分为下列几类:一、 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系小肠粘膜(吸收细胞)有某种缺陷或异常,影响营养物质经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转运。包括乳糜泻(coeliac disease)和热带口炎性乳糜泻(tropicsprue)等。二、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一)消化不良1、胰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纤维囊肿、胰腺结石、原发性胰腺萎缩等。2、胆盐缺乏如
-
吸收不良综合征应该如何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定期测量体重(每周1次),以利于及时反馈医师的治疗效果。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和营养师制定合理的平衡膳食,并指导患者正确进餐,以避免消化道负担加重;对可疑麦胶过敏者尽量选用无麦胶的食品如米粉等;对恶心、厌食及体质较差者给予全流或半流质食品,少量多餐,根据进食后的反应随时调整食物的数量和品种;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无刺激性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腹泻发作期间,每天脂肪量低
-
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怎么回事?
生理心理因素(25%):心理和精神的不良应激的人群可导致该疾病.饮食习惯因素(20%):不良饮食习惯,包括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甜食、油腻、生冷等)和不良饮食习惯(包括空腹、频繁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及不规律进食或暴食暴饮等).外界环境因素(25%):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容易引起疾病发病.其他疾病感染(15%):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部分FD患者产生消化不良症状的主要病因之一.消化不良原因, 消化不良可由特
-
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怎么回事
肠消化过程进食少渣低脂易消化饮食;属乳糜泻者,忌食小麦、大麦、燕麦等含麦胶食品;乳糖酶缺乏者忌食乳类食品。病情严重者可静脉高营养疗法,给予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白蛋白等,必要时输血浆。针对病因积极治疗:惠普尔病、热带斯泼鲁和盲襻综合征等引起的吸收不良,需用抗生素,如四环素、氟嗪酸和甲硝唑等治疗。乳糜泻可用激素治疗。淋巴瘤和克隆病等引起的吸收不良可手术治疗。胰源性吸收不良可用胰酶片或动物胰腺焙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