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减少应该注意什么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加强必要的防护,避免创伤而引起出血。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免加重皮肤紫癜。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平时活动要避免关节受伤,一旦受伤应固定并局部冷敷。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更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况好转,方可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软饭、普食等。同时要禁酒。 如有口腔粘膜与齿龈出血,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定时以复方硼酸
-
血小板减少紧不要紧呢
如果是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所以血小板减少是很严重的。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服用某种药物(如磺胺、有机砷、奎尼丁等)治疗疾病,在短时间内输血太多(如大手术期间),或发生异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减少怎样食补 仙鹤草粟米粥
食材:仙鹤草30克,粟米100克。 制法:将仙鹤草拣杂,洗净,切段,放入沙锅,加水煎煮30分钟,过滤,去渣,留汁,待用。粟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视药汁量可再加清水适量,人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至粟米酥烂即成。早晚分食。 功效:仙鹤草粟米粥可补虚摄血,养血补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生紫癜等血小板减少患者。
-
血小板减少有什么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小儿常见(约占70%~90%),好发于2~8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其特点:皮肤出血可能是最早的症状,随着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加重,血小板极低时(一般低于5000~10000/mm3)病人可自发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或致命性颅内出血。患儿发病前1~3周内有先驱的急性病毒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炎,其次为风疹、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疫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肝炎、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病及疫苗注射)和化脓感染。起病急,常有发热;以自发性皮肤和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多为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
-
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病因是什么
1、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 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 2、 慢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血小板减少症状主要体现在皮肤或粘膜呈点状或片状的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医学上称为出血点、紫癜或淤斑。 血小板减少的体现还在青壮年女性表现为月经过多。当血小板降至2万以下时,出血会加重。1万以下时会更明显,最主要的危险是颅内出血引起死亡均是
-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好
1、血小板减少的饮食,应供给高蛋白饮食,饮食中宜多选用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品。中医认为血热则妄行,出血属热者,宜选用性偏寒凉食物。蔬菜水果中性凉者,多对止血有利,可住饮食配餐中应用,尤其是荸荠、莲藕、荠菜、黑木耳、梨、鲜枣等更佳。 2、紫癜病人同时伴有贫血,则宜在饮食中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猪肚、禽类肫、瘦肉、蛋黄。蔬菜中含铁量较高的马兰头、油菜、荠菜、芹菜、大头菜、黄花菜、苋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经常食用。面筋、麦麸、银耳、蘑菇、香菇等也可在烹饪菜肴中应用。 3、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出血
-
问题描述:血小板减少是否会传染
你好不会传染的
-
儿童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
积极预防感冒。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后,儿童机体免疫系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其抗病的能力下降,所以较健康儿童更容易被各种病毒感染。因此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协助孩子做好防范,特别要注意预防感冒。孩子经常玩的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看护孩子要用心,以免发生外伤引起出血,留意观察孩子身上瘀斑的变化。 如果孩子得了血小板减少,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膳食结构,零食垃圾食品都不要乱吃,以免加重病情,在平日生活中,孩子应多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也是利于儿童的健康的食物,不要让孩子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患病儿童可多吃带衣花
-
血小板减少怎样食疗调养 黑木耳阿胶粥
食材:黑木耳30克,阿胶10克,粟米100克,红糖20克。 制法:将黑木耳用冷水泡发,撕成小瓣,洗净,备用。将粟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加黑木耳,继续煨煮。阿胶洗净,另锅加水煮沸,待阿胶完全烊化后,调入黑木耳粥锅中,加红糖,拌匀,待粟米酥烂即成。早晚分食。 功效:黑木耳阿胶粥可以补虚养血、补血益气。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小板减少患者。
-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血小板减少症状主要体现在皮肤或粘膜呈点状或片状的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医学上称为出血点、紫癜或淤斑。 血小板减少的体现还在青壮年女性表现为月经过多。当血小板降至2万以下时,出血会加重。1万以下时会更明显,最主要的危险是颅内出血引起死亡均是血小板减少症状表现。 当血小板低到5万以下时,才可能有出血现象。这是主要的血小板减少症状。 血小板减少症状还有口腔颊粘膜或舌头出现血疱,眼底出血引起的视物模糊等,也是血小板减少症状。在医学上,只要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数连续两次以上低于10万,就称为“血小板减少症”。
-
血小板减少能吃羊肉吗
羊肉是我国人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也是冬季进补佳品。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羊肉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对猪肉而言,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锌、硒的含量颇为丰富。此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羊肉热量比牛肉要高,历来被当做秋冬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
血小板减少治疗方法
1、中医中药治疗: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经验也是很丰富的,因此也建议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整体调理、安全无副作用,效果还是很好的。 2、(1)脾切除:脾切除术主要是用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频繁反复发作或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目前公认脾切除是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最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持续完全反应达66.7%,稳定的部分反应率14.3%。脾切除有效病例血小板上升迅速,经数天、10天后血小板才上升者不常见。 (2)副脾切除:由于在
-
血小板减少的四大危害
1、粘膜出血。血小板的减少,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起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便血、尿血等全身性出血症状。 2、出血不止。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无法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无法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从而导致血液无法凝固。 3、易发生紫癜。血小板的减少,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弱,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 4、消化道出血。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吐血、咯血严重者可危
-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一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二、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2:手术后大出血; 三、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3: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现于腿部; 四、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4: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五、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所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
-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1、便血咳血 首先大家要知道血小板减少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更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中血小板减少疾病的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同时人们的血循环中存在抗血 小板抗体,会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同时还会伴有皮肤粘膜紫癜情况,严重一些的患者还会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 血、便血、尿血等症状,更会引发颅内出血而威胁到生命。 2、眼结合膜下出血 急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大多数都是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而血小板减少疾病的症状主 要就是起病急骤,还会有发热问题出现,会让人们有皮肤、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