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

  •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后注意事项 减少黏连

    虽然腰椎间盘微创手术的黏连程度较轻,但同样要做好预防神经根黏连的预防。所以,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患者在手术后要做好直腿抬高训练和下肢肌力训练,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神经根黏连。 每天直抬腿3-4次,每次抬腿10次,双腿交替进行,连续训练2周以上。

  • 腰椎间盘突出会瘫痪吗 可能会瘫痪的腰椎间盘突出类型

    此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合并下肢瘫痪。 因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马尾神经,马尾神经是腰2—5及骶神经、尾神经的终丝,这些神经负责传导下肢肌肉的运动,所以当这些神经受压时可能会引起瘫痪。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只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数的10%,但由于高位腰突症里中央型占多数,故发生瘫痪的比例相对要高很多,应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高位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及时手术,到发生瘫痪再手术往往因神经受急性挤压损伤而致恢复变得困难。

  • 对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如何护理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桌椅。椅子相对要低一点,桌子高一点,椅子避免用有滑轮的转椅,因为坐在转椅上伏案工作,腰部要付出一定的力量来维持椅子的稳定,更易引起疲劳。最好选择带靠背且靠背下面有突起的坐椅,使腰椎保持前屈体位。椅子离桌子距离要近,脚下可以放一张垫脚的矮凳,这样能缓解久坐的疲劳。正确的坐姿应该是直腰含胸,避免躬腰伏在桌子上。 其次,要注意调整工作节奏。伏案工作者1小时左右就应该起来活动活动,可走一走,也可做做直立位体操,让腰部肌肉收缩舒张,锻炼腰背肌的力量,增强对腰椎的保护。

  • 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

    1、注意保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注意肩关节局部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受风及久居潮湿之地。 2、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提重物。 3、适当锻炼:要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和户外锻炼,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 4、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 5、急性期不宜做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可采用热敷、拔火罐、轻手法推拿、按摩等方法综合治疗,注意热敷时不要烫伤。 6、徒手体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 7、器械体操

  • 与腰椎间盘突出相似的疾病会有哪些呢

    1、臀肌劳损 急性臀肌损伤可引起肌肉痉挛,但其压痛点在髂后上棘外侧,局封可立即消除症状。 2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在经过深筋膜孔处受到刺激或卡压可产生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腰痛及臀部疼痛,可扩散到大腿及胭窝,但极少涉及小腿;在髂后上棘外上方髂嵴缘下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扪及条索节结或小脂肪瘤;可伴有臀肌痉挛。局部封闭可立即消除疼痛。 3、骨盆出口综合征 骨盆出口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经过盆腔出口时受到刺激或压迫所产生的症状群,其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干刺激症状,起始于臀部的沿坐骨神经行走的放射性疼痛,

  •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西方总发病率15.2%~30%。国内统计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90%以上在L4-5和L5-S1节段,L3-4椎间盘突出占2%,2个节段同时突出占6%~19%。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 构成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诱发因素尚未定论,但有些因素与其相关。 1.脊柱结构因素:脊柱畸形包括移行椎、脊柱侧弯和小关节突方向不对称。 2.生理因素:(1)年龄,30岁-50岁发病率最高。说明高工作强度年龄段的人易发椎间盘退变。

  • 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形成的 腰部外伤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腰部突然出现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 平板支撑对腰椎间盘突出有好处吗 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做哪些运动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除了平板支撑不建议做之外,下面的这些运动也是不宜进行的: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本身腰背部的肌肉就非常薄弱,而仰卧起坐的过程中做的时候需要弓起背部,对于腰椎的压力很大,会增加腰椎承受的压力,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像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也应该避免,这类运动对于身体移动迅速要求比较高,对抗比较激烈,而且大多是腰部带动发力,这个过程非常容易扭伤腰椎,造成病情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在做瑜伽时要特别小心,像一些需要下弯的动作最好不要做,这些动作可能会使得本身就滑

  • 腰椎间盘突出偏方 首乌酒

    原料:生首乌25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生首乌捣烂,浸泡在白酒中24小时后,隔水蒸60分钟,去渣,每晚睡前温饮25毫升。 功效:养血、活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放射性腰腿痛。

  • 腰椎间盘突出征兆

    1、腰椎间盘突出征兆 1.1、患者会出现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这是属于常见的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之一。 1.2、早期症状在行走时疼痛加重,不能完全站直行走,多数腰间盘突出患者需用手扶腰部疼痛一侧,咳嗽、打喷嚏或提重物时疼痛突然加重。 1.3、有腰部以上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这也是属于患有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 1.4、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可表现在腰疼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臀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伴有麻木感。 1.5、单侧

  • 腰椎间盘突出的睡觉姿势

    睡硬床,越硬越好,如果你家里条件好的话,就休息1-2个月,什么也不要干,没事就在床上躺着,做飞燕的动作,知道么?刚开始 10个一组,1天做5组。 以后加到20一组,不要弯腰干活,适当的下腰活动下,如果可以的话,去医院配合针灸,再吃点舒筋活络的药,我今年才22,也是这毛病,哎,L5L4 轻度膨出,L5S1左后突出,我是老干弯腰的活闹的,去年得的,治疗了半个月了,感觉好多了。针灸一次15,吃的药 一共 400多,前后一共花了600多了,大夫叮嘱主要后期自己的康复性训练。这是最重要的,飞燕2个星期以后,腰际力量

  • 腰椎间盘突出能倒立吗

    不建议倒立,原因是倒立时需要腰腹部来维持稳定,这对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是个考验,很容易加重伤病,所以不建议选择倒立。

  •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方法

    1、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护士应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和频谱仪照射。 2、病人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每次活动时,腰部—定要使用腰部保护用具,并注意避免腰部突然受力。还要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的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3、病人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功能锻炼

  • 腰椎间盘突出喝什么汤 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

    按照中医辨证,可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4种类型: 1.风寒湿滞型:症见腰腿冷、沉、重、痛,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 2.气滞血瘀型:腰腿痛如刺,届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阻,痛处拒按,舌质紫暗,脉弦紧或涩。 3.湿热痰滞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下肢乏力,劳累尤甚,卧则痛减,伴见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无力。

  • 腰间盘突出能按摩吗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坐椅子

    1、腰椎病患者椅子的要求首先基座要稳定。若工作中需要常常转向时,就要使用有脚轮的椅子,五点支撑较为适合。确定脚轮的设计适合您工作场所的地板类型。 2、椅背不一定要高到肩膀以上,对于某些人而言,太高的椅背反而会妨碍工作。一定要有支撑腰椎之弧度,不要拿个靠枕垫在后方就算数,垫错位置反而弄巧成拙,造成不适。 3、椅子设计中可以调整的包括:椅座的高度、深度及倾斜度、椅背的高度及倾斜度、扶手高度及宽度。多调整几次以达到最舒适的状况。气动式的调整比较好用。调整杆最好在坐姿时就可以轻易操控。 4、坐下去时,两侧至少要留

  •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运动调理方法

    运动调理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应注意运用正确的游泳姿势,并且游泳池水温不宜过低,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要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除此之外,以下七种方式都不错 燕飞式 可俯卧在床上,将上肢放置背后,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挺起离开床面,使身体呈反弓形,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依此法每次锻炼20- 5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逐渐加量。 退步走 每天退步走40- 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但不加重症状为度

  • 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该如何治疗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2.爬行训练: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3.飞燕式锻炼: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每日坚持30分钟锻炼。 4.团身运动: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十余次。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