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 喝酒脸红时是怎么回事 体内乙醛脱氢酶少

    喝酒脸红也说明人的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这种酶酶的作用就是可以帮助乙醇迅速的变成乙醛,如果没有乙醛脱氢酶,会导致体内存储的乙醛也迟迟不能代谢,这时候就会涨红了脸,导致喝酒之后脸上或者是身上发红,皮肤潮红。有的人喝酒脸不红,但没喝两口就感到头晕,再多喝两口就脸色发白而醉倒。这是因为这部分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不足或活性下降,导致乙醇不能有效降解,只能依靠肝脏其他效率低的氧化酶系慢慢降解乙醇,体内乙醇因短时间大量堆积而导致醉酒。也就是说,两种脱氢酶都有且活性均高的人,酒量就非常大。如果仅有乙醇脱氢酶

  • 乙醛脱氢酶的分类

    1、Greenfield使用马ALDH同工酶来进行命名,位于细胞液内的ALDH命名为ALDHl,而位于线粒体内的ALDH为ALDH2。 2、后来根据ALDH正向电泳迁移的降低和等电点增加的序列,将ALDH命名为ALDHl、ALDH2、ALDH3和ALDI-Lt。 3、哺乳动物乙醛脱氢酶根据其亚细胞所在位置、结构与动力学特性和原始序列的相似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细胞质的(ALDHl),第二类是线粒体的(ALDH2),第三类则是可诱导性的细胞质的乙醛脱氢酶和可诱导性的微粒体的乙醛脱氢酶(如ALDH3)。

  • 乙醛脱氢酶在乙醇代谢中的作用

    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乙醛毒性高于乙醇,是造成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乙醛被怀疑具有致癌性,它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负责人体内乙醛转化的主要是肝中的乙醛脱氢酶(ALDH),它有两种同功酶,分别分布于胞质溶胶(ALDH1)与线粒体(ALDH2)。两者在催化速率上有很明显的差异,ALDH2对乙醛的K_M低于ALDH1,约后者的1/10,是主要负责乙醛转化的同工酶。 乙醛脱氢酶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1

  • 乙醛脱氢酶的作用

    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乙醛毒性高于乙醇,是造成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乙醛被怀疑具有致癌性,它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负责人体内乙醛转化的主要是肝中的乙醛脱氢酶 (ALDH),ALDH1与 ALDH2在催化速率上有很明显的差异,ALDH2对乙醛的K_M低于ALDH1,约后者的1/10,是主要负责乙醛转化的同工酶。 机理 乙醛脱氢酶是随机组合的四聚体,一个突变型的亚基影响了四聚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