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
-
观察面色变化特征来了解月经病 面白如擦粉
面白如擦粉,唇红或两颧红如涂胭脂。这些妇女多有月经提先、月经过多、经色鲜红或淋沥不止等。多属气虚阴亏。
-
月经病是什么意思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大约28天为一个周期,出血期大约5到7天,凡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或伴随某些不适症状,即称为月经病。 一般来说,月经病是功能性疾患,但有时是因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女性一旦发现月经异常,应该就是检查诊断,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
月经病是什么
1、月经紊乱:月经周期改变、经量改变、经期延长,如常见于黄体功能不全及子宫内膜炎症。 2、闭经:女性过了18岁月经没有来潮;或连续6个月停经。闭经引起的不孕为数不少。后者按病变部位又有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下丘脑性之分。 3、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等疾病存在时可出现行经腹痛。 4、腹痛:慢性下腹、两侧腹隐痛或腰骶痛常常是盆腔炎、子宫肌炎、卵巢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卵巢、肿瘤等女性疾病的预告。 5、白带异常:诸多女性炎症的疾病及各种性传播疾病存在时会出现白带
-
六个方法预防月经病
1、调整心态勿烦恼 因受内分泌影响,大多数女性会在经期出现性情急躁、精神紧张、神经过敏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经期综合征”),容易被激怒或烦躁。为此,在经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自寻烦恼,保持精神愉快,避免不良刺激、忧郁、悲伤或恼怒等。家人也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切忌吵嘴。 2、清洁外阴须得法 每天用温水揩拭外阴部,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一汤。可淋浴或擦浴,但要拒绝盆浴或坐浴。大便后用手纸从前往后揩拭肛门。 3、经期最好别同房 月经期妇女全身抵抗力低下,生殖道局部的保护性屏障作用暂时遭到破坏,如果
-
月经病是什么意思 月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在于治本以调经,治本即是找出病因,消除症状,调经即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使月经恢复正常。 材料: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做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次服30毫升,每天日服3次。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宜于调理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症状。 材料:勾藤12克,炒山栀9克,炒丹皮10克,赤白芍各12克,焦山楂10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6克,炒
-
月经病如何预防
月经病预防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2、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3、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4、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气血虚
-
观察面色变化特征来了解月经病 面色灰暗或面颊瘦
面色灰暗或面颊瘦的妇女常有月经淋沥或久崩久漏、头晕、耳鸣、腰痠、多带等表现。多属肾虚或肝肾亏损。
-
观察面色变化特征来了解月经病 面色灰暗枯燥
面色灰暗枯燥,唇色发紫。这些妇女常有月经涩少、经色瘀暗、月经延后甚至闭经等表现。多属瘀血内阻。
-
做好月经期卫生能预防月经病
1、卫生用品选择与使用 对于经期卫生而言,选择正确的卫生巾是最基础的健康选择。正规合格的卫生巾对于防止细菌入侵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卫生巾要勤换,有转件表示,至多要四个小时换一次卫生巾,才能避免因长时间使用而滋生细菌。当然,也要注意勤换内裤。 2、私处适度清洗 经期私处可能会因为经血残留而滋生细菌,但是如何正确进行清洗呢?专家表示,经期需要进行私处清洁,但是无需特别使用清洁用品或过度清洗。阴部本身会进行自我环境调节以避免细菌入侵,过度清洗反而会破坏阴部菌群平衡,致使病菌有机可乘。因此,一般专家建议最好选用淋
-
月经病是什么意思啊 情绪影响及健康饮食
生理期期间可以反映女性生殖功能的变化也反映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情绪变化和紧张也会影响生殖激素的水平,并导致排卵抑制和周期紊乱。 避免过量饮食含咖啡因饮料、乳酪类,这是经痛的原因之一,巧克力则容易情绪失控、糖类消耗维生素B群、勿过量高脂食品、高钠食物使乳房胀痛。 注意:经期结束后1~5日内应补充质矿物质、蛋白质及补血食品。
-
月经病是什么意思啊 月经病的范围有哪些
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出现异常称之为月经不调,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紊乱,经间期出血等。 经期异常:月经出血时间异常,主要是经期延长。 经期不适:以经期出现全身或局部不适为特征的疾病,主要有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身痛,经性泄泻,经行眩晕,经行浮肿,经行情绪异常等。 经量异常:包括月经过多,月经过少,闭经,崩漏等。
-
月经推迟几天属于正常 如何判断患有“月经病”
如果仅偶尔1—2次月经延期,且无其他伴随症状,则不属于月经病范畴。当月经周期间隔长达35天以上者称月经稀发,停经超过3个月经周期称为闭经。这些情况下都属于不正常的现象,则有可能患有“月经病”
-
月经病怎样护理
1、学会缓解压力的方法,避免紧张压力。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2、在经期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等。 3、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不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 4、注意卫生,预防感染。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5、内裤要柔软、棉质,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
月经病是什么意思啊 月经病治疗注意事项
女性在月经到来前三天,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做一些较为轻柔,舒缓,放松,拉伸的运动,如冥想型瑜伽,初级性跳槽,等,经期第五天,身体开始恢复,可以做一些慢跑,散步之类的有氧运动,通过这些运动帮助身体血液顺利流通,缓解压力。 注意尽量保持私处清洁,使用可以有效杀灭妇科炎症致病病菌的洗液,不但可以在清洁私处的同时抑杀细菌,还能增加私处自身抵抗力。
-
患了月经病怎么办
月经,是成熟女性的标志,一般没有什么不适。但也有少数女性除可出现心烦、失眠、水肿、腰痛等一些反应外,还可能发生下列疾病,临床上称为月经病。一起看看常见月经病的应对策略吧: 月经疹 每逢月经来潮前2-3天皮肤瘙痒、出现疱疹、起红斑或发生紫癜等皮疹多发生于颜面、前胸、后背及四肢等部位,随着月经结束,皮疹和瘙痒症状便不治自愈。对月经疹和瘙痒较重、影响睡眠者,可服用扑尔敏等脱敏药。 经前期牙痛 有的人在月经前一两周内,每吃凉拌菜或喝冷饮时,便会发生瞬间剧烈牙痛,顷刻即止。这是因为在月经周期前,牙髓和牙周粘膜血管因
-
月经病可能导致不孕症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期、色、量、质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故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经行吐衄、月经前后诸证及经断前后诸证等都属月经病范畴。女性内分泌及排卵与月经现象密切相关,有月经病患者多有排卵障碍及内分泌失调,故往往导致不孕。 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有赖于下丘脑棿固鍡卵巢轴的功能协调,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导致月经失调。任何一个干扰因素包括全身性疾病和其它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都是月经失调的致病因素。常见的原因有:低促性腺激素水平,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高催乳素血症,垂
-
月经病的治疗
月经病西医治疗 月经提前: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提前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 月经延迟:自月经的第16天起每日肌注黄体酮20mg或口服安宫黄体酮10~12mg共5日,停药后3~7天月经来潮。 月经过多: (1)对无避孕要求或不愿意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选用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或抗PG合成药
-
观察面色变化特征来了解月经病 面色萎黄或苍白
面色萎黄,或苍白而虚浮,唇色淡。这些妇女常有月经量多、经色淡、质稀、经行泄泻、经来嗜睡、肢体困倦等表现。多属脾虚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