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
-
两下支气管肺炎的病因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此年龄阶段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以及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发病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肺
-
如何预防支气管肺炎
1、戒烟:为了减少吸烟对呼吸道的刺激,患者一定要戒烟。其他刺激性的气体,如厨房的油烟,也要避免接触。2、促使排痰: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的患者或痰量较多的患者,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帮助危重患者定时变换体位,轻轻按摩患者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3、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善环境卫生,做好
-
毛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小儿发病后应及时送医院治疗,由于毛细支气管炎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故发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治疗,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概括为“镇静止咳”,此外,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尤其注意不要打扰患儿,使之安静休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补充足够低水分,重症患儿可配合雾化吸入,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可用中药治疗。治疗方法(一)控制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如为细菌
-
支气管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有什么区别
支气管肺炎和支原体肺炎当然是不同的,所说的支气管肺炎是属于肺炎的感染部位,支原体肺炎是属于感染的致病菌,支原体肺炎也有可能会导致支气管肺炎的症状,一旦确诊是这一种致病菌感染,建议做一下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试验按照疗程,通过口服或者是静脉点滴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如果是其他致病菌感染,也应该选择相应的抗生素类药物对因治疗。
-
支气管肺炎危害有哪些
一、可伴随终身:慢支主要表现为反复地、长期地咳嗽、咳痰、咳喘,常常表现出冬春季节病情加重,也表现有急性感染发作,发作一次加重一成,使得病情迁延难愈、甚至可伴随终身。二、是多种疾病的根源:慢支病情的持续就成为多种疾病发生的根源,就呼吸系统疾病来说,它可以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最后还可能发展到肺心病。三、影响肺功能:慢性支气管肺炎一但急性发作开始,支气管中的腺体就会产生多于平时的粘液,当身体
-
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在很多发达国家,小孩会含有的常常是病毒性的支气管肺炎,而在发展中国家就常常是以细菌为主的支气管肺炎了。一般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所致者,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占细菌性肺炎的60%以上。葡萄球菌也是一种重要致病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在婴幼儿肺炎中较少见。细菌毒力与细菌的结构有关,有荚膜细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毒力较大。对于同一种的细菌,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荚膜来将其进行分类,不同的细菌荚膜
-
宝宝支气管肺炎症状
1.一般症状起病急骤或迟缓骤发的有发热呕吐烦躁及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天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大多为弛张型或不规则发热。新生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与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呛奶有时很显著每次喂奶时可由鼻孔溢出。2.咳嗽咳嗽和喉咙的痰鸣音一般在早期咳嗽很明显,很早咳嗽就可以减少咳嗽的恢复期,而不含咳嗽的早
-
支气管肺炎可以治好吗
1.一般治疗(1)护理环境要安静、整洁。要保证休息,避免过多治疗措施。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并须保持一定温度、湿度。(2)饮食应维持足够的入量,给以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并可补充维生素C、A、D、复合维生素B等。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加强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2.抗生素疗法细菌性肺炎应尽量查清病原菌后,至少要在取过体液标本作相应细菌培养后,开始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3.
-
老年人支气管肺炎原因
1、好发因素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在此年龄阶段免疫学上也有弱点,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散、融合并延及两
-
老年人支气管肺炎按摩改善
随证加减(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3)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
-
支气管肺炎的饮食治疗方法
支气管肺炎只要及早发现,一般治疗难度不大。根据典型临床症状,结合X线胸片所见,诊断多不困难。根据急性起病、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必要时可做X线透视、胸片或咽拭、气管分泌物培养或病毒分离,白细胞明显升高时能协助细菌性肺炎的诊断,白细胞减低或正常,则多属病毒性肺炎。1、党参百合粥:党参10~30 g,百合10~20 g,粳米50~100 g,冰糖少许。取党参浓煎取汁;百合、粳米同煮成粥,调入药汁及冰糖即成
-
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哪些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发热、咳嗽、呼吸快,听诊可闻及湿喷音等临床表现。20世纪90年代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特别强调呼吸增快是肺炎主要表现,出现下胸壁凹陷和安静时喉鸣表明有重度肺炎,这为基层医务人员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者诊断肺炎提供了依据。呼吸增快在保持患儿安静的情况下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因为小婴儿的呼吸频率不稳定,偶尔有数秒钟的间歇,随之有一非常快速的呼吸阶段,所以一定要数满60秒钟。小于2个
-
支气管肺炎是不是肺炎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的引起的肺部的炎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的中细湿啰音,重症患者可能会累及到循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出现相关的一些症状,肺炎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是我国小孩住院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肺炎根据它的分类,按照病理分类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所以支气管肺炎是肺炎之中的一类疾病。
-
支气管肺炎的预防方法
1、注意患儿休息,尽量使患儿安静,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并经常更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和防止肺不张。2、保持皮肤和口腔的清洁,注意体温的变化。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温度以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为55%~60%为宜。5、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喂食时应耐心防止呛咳。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适时转换体位,拍背排痰。5、患儿因高热、呼吸增快、液体丢
-
婴儿 支气管肺炎会传染吗
有些类型的肺炎,在肺炎的早期只有渗出,而听诊时却没有水泡音,患儿现在胸片显示肺炎,考虑可能有炎症渗出出现斑片影才考虑肺炎的,患儿肺炎应该积极治疗,因为小儿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自我地抗体差,所以建议您根据患儿的血象和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避免肺炎加重
-
老年人得了支气管肺炎严重吗
多是由于感冒着凉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上述症状,你可以积极的在医生当面指导下口服感冒胶囊、银翘片、咳停片、可快好、罗红霉素一块治疗,很快就可以得到改善,你不必过于担心,期间注意多补充水分,注意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必要时肌肉注射药物效果会更好。对于老人支气管肺炎严重吗,首先就是由于感冒而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加上病毒炎症,平日里可以多吃一些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出现的咳嗽和心,发烧的现象可
-
支气管肺炎到底几天能好?
根据病情抗感染治疗,一般需7-10天。病情好转,可以改口服药药物序贯治疗。轻度的就还好,吃点药或者输液三天差不多能好,严重一点的可能要连着输液一个星期。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肺炎的治疗,需要看看是那种感染引起的,
-
支气管肺炎并发症有哪些
支气管肺炎最多见的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或肺不张,随肺炎的治愈而逐渐消失。长期肺不张或反复发作的肺炎,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或肺原性心脏病。细菌性肺炎就注意脓胸、脓气胸、肺脓肿、心包炎及败血症等,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有些肺淡还可并发中毒性脑病。少数严重肺炎患儿还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胃肠出血或黄疸。 有些肺炎患儿迅速发展成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有些严重肺炎患儿可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尤须注
-
支气管肺炎食疗方
1、葱白粥葱白3条,大米30克,生姜2片。将以上材料加适量水,一起煮粥,趁热给孩子食用。2、杏仁粥杏仁10克,去皮尖,加水研磨,过滤取汁,大米30克。将以上材料加水适量,一起煮粥,给孩子服用。3、百部生姜汁百部10克,生姜6克,蜂蜜少许。将百部、生姜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后,温热时给孩子服用。1岁以下的患儿不宜食用蜂蜜,可稍加砂糖调味。4、梨粥鸭梨3个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捞去梨
-
双支气管肺炎怎么办
考虑是肺炎,建议及时治疗,建议做血常规、支原体抗体等检查。如果考虑是细菌感染的,建议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头孢类。最好是做痰细菌培养加药敏检查,再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较好。同时加予止咳的药,如氨溴索。如果是支原体感染的,建议使用阿奇霉素治疗。1.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居室空气流通,冬春季节少到公共场所。2.多晒太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时增减衣服。3.积极治疗佝偻病、小儿贫血手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