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
中耳炎家庭护理
1、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乱用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可以使药物更快地到达病灶,发挥作用。 2、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
-
中耳炎可以用双氧水冲洗吗
中耳炎可以用双氧水冲洗,先用棉签饱沾双氧水,在耳中按棉签上棉花旋转的方式旋转至中耳发炎处,如果有冒小泡再做几次,然后用干棉签将耳中双氧水搽干。双氧水对脓液和预防细菌感染有作用,但同时对局部有刺激,建议你去耳鼻喉科看看,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若不慎患上中耳炎,必须学会正确的护理: 1、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3、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4、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5、积极防治感冒。 而在日常生活
-
什么是中耳炎
(1)早期(医学上称咽鼓管阻塞期):小儿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小儿不会表达),但耳部的难受会影响宝宝玩耍和睡眠。医生在此期检查可发现有耳膜(医学上称鼓膜)内陷,中耳内有积液。 (2)进展期(医学上称化脓前期):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小儿哭闹不安、听力下降和耳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表现类似感冒或肠炎,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检查后可发现耳膜充血、听骨红肿、外凸。 (3)高峰期(医学上称化脓期):小儿高烧、拒食,严重者面色发灰、波动性耳鸣、听力下降
-
老年中耳炎的形成原因
中耳炎的确属于慢性的疾病,患上了中耳炎这个疾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我们需要在患病的情况之下及时正确对症采取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够早日康复,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那么我们有必要先来关注中耳炎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中耳炎的诱发群体主要是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患者。因为全身健康状况差,如体力虚弱、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免疫力低及变态反应发生时易引起中耳炎。 呼吸道感染以及鼻腔感染也是导致中耳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上呼吸道感染,如伤风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变应性鼻炎等诱发急性中耳炎,鼻腔鼻窦感染,如慢性鼻炎鼻窦炎可
-
中耳炎的四大治疗误区你了解吗
中耳炎的四大治疗误区你了解吗?中耳炎看似小病,实则危害大,所引起的颅外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血栓性静脉炎等,可造成生命危险。尤其是那些严重高热、呼吸衰竭的病人,应尽早治疗中耳炎。对于及早治疗中耳炎尽管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少患者对于治疗中耳炎仍认识不足,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以下介绍常见的四种中耳炎治疗的认识误区。 中耳炎的四大治疗误区你了解吗? 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流脓,就不是中耳炎 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耳痛和耳道流脓。中耳炎包括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类
-
如何预防中耳炎复发
其实这位年轻妈妈犯得错误,现实中也有很多人在做,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不但帮不了孩子,还可能伤害到孩子。给宝宝洗澡时,要防止耳朵进水。可将宝宝耳朵由后到前按住贴紧脸部,或是用棉花塞住耳朵。如进水后,可让宝宝向两侧轮流侧位,用棉花吸出。尽量不要使用棉签,因为它坚硬的顶端极容易滑进内耳耳道,甚至刺伤耳鼓。 如果确实发现宝宝外耳道有较多耳屎,可到医院处理。自行处理时,可在宝宝比较安静的情况下,两个家长配合,一个家长固定好宝宝头部,另一个家长轻轻掏出耵聍。如掏耳朵时宝宝突然出现哭闹不安,家长最好留个心眼,看看外耳道
-
中耳炎有可能危及到生命
人们患上中耳炎后,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中耳炎不严重,不用大惊小怪的。专家提醒,中耳炎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中耳炎病情存在严重的危险性。那么,中耳炎有可能危及到生命吗? 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很多人都有乘坐飞机耳痛的经历,尤其是飞机降落时似乎脑袋都要裂开,其实这是航空性中耳炎在作祟。临床中,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中耳炎,不少人都是因为耳痛、头痛等就医才发现的,再加上中耳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像眼睛失明那样突出,因此很少人主动求医。 事实上,中耳炎不及时处理,后果可大可小,严重的也可以危及生命。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中耳炎的九大误区
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溢脓就不是中耳炎 临床上将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几大类,化脓性中耳炎耳道溢脓是其主要症状,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们传统的中耳炎概念的,但分泌性中耳炎则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症状,主要是由咽鼓管阻塞中耳鼓室出现负压造成渗出而引起的,由于渗出液是非细菌性的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所以本病易被漏诊、误诊,尤其是儿童不会主诉症状易延误治疗,如鼻咽部增殖体重度肥大的患儿合并鼻炎鼻窦炎就易发生本病,家长可在交流
-
中耳炎晚上疼的严重怎么办 艾灸止痛
如果中耳炎患者晚上疼痛严重,可以艾灸以下这些穴位,每个穴位艾灸2分钟: 下关: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 耳门:位于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微张口时取穴。 听宫: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状。 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脾俞: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外关:位于前
-
中耳炎的调养护理措施有什么
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经治疗过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检查,有无再发现象,了解听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导如何且何时作中耳充气治疗。 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
-
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
上面说到的形成中耳炎的原因,在出现中耳炎的时候是要治疗的,一定要把耳朵里的积液彻底清除干净,使中耳气流通畅,保持干燥。可以通过在鼓膜上进行穿刺,把中耳里的液体抽出,或者通过手术把鼓膜切开,抽出液体,也可以在鼓室内放置鼓管的方法,还要需要保持鼻孔和咽喉的通畅,一定要注意治疗鼻咽或者是鼻腔部位的疾病。因为鼻咽或鼻腔部的疾病对于中耳炎的复发有很大联系,如果治不好鼻咽等疾病,不仅加重中耳炎病情,也会使治愈后的中耳炎复发。使用抗生素或用抗菌药合成治疗。 抗生素和抗菌药对于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是很明显的,所以使用抗生素和
-
中耳炎用什么药
得了中耳炎需要用药物来治疗。其中朗洁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朗洁氧氟沙星滴耳液等都是治疗中耳炎的常用药物。 朗洁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和朗洁氧氟沙星滴耳液都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次,点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根据症状适当增减点耳次数。对小儿滴数酌减。注意事项:①只用于点耳。 ②本品一般适用于中耳炎局限在中耳粘膜部位的局部治疗。若炎症已漫及鼓室周围时,除局部治疗以外,应同时采用口服药剂的全身治疗。③出现过敏症状时应停止用药。 ④使用本品时若药温过低,可能引起目眩,因
-
治中耳炎的有效偏方
处方一:白矾三份,食盐一份,樟脑二分,共为细末,装入瓶内备用。 用法:用药时先将耳孔中的脓液用干净棉花蘸净,再用药末撒入耳内,最后,用半寸长大葱塞住耳孔,每日一次,一般二,三次可愈。 处方二:治中耳炎效方。处方:苦参6,黄柏6,枯矾1.3,冰片1.5,家蚕壳一枚。 用法:纯香油四匙,将苦参黄柏放入油里,炸至变黑,滤药渣,再将家蚕壳烧黑.同枯矾冰片一起研细,兑入油里,方可应用;用时,先用双氧水将耳道冲洗干净,然后用羽毛将药液缓滴入耳中3-4滴,早晚各一次,一般三至四天即愈。注意:在用双氧水冲洗后,最好再用淡
-
怎么样诊断中耳炎
今天我们主要为大家介绍的疾病是中耳炎,一种由于炎症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耳朵疼痛或者流脓等,如果不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可能还会有并发症的存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种疾病的一些诊断方法吧。 鼓室硬化和粘连性中耳炎都是中耳炎迁延过久,导致的永久性、非活动性的不可逆性病变。其中以机化粘连为主者,称为粘连性中耳炎;而以透明样变性、钙化为主甚至出现骨化者,称为鼓室硬化。 中耳炎:是引起鼓室硬化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鼓膜增厚,内陷。鼓室和或乳突窦及乳突气房内充填软组织密度影,乳突气房含气减少或消失,鼓室及乳突内可以出现
-
中耳炎患者有哪些表现
常见症状:听力减退、耳鸣、耳鸣 1.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①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
-
小孩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与鼻、咽管相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 2、游泳 游泳时,水会从外耳道进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没有孔的话,水是不会从外耳进入中耳的。 3、躺着喝奶 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称: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 4、疲劳 睡眠不足或体力消耗过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规律、饮食营养均衡再加上适量运动对于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5、集体生活 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
-
中耳炎可以用双氧水清洗吗 双氧水的主要作用
医疗上常用的双氧水为3%的浓度,主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当双氧水与皮肤、口腔或粘膜的伤口、脓液、污物想接触时,立即分解成氧,这种尚未结合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与细菌接触时,能够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
-
怎样发现中耳炎的早期症状
中耳炎早期症状:听力下降、耳内痛 中耳炎可大可小,初时会感觉听力下降,可能过两天才觉得耳痛,流鼻涕、打喷嚏等,若没注意及时治疗,没控制好的中耳炎则会变成中耳乳突炎,严重的再发展成脑炎,最严重的后果可能致命。因此,家长如何留意孩子游泳后是否出现中耳炎的症状,则非常重要: 一、小儿反映听力下降,听不清、耳鸣,耳膜有“咕噜咕噜”的声音。 二、若是幼儿,可能会表现为爱抓耳朵,哭闹,尤其在晚上。 三、本身有鼻窦炎的小儿,出现以上情况更须留意。 四、如感到游泳后听力下降、耳内疼痛,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专家提醒 别玩跳
-
中耳炎患者日常保健七大绝招
[1]吹干耳朵 每当你弄湿耳朵,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2]游泳时请戴耳塞 爱游泳的人不要因为怕患中耳炎就不下水,你可以戴上柔软的耳塞,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洗头发或洗澡时,也别忘了戴耳塞。建议使用硅树脂材料贴耳式耳塞,防水效果好。如果你容易患中耳炎,则保持耳朵干燥是特别要紧的。 [3]使用止痛药 如果耳朵痛,在你看医生前,可
-
中耳炎是什么症状
随着患上中耳炎的人群增多,越来越多的朋友给留言说不知道什么是中耳炎,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自己的耳朵不舒服、甚至是耳鸣、耳背,所以很多人认为这可能就是患有了中耳炎了。那么中耳炎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中耳炎临床表现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听力减退: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