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
-
中风后遗症的原因
脑中风是造成脑中风后遗症的主要原因,那么脑中风是由哪些疾病而引起的呢?脑中风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的身体往往存在着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多数是心脑血管方面的,会在特殊的情况下发病。主要有下面的这些。 脑中风患者的血管存在着问题,因此才会出现动脉变窄等现象,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复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
-
中风后遗症刮痧治疗方法 中风后遗症刮痧方法一
督脉(哑门、天柱穴至腰俞)两侧膀胱经(胸1至骶4)、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合谷、环跳、阳陵泉、悬钟、髀关、伏兔、足三里、解溪、太冲。 用刮痧法配以点揉法。先刮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再刮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合谷,然后刮环跳、阳陵泉、悬钟,最后刮髀关、伏兔、足三里,点揉解溪、太冲。用中、轻力度法,直至皮肤灼热,出现痧痕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中风后遗症。 此法为辅助疗法,常需配合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可望康复,同时要保持情绪平稳,饮食得当。应坚持治疗,始能取效。
-
中风后遗症推拿治疗 中风后遗症穴位推拿方法
1.患者俯卧位,推拿者站于其侧方,按揉背部膀胱经,重点按揉,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等穴;沿背部两侧膀胱经循行路线至足跟用㨰法操作,并按揉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然后做后伸腰椎,髋关节等关节被动活动,时间约8分钟。 2.患者健侧卧位,用㨰法沿足少阳胆经下肢循行线部位治疗,重点在髋,膝,踝关节部位,时间约3分钟。 3.患者仰卧位,用㨰法沿足阳明胃经在下肢循行线部治疗,重点在髋,膝,踝关节,并配合捏拿大腿内侧,膝关节腘窝部及小腿后侧;按揉阳陵泉,风市,伏兔,足三里,膝眼,解溪等穴位;摇髋,膝,踝诸关
-
药浴治中风后遗症
持久、有效的康复治疗是降低中风后遗症患者致残率的关键。采用中药药浴法治疗该病,既可降低患者治疗成本,又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组方:桂枝、川椒、寻骨风、桑枝、槐枝、桃枝、椿枝、茄根,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取药汁,兑热水至适宜温度后浸泡,每天两次,5天为一疗程。具有温经通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 药浴治疗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药物和水疗的双重作用,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本方所选中草药多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之功,体表毛孔在温热药液的作用下会充分舒张,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渗入、吸收,可促进患肢康复。在药浴之后若能配
-
中风后遗症都有哪些症状
1、肩手综合症:其发生率在20%左右,最早在发病后3天,迟至6个月后发生。74.1%在病后3个月内发生,一旦发生肩手综合症,应及时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是减轻浮肿及疼痛。 2、肩关节半脱位:其发生率在60-70%多数在病后3周内。特别在上肢松弛状态下发生。因为稳定肩关节的周围肌肉,如岗上肌,岗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的松弛,使固定肩关节的稳定机构强度降低,加上患侧上肢的重力牵引使其向下移位,使肩关节脱离正常位置所致。 3、足下垂内翻:在中风后身体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出现肌肉紧张,会逐步出现足下
-
中风后遗症能治好吗
中风后遗症能治好吗?我们知道脑中风的发病率一直是很高的,因此,我们患一定要注意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疾病的治疗,那么很多脑中风患者都会问医院的医生这样一个问题,中风后遗症能治好吗? 专家说我们在进行治疗的前提,要了解有关于,脑中风的后遗症的症状: 1、前驱症状:前驱的症状是由于,中风病人之前一系列的身体不适。中风可能迫在眉睫,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有前驱症状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眩晕、呕吐、视力模糊。模棱两可的不讲流利;左脸,舌头,或麻木、肌肉无力、精神障碍、抽搐、嗜睡等。 2、局部症状:指当地
-
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1、半身不遂,瘫软无力,或肢体麻木,手足肿胀,气短乏力,自汗心悸,食少便溏,脉细缓,舌黯淡或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还有肢冷畏寒、关节冷痛、便溏腰酸、脉沉迟或沉细等。 2、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反应迟钝,苔腻,脉弦滑或沉滑,腰酸腿软,眩晕耳鸣,舌下脉络曲(粗)张,或见瘀点瘀丝,脉多细或沉涩等。 3、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4、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痪、硬瘫。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
-
中风后遗症药膳食疗有哪些
一、益气活血 中风后遗症见气短乏力、肢软神疲、偏身麻木、肢体瘫痪、瘫肢肿胀等,可选用以下药膳调养。 ①黄芪桂枝粥 黄芪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生姜3片,4味水煎取汁,与大米100克、大枣5枚同煮为稀粥服食。益气养血兼温经通络。 ②黄芪肉羹 黄芪30克,大枣10枚,当归、枸杞各10克,猪瘦肉100克(切片),共炖汤,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可滋阴助阳、补气活血。 ③黄芪地龙瘦肉粥 鲜地龙50克,剖开洗净去泥,猪瘦肉50克,切丝,共用调味勾芡;取黄芪10克、大米50克,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地龙及瘦肉,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