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

中药方

  • 具体的早泄的中药方

    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每天一剂,并且分两次服用。这个中药方具有清热泻肝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由于肝经湿热所导致的早泄情况治疗效果非常的好。 第二:取出三十克的山药、黄柏、生黄地、丹皮、龙骨、牡蛎、知母、山药等等,洗干净之后用水煎服,每天一剂药,然后分为两次服用。这道中药方具有滋阴潜阳的效果,所以说非常适合那些由于阴虚或者是阳亢导致的早泄情况。 第三:龙眼肉、黄芪、当归、甘草、远志、枣仁、人参、白术还有木香,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煎煮。每天一剂药,分为两次服用。这道早泄的中药方主要具有健

  • 小儿百日咳的四个中药方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冬春季节,但是平时还是要多注意,这里我们推荐4款中药汤剂,能治疗百日咳之余,也能作为预防汤剂。 1、百部、桑白皮、杏仁各6克煎水,化入冰糖1克,分3次服。 2、天竺子(南天竹的果实)、炙百部、秦皮、河白草、腊梅花各12克,水煎,分3次服。 3、天竺子30克、百部30克、胡桃肉60克煎水,加入冰糖60克,分10次服下。 4、天竺子、百部、天将壳、桔梗、白前、炙紫菀各30克,制半夏、腊梅花、甘草各15克煎水,加入冰糖60克、饴糖60克、蜂蜜30克,浓

  • 补气补血的中药方

    1.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 2.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的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 4.补阴中药方: 适合精气不足、发烧时服用。精气和津液是人体重

  • 产妇催奶的中药方

    产妇催奶的中药方 催奶偏方一:木瓜一斤、米姜半两洗净,加入米醋50毫升,放入砂锅炖40分钟后即可食用。 催奶偏方二:将章鱼3两洗净,切成鱼片;将猪蹄一只切成6-8块,与章鱼片一起放入锅中。加水淹没,用旺火炖至熟透。肉汤同吃,服5-7次可见明显效果。 催奶偏方三:将鲫鱼一尾去鳞、内脏,猪蹄一只切成6-8块,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至熟透,肉汤同吃。 催奶偏方四:取鲶鱼净肉,鸡蛋两只煮熟剥壳。将鱼、蛋放入清水中同煮至鱼熟透,吃鱼肉、鸡蛋,喝汤。服3-5次见效。 催奶偏方五:将鲜虾3两洗净去壳,猪蹄一只切成6-8块

  • 治疗不育的中药方

    一对生育年龄的夫妇,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二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而不能怀孕生育者,称为不育。 男性不育症指夫妻同居2年以上,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原因而致妻子不受孕者。生育年龄的妇女,婚后同居二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而不育者,称为不孕症。婚后2年从未受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曾有过生育或流产,又连续2年以上不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治法:温补命门,养血调经 药方:熟附子12,肉桂5,淫羊藿12,党参18,白术18,白芍18,当归18,川断18,艾叶18,肉苁蓉20,香附15,合欢皮12,女贞子15,生地15,

  • 玫瑰糠疹中药方

    1.玫瑰糠疹中药方1-血热兼湿 【症状】周身皮肤出现红色痒疹,以四肢为多,疹如花瓣状,中间有白色健康皮肤,其红 白皮肤界限清楚,红疹成片而高于皮面,食纳、二便正常,舌正苔少,脉缓。 【方药】干生地30克,当归9克,赤芍12克,川穹3克,丹参30克,白蒺藜30克,地骨皮15 克,白芷12克,炒地肤子30克,羌活9克,大青叶15克,制香附9克,炒枳壳9克,生甘草6克 2.玫瑰糠疹中药方2-凉血活血汤 【方药】生槐花30克,生地黄30克,丹皮15克,白茅根30克,紫草根15克,赤芍15克,鸡 血藤30克 【按语

  • 孕妇咳嗽中药方

    一、当归12克、白芍、沙参、寸冬、紫菀、冬花、桑皮各9克、川母、知母、阿胶、五味子、甘草子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用于妊娠咳嗽、咳甚遗尿、胸肋胀满、面目浮肿 孕妇咳嗽中药方 二、紫菀12克、桔梗12克、天冬12克、桑皮、杏仁、青皮、竹茹各9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 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用于妊娠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咳甚遗尿 孕妇咳嗽中药方 三、熟地炙、百合、麦冬各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阿胶(烊化)各10克、五味子10克。 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孕妇咳嗽中药方 四、桑叶

  • 止汗的中药方 碧桃干生津止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酸,苦,平,归心包,肝经。 药性功效:碧桃干味酸,苦,性平,既生津止汗,又养胃除烦,用于盗汗,吐血,疟疾,认识下血等症。 用法与用量:煎服,或入丸,散,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烧烟熏患处。

  • 治感冒的中药方哪些比较好呢

    一、杏苏散 【出典】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 【功能】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之咳嗽,属凉燥痰湿者,对秋燥伤风咳嗽有着效。 2.本方是袪痰止咳的方剂,治疗风寒咳嗽、恶寒微热或无热者。能袪痰镇咳,兼有平喘的功能。临证以咳嗽痰稀、吐之不爽、鼻干嗌塞、无汗恶寒为依据。 二、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

  • 四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方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应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而立法。实证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分别采用疏风、散寒、除湿、清热、活血通络之法;虚证则以补益肝肾为要;对病久正虚邪恋者,又当攻补兼施,方不致误。 1.肝肾亏损型 主证:腰背酸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时发时止,经久不愈;或胫酸足跟痛,头晕耳鸣;偏于肝肾阴虚者,伴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偏于肾阳不足者,伴少腹拘急疼痛,下肢浮肿,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滋补肝肾,强壮筋骨。 方药: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

  • 治疗失眠的6个中药方

    失眠是很多人头痛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整夜失眠睡不好,这里推荐几个治疗失眠的6个中药方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方法一: 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加生地黄、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粉4克冲服。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主治肝气不舒、心神失养所致失眠。 方法二: 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

  • 良性脂肪瘤中药方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全身各部位,以皮下最多见,临床诊断时应与浸润性脂肪瘤、脂肪肉瘤鉴别。保守治疗可使较小的脂肪瘤消退皮下脂肪瘤一般不用治疗,但较大而且妨碍身体其它功能、有自觉症状者,可先采用中医保守治疗的方法,能取得一定效果。 具体治则可以健脾益气、理气化痰为主,方用二陈汤加减。党参、姜半夏、云苓、姜汁炒竹茄各12g,陈皮、炒白术、炒白芥子、皂刺、制香附各10g,丝瓜络、山慈菇、胆南星、炒二丑各6g,水煎,日服1剂,分3次服。加减:肿块难消加黄芪、白药子、土贝母、陈皮;

  • 治疗女性不孕的中药方

    一、女性不孕症的中医治疗药方 1、温阳种子汤(自拟):附子、当归、仙茅各10克,桂枝、巴戟天、枸杞子各15克,5克,熟地20克,仙灵脾25克。水煎服。待阴寒已解,阳气得复时,去附子,另加鹿角胶、川芎、益母草等。本方适应具有小腹怕凉,四肢不温,月经衍期,子宫虚寒症。 2、立生汤:干姜、肉桂、小茴香、茯苓、白米、薏米、山药、当归、川芎、蒲黄、五灵脂、乌药、青皮。每日一剂,水煎服, 本方适应寒湿瘀阻型不孕症。 二、输卵管不通不孕的中医治疗药方 1、红藤丹参汤:红藤、丹参、赤芍、黄柏、败酱草、夏枯草、穿山甲、路路

  • 早泄的中药方

    生地黄治阴虚阳亢型早泄 [配方]生地黄10克,山萸肉、山药、知母、黄柏、泽泻、丹皮、金樱子各9克,沙苑蒺藜10克,龙骨、牡蛎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l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滋阴潜阳,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早泄。 附子治肾气不固型早泄 [配方]附子、肉桂各6克,熟地、山萸肉各9克,茯苓10克,泽泻、山药各12克,丹皮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益肾固精,适用于肾气不固所致的早泄。 人参治心脾虚损型早泄 [配方]人参、白术各9克,黄芪12克,当归10克,茯神9克,远

  • 止汗的中药方 浮小麦敛汗益气

    来源:禾本科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 性味归经:甘,凉,归心经。 药性功效:浮小麦性凉味甘,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作用;凡气虚自汗,阴虚盗汗,骨蒸劳热者皆可应用。 用法与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注意:有表邪者忌用。

  • 静脉曲张泡脚的中药方 盐水泡脚

    材料:食盐5克。 做法:在盆中加入5克的食盐,冲入半盆开水,将食盐溶化,待温度降低之后将脚放入,用毛巾蘸水热敷,不断向盆中冲入热水维持水温,连泡带敷20分钟左右,一天一次,一年四季均可使用。 功效:缓解下肢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可以缓解下肢静脉压力,具有治疗静脉曲张的作用。

  • 脾肾阳虚的中药方都有什么

    脾肾阳虚的中药方: (1)桂枝防风煎汤送服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主方。方中熟地甘温补肾,山萸肉、山药补益肝脾,三药合用,补肾养肝益脾;配以附子、桂枝(或肉桂)温肾助阳;泽泻、茯苓、丹皮通泄肝脾肾三脏之浊气。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重在温化肾气。用桂枝防风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2)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者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补肾阴以助肾阳;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

  • 血热牛皮癣中药方

    一、血热型牛皮癣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不能掩盖红斑,自觉瘙痒,并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银屑病的危害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数等症辨证:毒热蕴结,郁于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药:凉血活血汤加减。生槐花、白茅根、生地、鸡血藤各30克,紫草根、茜草根、丹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血瘀型牛皮癣患者病情稳定,鳞屑斑基底暗红,鳞屑较厚,甚者为蛎壳状,自觉瘙痒,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辩证:湿毒内蕴,血瘀络脉。治法:祛湿解

  • 痛风患者注意事项 生姜中药方治疗痛风

    配方:生姜20g、车前子30-60g 制法:一副药添三碗水,用砂锅小火煎二十分钟,每付药煎两次。煎完后,兑在一起分三次喝。 功效:生姜可以祛风除湿,车前子可以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此药方对于缓解或治疗痛风有一定的疗效。

  • 冬季女人养生泡脚中药方

    一、楠木、桐木适量煎成汤后加入温水,然后泡脚,每次20分钟就可以。此方可治双足水肿。 二、用山楂、当归、白藓皮,白蒺藜各15克,加水煎成汤,然后去渣,可取一杯汁代茶饮用,剩下的加入适量的温开水一起倒入盆中泡脚,每天泡一次,每次大概40分钟就可。对于脸上有黄褐斑的女性特别适用。 三、桂皮、银花、红花煎煮后倒入浴盆之中然后泡脚半个小时,每天只需要一次,脚底皲裂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了,而且还有利于睡眠。 四、用透骨草、乳香、没药、寻骨风、血竭、王不留行各15克上药煎水泡脚半个小时,就可缓解因为长时间穿高跟